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炼晨 青岛报道
当前,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业种植模式和农户需求发生明显变化。 肥料企业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创新,开展新型农化服务,在助力产品应用的同时,推动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11月15 日, 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绿色与发展 创新与求变” 论坛分论坛—— 农业服务创新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论坛以 “耦合共生,协同共赢” 为主题,围绕农资企业开展农化服务创新的多个方面展开,相关企业代表与来自肥料研发、生产、使用等各环节相关单位的200 余人共同探讨农资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启迪行业联合发展,加速模式、服务转型,共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会议由湖北祥云(集团)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志明主持。
本场论坛围绕企业开展农化服务创新的多个方面组织邀请了行业专家进行报告讲解,涉及农业发展形势,农化服务创新理念、模式、技术,国外农化服务介绍等多方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姜楠博士作了《中国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报告。报告从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外开放压力、农业产业面临技术变革、中国农产品消费进入新常态、中国农业产业链模式巨变、城乡一体化发展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形势,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和启示从关注 “十四五” 农业发展形势,企业面向市场,把握政策、开拓市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学习跨国公司经验几方面给出了建议。
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原主任、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原常务副主任,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刚作了《精准农服测土先行》 的报告。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农业正向着高效精准的方向发展,数据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服务,系统化解决方案将是中国农业的出路。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胜男作了《以用户为中心—中化农业服务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的报告。当前,技术管理、市场需求变化、金融服务、种植因素等各方面的缺乏是目前用户的痛点。MAP 平台的搭建,线下满足农户提高种植效益的 “刚需”,线上智慧农业解决农户种植痛点,成为高效连接消费升级与农业生产的桥梁。
前美国加州环保署高级农药评审专家刘洋作了《从种到收,介绍美国农事服务公司》 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美国农业农事服务的经营模式、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结合我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我国农化服务行业应向美国借鉴的具体内容,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金锋作了《信息技术助力农服落地》 的报告。中国农业 “地大物博”,行业利润微薄,如何开展服务?报告从运营模式、平台管理、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技术核心给出了丰信农业解决方案。
青岛中天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宝森作了《关注土壤健康加强服务创新》 的报告。报告指出,土壤健康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制约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随着高种植强度和不合理施肥管理,土壤问题、土传病害、作物、品质下降等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肥料生产、 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分享了公司在缓释肥料、碳基功能肥的研发在土壤健康方面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