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发展契合度
——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产业为例

2019-01-31 15:31
职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泉州应用型校企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及其办学定位,即是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均须立足于地方产业的宽广格局,且能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才能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立体式创新发展所需要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立足闽南区域经济主要区块之一的泉州市,面向福建全省产业经济发展重点布局,辐射全国,在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人才需求,完成了从高职院校升格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深层次蜕变。

一、区域产业布局和调整是提高高等教育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试想,如果一所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若没有行业、企业接纳、不被社会认可,不仅给社会造成就业压力,浪费学校办学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学校将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对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办学实质上是“办专业”,专业兴,学校发展就旺。这就客观要求学校必须了解、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行业、产业分布及结构,努力提高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契合度。

(一)契合度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规划概念

契合度是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也可理解为对应的程度。它是指专业结构的规模、比例、层次、质量等结构性要素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程度。契合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

区域产业布局和调整是提高高等教育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基础。高等学校的专业布局与改进只有紧贴区域经济发展的这些战略,聚焦区域支柱产业、新兴培育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关、停、并、转的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适时做好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动态性和前瞻性分析,才能提高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规划契合度。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在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聚焦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与之形成了良好的对接。

(二)闽南金三角区域产业布局

闽南金三角泉州、漳州、厦门的经济总量规模,与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齐名,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沿海经济最为开放活跃的地带之一,也是福建全省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高地,具有产业集聚、劳动力密集、产品研发与科技创新厚积薄发的优势。其中泉州在闽南金三角当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排名第一,2017年经济体量是厦门和漳州的总和;漳州经济虽然体量小,但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强劲,2017年同比增长8.5%,2013年迄今持续高位运行;厦门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范围扩大至岛内外,全市积极谋划培育十大千亿产业链,现已成为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厦门支柱产业电子通讯、机械制造、软件信息、港口物流、旅游会展、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等,其高科技创新态势有增无减;漳州大力推行“一城多科技”的运作模式,主要发展以先进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及其高端研发、科技孵化等高新技术产业;泉州最负盛名的智能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建筑材料业、食品饮料业、工艺美术业、电子通讯业等行业,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中外知名品牌企业,而且还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类似于此种产业布局和极具特点的连片区域经济,对劳动力结构、层次、素质必然有比较旺盛的需求。所以,无论闽南金三角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如何,企业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是不争的事实,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之本源,关键看本地高校如何确定办学定位与目标,主动务实对接产业、企业,校企联姻、走校企合作之路。

(三)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结构与闽南金三角区域产业的契合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建校以来,一直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牢牢锁定“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贴近行业产业,加强重点建设,促进集群发展,实现整体提升”的办学思路,构建了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体系,现已开设24个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13个一级学科。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高质量、上规模、多元化办学的格局,显示出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2002年创办的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十多年的跨跃式发展,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相继取得了省内唯一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等荣誉;升格给学校增添了新动力,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院校,并且成功入选教育部的“教育部—中兴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二批合作院校”;2017年,又入选“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止目前,围绕着区域产业学校已建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建筑工程、创意设计、现代服务6个专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两个专业群已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机械工程”学科被正式立项建设省级应用型学科,“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两个学科被确定为培育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3个专业为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这种学科、专业群、专业紧扣地方经济和骨干支撑产业发展脉搏的办学韧劲,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输送高质量人才是提高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契合度的关键

(一)闽南金三角人才需求的类型与质量

尽管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上不同,但为社会、行业、企业输送高质量的合格人才这一点应该是一致的。如果说专业布局和专业设置是解决社会、行业、企业需要什么类型人才(或者能做什么工作)的话,那么,了解行业、企业的能力要求、生产技术标准,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能够得到社会、行业企业认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则是提高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契合度的关键。对企业而言,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效益及培养成本直接挂钩,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率,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越高,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越低。对学校而言,毕业生就是产品,能够赢得行业、企业——用户的肯定和赞誉,不仅带来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生源质量的提升,更重要是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闽南金三角工商企业密集,且外向型企业、台资企业较多,发达的经济需要各层次的人才来支撑。2017年,泉州市有关部门曾针对17个重点产业开展人才队伍调研,基本摸清了家底:全市人才总量77.1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约3.62万人,仅占4.7%,高职称、高技能的人才占比较低,总量偏少。特别是高端产业人才缺口较大,近3年,智能制造约需2.5万人,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约需2.4万人,光电约需1.28万人[1]。既然如此,诞生于泉州、发展于闽南金三角的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紧紧盯住地方产业经济布局,致力于为企业培养输送亟需的本专科生人才,到目前,共为社会输送了11届毕业生将近2万名,其中50%以上留在泉州,服务当地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

