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其其格
媒体融合下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推动着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组织形式以及节目的播出形式、表现形式等发生相应变化。为有效顺应媒体融合潮流、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并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其需要积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与技术创新,才能推动电视新闻节目可以获得长效发展。
在媒体融合情况下,各种新媒体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中传统广电媒体与平面媒体也开始积极与网络媒体实现交互融合,进而使节目内容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如通过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节目制作人员可以从资源库或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快速获取海量新闻内容与信息资源,并运用图片、文字、影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将其传达给受众群体[1]。
媒体融合也推动着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形式的丰富与创新。受媒体融合的影响,包括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在内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之间也开始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从而使原本各自独立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也开始融合,并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广播电视网也可以在媒体融合下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全网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受众群体提供与其实际需要相符的电视新闻节目。
媒体融合的出现带动了终端应用的深入融合,这也使受众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和渠道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同时,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选择和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也得到了有效拓宽。而在网络终端的有机整合下,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重新整合网络资源、内容资源等,根据受众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集成处理后,利用各种终端载体技术,节目工作人员可以为广大受众提供多样化的电视新闻服务。
2.1.1 融入更多民生元素
在媒体融合时代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首先需要深入践行“内容为王”的发展原则,对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进行创新,这也是推动电视新闻节目得以实现长久发展的根本前提。由于媒体融合使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获取、传播等过程中,因此,只有不断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民生色彩,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例如,新闻联播在近期的两会新闻专题报道中,便在积极利用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搜集整理大量与之相关的新闻内容的基础上,高度关注人大代表所提与民众生计、民众意愿以及热点事件等有关的提案,将其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特色内容,使受众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两会召开情况,同时贴近民生的新闻节目内容也使受众群体自觉关注电视新闻节目,提高了其与电视新闻节目的粘性。
2.1.2 利用音乐娱乐元素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社会上开始逐渐形成“泛娱乐化”的现象,电视新闻节目同样也需要在尊重新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增强节目功能的娱乐性,进而有效提升节目的亲和力、趣味性,使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获得更多新闻资讯。例如,在《有报天天读》的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电视屏幕左半部分用于展示主持人读报的情形,另一边则展示出主持人需要播报的具体报纸内容。在主持人进行读报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新闻内容,该电视新闻节目中会穿插播放一小段音乐或是网络表情包、视频动画等辅助完成新闻信息的表达,在有效帮助受众全面了解新闻内容之余,也可以利用播放音乐等方式缓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播报中过于严肃的感觉。如在报道婺源油菜花盛开的新闻内容时,节目穿插播放了一小段旋律轻柔、优美的轻音乐,搭配油菜花盛开的美景图片和动态视频,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有效强化,节目极具创新性和感染力。
2.2.1 设置开放式的节目版块
在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增设开放性的节目版块。在该版块中,受众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利用各种媒体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新闻线索、新闻信息,同时受众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例如某电视新闻节目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专门开设了“公民新闻”这一节目版块,在报道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时,由于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节目组所派记者通常无法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因此在该节目版块中,节目方通过积极鼓励受众群体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将相关新闻视频、图片信息等上传至该版块,工作人员则通过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对各种网民上传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和统一编辑,进而有效保障了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与时效性。不仅如此,该电视新闻节目还创造性地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方式,鼓励网民成为新闻记者,利用手机等媒体进行新闻直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将通过与其现场连线或是直接利用其直播内容,为广大受众群体展示最新的新闻事件动态情况。在对各种媒体技术进行融合运用下,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具有开放性,节目形态也得到了有效创新。
2.2.2 丰富新闻节目视听元素
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视听元素,改变节目传统制播形式,也是在媒体融合下创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使其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可以吸引更多受众群体的一大重要举措。在电视新闻节目制播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媒体元素都能够运用其中,例如在《新闻直通车》这一电视新闻节目播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闻内容时,在节目界面中添加了二维码,受众通过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扫描二维码,便可以直接获取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同时二维码中的新闻内容也主要呈现为动画视频的形式,搭配旁白解说和直观立体的三维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图等,可以有效帮助受众全方位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内容。而在某电视新闻节目播报某男子在高铁上吃泡面遭到众人怒怼的新闻事件中,节目还专门制作了有关高铁车身结构的动画视频,用鲜明、立体的艺术字体对高铁进风口、新风系统位置等进行清晰标注。通过模拟泡面气味分子在高铁车厢中的运动过程,从而解释说明为何在高铁车厢中吃泡面气味不易散去,不仅为新闻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同时生动形象的动画视频、3D图像等也大大增加了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便于受众进行深入理解。
2.2.3 媒介融合发展互动新闻
