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条件下推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01-31 05:44彭楚雄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信息

文/彭楚雄 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近年来在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BIM技术的应用已具有了可靠的软硬件基础。BIM技术的核心建筑信息模型是图形化的建筑信息的高度的集成。为实现完整的图形化的展现一个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实体细节,过程中所需要的巨大的数据库以及对这些数据库的运用或转换计算,如果没有具有强大的运算和存储能力的计算机硬件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的支撑,将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是适应社会各部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大趋势的需要。不难看到,当前社会各部门,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组织以至个人,从各类信息管理到机构日常运行,无不体现出高度的信息集成与日渐全面的自动化趋势。建筑项目的整个控制管理过程中是极为复杂的,数据量巨大。因此可以想象,在社会整体日益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如果仍然长期保持那种传统的低效率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不但会极大地阻碍该行业本身的发展进步,还将无法满足众多的建设参与者和项目服务对象的高效率发展的需求[1]。

三是降低建造成本,缩减管理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和运行效率,乃至有效控制建筑运营的效率与成本的需要。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毫无疑义的认为BIM技术的应用推广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这也将是一个能够较为快速的发展过程。

笔者所从事的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因此,本文立足于BIM技术条件下造价管理的推进发展相关的思考。

1、BIM技术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仍然是没有脱离简单粗放的定额计价模式,或者至少大部分的工程造价领域的从业者仍然是依赖于传统的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定额框架之下,所做的工作也仅仅是计算造价,而远不是控制造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适应于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建设不成熟[2]。

我们都看到了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最为科学的建设成本管理模式。但目前的现状却是设计、施工、成本管理、运营等等各部门、各环节是相对脱节的,存在信息共享不畅、协同程度低、造价数据滞后明显、区域差别大等等居多问题。尽管各环节的参与者在主观上并不愿意如此,但客观上由于上述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没有建立起高度系统化的有效的联系纽带,要真正实现科学的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目标难以达成,也导致项目建设相关各方参与新技术推广运用的积极性不高。

1.2 本行业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滞后于行业发展需要

尽管近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大力的推进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积极倡导BIM等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但应该看到,除部分发达地区以及部分大型的设计、施工、造价咨询企业在软硬件的投入上,以及在部分具体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实施上处于领先地位以外,对于其他地区或大多数行业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大量的投入,并不能快速适应于BIM等新技术条件下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从行业管理层面来看,作为BIM等新技术全面推广使用的重要后盾,在行业规范的制定、数据标准的统一、各行业部门关系的协调等等方面工作也相对滞后,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1.3 技术人才的储备不足

BIM技术作为新兴的行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人员知识面窄,视野广度不够,而从事BIM方面的人员最需要的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掌握BIM的理论知识,熟习核心的BIM软件操作,还必须有足够的工程建设的实际操作的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根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BIM应用方案来满足项目的需求。因此,实际上目前我国建筑业相关行业中这种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欠缺的[3]。作为建设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之一,造价咨询管理行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2、从行业管理层面看BIM技术条件下的推进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适应于BIM技术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制度标准体系

为适应于BIM技术应用的需要,必须要更新完善目前相对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前文已提到,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基本建设管理机构部门多、层次多,各部门的规定不一致,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效沟通与协调配合,在技术手段以及数据格式标准等方面还有很多障碍,信息共享不畅、协同程度低[4]。如,造价人员所需要或者提供的项目成本的相关数据目前还难以从设计方提供的设计模型中直接共享。需要再次建模(仅能用于计量的项目模型),重新输入与本专业标准相适应的数据信息,以计算获得在造价需要工程计量数据,过程中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出错几率高,工作效率低下。

面对这一现实,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应站在全行业管理的高度,通过统一制定相关行业政策规范,协调理顺设计、施工、计价等各环节关系,尽最大可能的实行统一的标准数据规范文件,以达到大幅度减少前述各部门、各环节之间数据不兼容,重复建模、数据交换(转换)困难等等现象的目标[5]。

2.2 提高项目建设者和使用者等相关各方全面的协同参与的自觉性

建筑行业其本身具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项目建设完成后的使用者众多的特点。如果离开了这些参与者的自觉的协同参与,那么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困难重重。

