青石高浮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2019-02-02 04:10李荣枝
天工 2019年9期
关键词:惠安青石石材

浮雕是雕刻技法的一种,雕刻者在一块平板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形成立体的效果。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丰富多彩,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

青石又名石灰石,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说的就是青石。青石经石匠从深山开凿切割成板块后广泛应用于客厅餐桌桌面或者橱柜柜台等。与天然大理石相比,青石是各种石材中最环保的石材,因其取材方便,且储存量巨大、耐磨、耐风化、无辐射,常用于家具家装及户外建筑中。

青石浮雕便是用青石雕刻而成的工艺品。随着青石浮雕雕刻技艺的不断发展,依据青石雕刻的深浅程度浮雕渐渐发展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类。高浮雕是介于圆雕和薄意之间的技艺特性。高浮雕技法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手法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薄意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自以刀笔写意为尚”,与之相比,青石高浮雕创作注重近景、中景、远景的国画构图关系,重在追求构图的立体效果。因此,在塑造空间感方面,青石高浮雕比薄意直接一些,而同圆雕相比,它又趋于平面化。青石高浮雕主要依原石形体而因势造型,在青石原石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青石高浮雕的内容涉及更加广泛,需要创作者按照不同的作画要求进行雕刻,青石高浮雕作品大多具有气势辉煌的特点,所以需要格外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青石高浮雕壁画的艺术题材内容较为广泛,大多为人物、动物、花鸟的写实。

青石高浮雕作为我国传统建筑中所特有的独立构建,被广泛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如民居、皇宫建筑群、官衙建筑、园林建筑、寺庙建筑。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宫观寺庙、园林古建中,惠安石雕的艺术魅力大放光彩。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龙凤堵,其是惠安传统寺庙古建中必备的石构件,龙凤堵的功用与照壁类似,都是以珍禽瑞兽为主要雕刻内容,置于寺庙大门口梯台正中间或庙寺内的墙堵上。当代惠安龙凤堵石雕就是多采用青石高浮雕工艺制作,龙的形象与龙柱中蟠龙的造型类似,包括装饰技法、纹饰造型、比例结构、神态气势等,如出一辙。

青石高浮雕雕刻中的因材施艺、因色取巧,在创作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说:“一相抵九工”,就是在雕刻一块石头时要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进行构思布局,以求最佳的艺术效果,一块好的石头用于创作,需要会取舍。创作一件好的艺术品,同样少不了一块合适的石头。

青石高浮雕创作的第一步:选石审石。现代大型浮雕作品对构图空间和面层次都十分讲究,青石高浮雕更是如此,景物的疏密都能降低作品的艺术品位。正如大部分艺人认为的,浮雕过程中,设计画面重中之重。

青石高浮雕创作的第二步:墨绘勒线。墨绘勒线通常是先在纸上勒出要雕刻的形状,然后在这个形状里面画出设计的图稿,再依照图稿绘到石头上。

高浮雕创作的第三步:铲地分层。铲地就是将所要表现的景物分出层次来。铲地中,铲除画面空余的部位是用平口卡凿,深度适中。将大面积的底地铲平以后,接下来就要剔除景物间的细小空隙,这就要用到小钻头或者小手凿。

高浮雕创作的第四步:雕刻磨光。在完成铲地以后,艺人要用小铲刀和手凿来雕刻景物。在雕刻过程中,为了形成视觉上的变化,就要根据景物分布的大小與前后,雕刻的厚度也要有所变化。以上过程都完成以后,最后再进行磨光。

在经过选石审石、墨绘勒线、铲地分层、雕刻磨光之后,一件高浮雕作品就完成了。高浮雕的因材施艺、因色取俏、整体构图、人物动态与创作者的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创作者要在长期实践创作中不断探索研究、积累才能获取更为广泛的经验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使高浮雕艺术品实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青石高浮雕要尽可能保留青石的天然形态,同时,通过艺人的艺术创作,挖掘它的艺术美。青石高浮雕创作宛如富有立体感的画作。中国传统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而高浮雕的三维形体空间、石境造诣恰好是国画在雕艺上延伸的最佳雕刻手法。青石高浮雕的创作就是国画在石雕艺术的延伸,通过石雕的三维形体空间丰富画里的艺术创作。青石高浮雕融合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利用雕刀将国画特有的线条与青石的质地相融合,展现出别致的意境。

青石高浮雕在人物雕琢上讲究形、神兼备,要根据青石石材的特质及肌理在雕刻中表现国画的白描、水墨写意、彩墨写意、工笔重彩等多种艺术手法,在构思及布局和雕刻上要求严谨。如笔者的青石高浮雕作品《学海无涯》,利用石材的肌理与特质,刻画出孔子教育弟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场景,形象逼真地体现出浓厚的传统道德思想。

青石高浮雕的山水创作上,以雕刻山川、溪流、寒林野趣为内容,表现形式为青山绿水、水墨山水、彩墨山水等,讲究作品的意境与涵盖的情境。而花鸟题材以花卉、鱼虫、禽鸟、走兽为内容,讲究动物与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笔者的青石高浮雕作品《润物无声》,自然且生动地刻画出牡丹花高贵雍容,幸福吉祥,花开富贵,寓意富贵美满,事业有成,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青石高浮雕艺术作品创作需要技巧和直觉,凭着灵感和顿悟来创作。作品材料以青石为主,是创作者手拿锤子、錾子,一刀刀雕刻出来的,是雕刻师费尽心血精雕细琢出来的美作。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有言:“只有朴素、平淡、自然本色的美才能真正代表了中国文艺较高的理想境界。”艺术的灵魂是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只有把握作品的神韵,艺术才能长久不衰,永葆魅力。青石高浮雕正是能使作品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载体,完美实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

李荣枝,男,1967年出生于中国石雕之乡福建惠安。1985年起从事石材雕刻,1997年3月至2007年1月任惠安县和昌石雕工艺厂厂长,在公司先后兼任技术员、开发部经理等职务。2007年2月至2018年12月任福建和昌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进修厦门大学总裁培训班。2011年6月进修为期一年的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总裁班(惠安)高级研修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现为高级雕刻艺术师、工艺美术师,惠安县政协委员、福建和昌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崇武大酒店董事长、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惠安县慈善总会山霞慈善分会理事、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理事、惠安山霞游泳协会会长。作品《一步一脚印》《托起明天的太阳》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雕刻艺术节大赛大奖并被组委会收藏。2005年10月,作品《家》《学海无涯》被选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惠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大赛。2007年,作品《润物无声》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石雕石材暨园林碑石博览会“惠艺杯”雕艺精品大赛大奖。2015-2018年参加年度考核连年获得优秀称号。他个人获得了中国优秀企业奖等30多项奖项及贡献奖,期公司被中华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评为中国建筑石材雕刻构件、园林工程重点企业,被建设部建筑材料研究中心等机构评为全国建材系统AAA级企业。在做好企业的同时,李荣枝和他所在的企业一直关注爱心慈善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春蕾计划,先后资助数批贫困学生就学,先后荣获惠安县2005-2006年度慈善事业贡献奖、山霞镇2005-2007年度慈善事业贡献奖。在他的努力和带动下,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多次被评为泉州市人民政府和惠安县人民政府评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进而成为石材行业的精英。

(编辑:温子超)

《润物无声》(二)

猜你喜欢
惠安青石石材
奋进新时代 共筑强军梦
最有意义的生活
一种石材种沙湿贴工艺
当代惠安石雕艺术造型研究
惠安石雕:千年技艺“点石成金”
院子里的那块青石
大青石圆梦记
石材展会“新格局”
厦门石材展跃居世界第二
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