媒体融合使广大受众可以获取、传播新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而这也使受众对参与电视新闻节目,想要与之进行高效互动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媒体融合下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进行创新时,这对其制播形式的创新还需要从发展互动新闻入手。例如在《天天网事》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通过运用微博这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且交互性强的新媒体,在直播间主持人身后位置专门设置了微博墙。主持人在报道新闻内容的同时,微博墙中将会实时更新显示网友们的微博留言,进而使受众可以随时与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信息共享、传递与交互[2]。主持人在新闻点评期间,将会直接从微博墙中筛选出部分微博网友的评论。由此可见,在媒体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通过将微博等新媒体融入其中,一方面可以与受众形成高效互动,满足其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版块内容的开放性、互动性,有利于实现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
在媒体融合下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态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各种媒体实现节目内容的交互发布。例如当前《早间新闻》这一电视新闻节目,除了在传统电视媒体上发布节目内容外,受众还可以利用手机流媒体平台、节目客户端交互平台等第一时间获取发布的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使观众的参与面可以得到有效拓宽,新闻也更加具有交互性以及选择性。而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各种新兴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融媒体交互发布平台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利用手机视频杂志平台、WAP平台等同样也可以实现新闻的实时交互,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作用下,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有效实现新闻内容传播的立体化,这对于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交互性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且可以有效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新闻需求,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在媒体融合时代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传统文稿系统,只能独立完成新闻采访单与稿件以及串联单的编辑工作,且新闻稿件等编辑也与其加工、审核工作相互分开,直接导致新闻生产流程管理工作过于琐碎,难以实现集成化、高效化的统一管理。而在媒体融合下,各路媒体相互融合,推动了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生产流程及其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例如在《焦点访谈》这一电视新闻节目中,节目目前所使用的文稿系统可以同时将新闻条目作为线索,并将编辑新闻稿件、加工新闻采访单、审核采编人员采集录制的影音视频等各项新闻生产环节纳入到该系统中,由系统负责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用户新闻流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使《焦点访谈》新闻节目不仅可以与单个频道的需求相符合,同时也可以有效满足全台大新闻中心管理模式的实际需求。在《焦点访谈》节目中,节目组工作人员利用新文稿系统可以直接在同一个大屏幕中完成图片、文字以及影音视频的编辑与加工处理,相比于以往文稿系统中节目组工作人员需要分别独立完成各项新闻生产工作,具有新闻生产流程更加简便、快捷、高效的优势特点。不仅如此,该系统支持MOS协议,可以和演播室中的各项仪器设备如提词器、字幕机等相互连接,当主持人在播报新闻内容时,节目组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将新闻稿件、串联词等利用局域网直接发送到相应的显示设备中,进而有效帮助主持人顺利完成所有节目内容的主持播报。
媒体融合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信息汇聚与分发手段的优化创新,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节目与广大受众群体之间的交互,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选择性。以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频道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国舆论场》为例,该电视新闻节目正是通过借助媒体融合技术,将各种传统媒体如电话、短信与彩信等与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内的移动新媒体进行相互连接,在充分利用节目现有的局域网等优势资源下,为该电视新闻节目搭建起数据采集平台。在这一数据采集平台中,所有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均可以通过根据当期的新闻内容,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或是与搜集得到的与新闻内容有关的图文资料、影音视频等运用短信、电话或是微信、智能手机等各种媒体直接传输到《中国舆论场》的数据采集平台中。节目组工作人员直接在这一平台在线对各种外来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与严格审核,经过筛选与编辑处理后直接发送至演播室实时播出。此外,这一电视新闻节目也乘借媒体融合的“东风”,采用多媒体发布平台即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还可以同步发布在手机电视、新闻网站等各发布平台中,便于广大受众群体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灵活收看。
媒体融合也推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各项技术的不断创新。以三维实时在线节目包装系统为例,该项技术创新彻底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包装形式与包装手段,在三维实时在线节目包装系统中,全台编辑记者均被纳入系统中,各岗位工作人员根据节目需要,利用系统在线进行高效协同合作,对全台频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保障电视新闻节目的正常、安全播出。例如在某体育新闻节目中,在节目片头以及球员出场环节,工作人员通过使用三维实时在线节目包装系统,运用了绚烂多彩、立体醒目的三维图文,大大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可看性。而在演播室主持人同比赛现场记者进行连线时,工作人员在运用该系统中的实时动态视频DVE双视窗功能,将电视画面一分为二,同时展示直播间主持人以及比赛现场真正连线的记者,使节目更加具有交互性。
媒体融合下出现的虚拟演播室技术能够为电视新闻节目创造出近乎真实的虚拟场景,工作人员可根据节目需要在虚拟演播室中实时播放多路活动视频与文件,且可以自由设定屏幕中的播放内容、运动轨迹等参数,再将各种虚拟元素、动态三维图文穿插至节目当中,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包装形式可以得到有效创新。例如在《豪门盛宴》节目中,工作人员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演播大厅构建了一个虚拟、立体的足球场,搭配使用VR技术、AR技术等将各参赛球队的实际情况,包括出场阵容、战略部署等直接展示在虚拟的三维球场中。在虚拟演播室当中摄像机摇臂位置运动动态追踪技术的运用,将平面的演播厅图像和虚拟三维球场模型相互整合,营造出一种虚实共存的画面,观众则可以通过屏幕实时观看虚拟球场等在内的各种场景,进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3]。在该节目中设置的抽奖环节中,则在使用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同时,还采用了DLP高清大屏幕系统、电视墙触屏技术等众多创新技术。节目主持人身后的触摸屏中会立体地显示出抽奖画面,主持人则通过触摸屏幕对其进行相应控制便可以进行抽奖,产生的抽奖结果将直接清晰显示在DLP高清大屏幕中,同时,在屏幕中间还会出现三维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虚拟奖杯,使节目包装新颖美观,可以为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媒体融合下的另一大技术创新体现在高清三维新闻播报系统上。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灵活利用该系统,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实时展现出相应的立体场景。如在201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的《春节直通车》这一特别节目中,节目在报道长安街夜景的新闻内容时,演播室主持人首先通过利用4G网络现场连线的方式和现场记者进行连线,随后根据前方记者以及群众传送的天安门视频等,将其作为落地窗背景,此时电视观众能够看到长安街中各建筑楼宇的三维模型,将天安门城楼夜间的炫彩灯光美景等尽收眼底,观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令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在报道交通新闻时,通过利用高清三维新闻播报系统,搭配使用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定位技术,主持人通过点击屏幕中的事故地点,实时交通摄像头信号以及前方记者视频信号等将会立即接入其中并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中,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整个交通事故情况。
总而言之,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在积极创新节目形态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媒体技术,以有效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交互性、开放性,实现节目制播形式的进一步优化。继续加大对电视新闻节目相关技术的创新,通过充分发挥虚拟演播室技术等创新技术的优势作用,更好地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