此中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应在于,首先是前文提及的基本建设管理体系改造完善,即统一的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提高信息共享的可操作性。其次是要在项目决策、报建备案、基建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与BIM技术应用要求相适应的文件规范、技术数据格式等方面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管理政策的统一性。再次是加强行业大数据库的建设,通过建立价格、行业政策、行业市场等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减少信息共享障碍,建立起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纽带,提高信息共享的便利性。只有在上述方便实用的信息共享的大环境下,项目建设者和使用者等相关各方全面的协同参与的自觉性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2.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从管理层面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的BIM技术相关的职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对新技术运用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促进各中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课程的调整设置,为将来储备更多的适应于新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

3、从工程造价企业层面看BIM技术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转型发展的对策

在BIM技术运用的情形之下,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渗透到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真正实现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项目建设过程涉及到的设计、施工、成本管理(造价咨询企业)、运营等各个参与单位,都必须将建设造价的控制纳入到本单位的视野范围。从工程造价企业层面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3.1 深入理解BIM技术应用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决策、设计、交易、施工和竣工等各阶段,多是采用阶段性造价管理,并非连续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建设业主、施工企业、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工程造价管理普遍仍局限于概预结“三算”的思维定式,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知识面窄。尽管目前相关建设参与企业对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但仍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管理转型路径。

BIM技术可以很好的适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参建各方实现基于统一的信息模型,进行协同共享和集成化的管理,可以使各阶段数据流通快捷便利,实现多方协同工作,为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要素的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用必将为广大建设参与企业推行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的一项管理利器。工程造价相关企业只有深刻的理解掌握这一工具,才能在将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3.2 工程造价从业单位要充分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建设

一是必要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准备必不可少,包括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信息网络建设等等。当然考虑到企业成本与资源的节约,必要时可以采取勘察设计、造价咨询等等专业机构可以实行深度合作的方式。

二是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要实现建筑全生命期的工程成本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对造价专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和工作模式提出了转型的迫切要求。在传统的造价计量工作中,造价人员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经济文件为基础,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算与计价。在这种情况下,造价成果只能用于某一阶段的成本计算,无法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同时这也仅是一种事后的被动的工程计量计价行为,无法真正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的主动的造价控制管理。

3.3 积极主动全过程参与造价控制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如前文所述,目前因受造价管理体制、管理工具的局限性、技术人员以及专业信息比较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够精细化。例如: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前期预测技术比较粗糙,准确度不高,往往在项目实施以后,超概现象比比皆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含设计、施工等)的工作中,多是采用人工(或半人工)数据处理的形式,工程量计算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且计算结果缺乏精准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量清单错项漏项情况时常出现。同时,因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数据量巨大,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分开实施造价管理,导致前后阶段信息脱节,一个阶段完成后要进行后续工作,则需要重新收集大部分数据信息,大大增加了信息处理的成本。换言之,在此情形下,我们工程造价工作仅仅只是实现了造价计算的功能,还远远谈不上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BIM技术的核心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信息的深入而全面的集成,即: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显然,我们可以依托该工具逐步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决策、设计阶段利用BIM碰撞检测等先进手段,可有效的避免设计图纸与实际建设出现偏差的情况,提高了设计精度,并且通过设计与造价管理的协同性,大大提升工程量信息的精准度,以保证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前期成本精确计量。同时,造价专业人员也可通过成本比较分析,协助设计方案的比选优化,以实现科学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可实现高效率动态的造价管理。面对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数据或者签证等信息,通过BIM模型参数化的运用,通过及时快捷的将人工材料等信息的录入到模型当中,有效提升了信息的及时性、精准性,可有效防止信息流失,以实现前后阶段信息的无缝对接共享,进一步促进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论:

BIM技术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新技术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相关问题,通过建立适应于BIM技术应用要求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推进广大建设参与者的自觉的协同参与,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储备。同时各工程造价相关企业要积极转型,深入理解和掌握BIM技术应用,注重自身技术能力的建设,主动地全过程参与造价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相信随着BIM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为工程造价行业的快速转型发展带来一片新的景象。

猜你喜欢
全过程工程造价信息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订阅信息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