(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契合闽南金三角区域产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

为了输送社会认可、企业满意的人才,学校瞄准行业企业需求,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主动提升高校服务产业的适应度。

1.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为切入点。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引入国际比较先进的“CDIO”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工科类专业按照“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一整套开发流程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在做中学、学中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个人能力、人机团队能力、专业系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督促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与验证成效;经管类专业则按照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标准,积极探索与实务单位联合培养应用型文理科融会贯通人才的新机制。

2.重构课程体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专业在本质上是围绕特定领域组织的知识能力结构,在形式上是课程的组合[2]。密切跟踪泉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按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及终身学习要求,组织校企专家重新界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优化一般课程、淘汰过时课程、增开人文美学选修课、开发专业发展前沿新型课程、以企业关键技术及其真实案例为样本与企业共同开发实务新课程,促进学生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视野拓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加大了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力度。针对当时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平台资源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结合本校实际,从2010年起实施了“12355”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该成果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1年,学校敏锐地抓住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不足、综合性不强、创新性不够问题,将本校机电学院列为教改特区,开展“小范围、大幅度”改革,确立了“五化融合”实践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并付予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2018年该项成果被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依托闽台优势。借鉴中国台湾高校的“实务专题”课程教学模式,聘请中国台湾高校教授来校组织诸如“专利研发和申请”等实务课程,现场分组操作流程,使学生尽快进入创意创新境界。指导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群体详尽明了具体的任务目标,提前进入模拟研发角色;另一方面适时评价程序问题,纠正认识误区,综合评价动手技能。实践表明,这种更加直观地观察问题、研判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更能让学生体验自主研发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对专业深入感知和学习。

善思考,会动手,认识和感知能力强,能够适应外界变化,这类应用型人才正是企业生产亟需的,颇受企业抢手的同时,亦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地方高校带来社会正面办学效益,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态势。

三、产教融合是提高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契合度的桥梁

(一)调动产教两个主体契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是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的最直接参与主体。要推动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有效契合,必须充分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能。

在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一是需要双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积极发挥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中,要以刚性条款和鼓励政策确定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利益分配原则等,促使在“强制”与“扶持”中促进两个主体契合。二是把握校企合作中两个主体的利益追求,剖析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内驱力”的原因,政府要为健全校企合作利益共享与保护机制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依据,促使校企双主体在“共育”与“双赢”中强化契合深度。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在保证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双方场地、设备技术、人力资源及各类技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协同优势,创新“厂中校”“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协同”与“创新”中推动契合广度。

事实证明,哪家高校对接企业做的功课早、做的实,谁就能脱颖而出,保持招生和就业双曲线上扬良好势头。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重视密切校企合作,推动了校中厂、厂中校、园中校、孵化器等四轴联动,不仅夯实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已经成功孵化创业企业28家,在孵企业20家,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0项,其中的20项获得教育部立项。目前校企、校政、校所共建平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平台3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所拥有的大小近20家规模实训基地、实验室,支撑起了一家以工科类专业为主民办本科高校实训研发平台,奠定了深化转型应用型高校的教育资源和资本。

(二)抓住契机,顺势而发,无缝对接

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门类多,规模总量较大,是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唯一地方样版和实践范例的理想之地。目前,泉州借鉴德国工业4.0版,已经初步锁定“泉州制造2025”规划三大重点: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提升;服务型制造,这无疑成为了本地高校办学的“风向标”。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创新体系,零距离贴身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第一时间整合已经立项的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应用技术研究院,迅速组建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创新平台投入力度,并积极申请省级以上科研经费支持。仅在2017年,即有4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合作开放专项资金立项资助,年度科研经费达到近千万元。

一片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固然需要人力智力支撑,就算不单纯依靠地方高校输送,仍能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而地方高校则不然,若与区域产业缺乏契合度,无异于自生自灭,必定长久不了。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抓住历史发展契机,顺势而发,迎难而上,无缝对接泉州乃至闽南金三角产业布局,且以承载着泉州的发展使命观为己任,立足泉州这片成熟的经济文化沃土,以更加开放办学的新姿态,迎接更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泉州应用型校企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