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道路探析
——以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为例

2019-01-31 07:19:59黎衍芳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学术期刊成果

文/黎衍芳

1.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1]。总书记的讲话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和受众喜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新兴媒体的发展速度,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阅读习惯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术期刊虽不是主流的新闻传播渠道,但作为发布科研成果、传播科研知识、推动理论创新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媒体, 承担的不仅是文献资源的把关和刊物制作,还应努力将科研成果加快传播速度、加大传播范围,以促进我国学术界的进步和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综上,学术期刊面对新技术革命,应该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发展道路。

2.我国学术期刊融合发展道路探析

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仍以先纸质后网络、收费阅读的出版方式为主,受出版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等不良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发展。据《2017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学术期刊发表成果的首发性、时效性不够。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强调,为了使中国期刊能够快速发表与传播,要为中国学者提供一个及时发表的国际竞争舞台。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蒋重跃认为,办期刊的目的就是让读者阅读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怎样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传播我们的编辑成果,是办刊人的使命[2]。

如何提高出版效率、加快传播速度已是我国学术期刊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目前,大部分期刊或通过与中国知网合作、或建立自己的线上平台等方式进行网络传播,然而由于受收费、延时出版等因素影响,传播效果离总书记提出的“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尚存一定的距离,因此,学术期刊需要寻找一种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出版模式。

本文提出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出版模式,指期刊内的文献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查询和获取,即允许任何人阅读、下载、复制、传播和建立索引等合法使用,无须付费和向作者索取授权。20世纪90年代末,OA在国际学术、出版和图情界大规模兴起。目前在国际上已取得一定成效,据Directory of OpenAccess Journals( DOAJ)统计[3],截至2019年2月,DOAJ 收录128个国家12659 种OA 期刊,其中可以搜索到文章的期刊有9645 种,约3756164篇。而我国OA发展则慢很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本着公益、共享、开放的公益性宗旨,截至2019年2月,中文期刊共收录2038本,外文期刊共收录7894本[4],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占比较小的中文期刊是工作人员花了两年多时间跑到各个期刊社一本一本签订授权合同,而占比较大的外文期刊均是OA期刊,仅需通过简单邮件沟通即可获得授权。

为促进科研成果更快、更广泛的传播,2018年10月19日,在2018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合作、开放、共赢:国际图情出版的未来”研讨会上,《国家图书馆学刊》联合《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二十余种期刊发起了“共同推进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开放获取联合倡议”,希望通过此举更好地推动中国图书情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5]。然而一个行业的力量是有限的,且受现有出版模式影响,推动起来会遇到种种困难,本文试图从出版的多个环节探讨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OA模式。

3.我国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探讨

OA出版流程涉及主管单位、出版机构、作者和读者等多个环节,OA出版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支持。在我国,OA出版模式早已提出,并且在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6]。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学术资源的OA出版仍处在初期,且发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的OA出版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如主管单位的政策导向、科研机构的努力配合、OA出版机构的具体实施和科研人员的使用等。

3.1 主管单位制定政策,导向OA出版

3.1.1 科研项目主管单位制定政策,项目产出成果必须部分OA出版

科研项目主管单位要求申报国家项目的各单位发表科研成果时,必须有一定比例的OA出版文献,即科研成果OA出版成为一项项目管理政策,科研单位在申报项目时可将此项作为预算的一部分。

3.1.2 出版发行主管单位导向、激励OA出版

出版发行主管单位是各出版机构的管辖单位,为加速OA出版的发展,提高作者发布资源的效率,促进信息共享,使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免费地获得各类文献资源,应对愿意加入OA出版的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和导向,让各出版机构主动积极走向OA出版模式。

3.2 科研机构鼓励科研成果OA出版

科研机构即项目申报单位和承担单位,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OA出版中资源的提供者,是整个系统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OA出版模式中,主管单位前期着重在政策上强制,而后逐步转向引导科研机构自愿将科研成果在OA期刊上发表。

3.2.1 申报项目时,项目预算经费中增加OA出版费用

OA出版是“作者付费、读者免费”的机制,因此,科研成果的OA出版不同于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这个过程需要科研项目团队支付专门的OA出版费用,以平衡出版机构的收益。对于作者而言,OA出版费用是项目经费的一部分,在项目申报时已预算,不是额外支出。

3.2.2 机构内部宣传科研成果OA出版的优势

科研机构既是OA出版资源的提供者,也是资源的享用者。在提供资源时,作者的成果OA出版后,缩短了出版周期、扩大了传播范围、快速通过读者互动获取反馈信息及文献评价信息,优越于传统的出版模式;在享用资源方面,通过一站式检索,即可在所有OA资源中检索所需要文献,并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全文,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和学术信息的广泛传播。

3.2.3 引导并督促机构科研人员项目成果OA出版

主管单位发布政策,要求科研项目产出成果必须部分OA出版,科研机构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监督者,因此,在单位科研人员发表成果时,必须引导和督促。

3.3 出版机构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OA出版模式

出版机构是OA出版的体现者和落实者,是整个OA出版模式的重心。主管单位的政策导向、科研机构的支持都是基础,模式的成功需依赖出版机构的重视与执行。

3.3.1 寻找适合本机构发展的OA出版模式

目前,国外期刊OA出版模式主要有三种:创办即为OA期刊;传统期刊转化为OA期刊;期刊部分文献资源OA。第一种是自创刊之日起即定义为OA期刊;第二种是将现有的非OA期刊转换成OA期刊;最后一种是采取作者自愿的方式,如果作者愿意以OA的方式发表,出版机构则将这一部分资源OA。我国的学术期刊大部分比较适合最后一种,即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尝试资源OA出版,尤其是对有一定声誉的期刊,因有自己的核心作者群,可以先争取这些核心作者的支持,这些核心作者通常也是某一领域具有一定建树的研究者,通过他们来宣传OA出版也更有效。

3.3.2 支持多种OA出版协议

在寻找到适合本社的出版模式之后,出版机构应充分与作者沟通,应兼容即时OA、延时OA、某时间段内OA等多种OA出版协议。一方面,资源的作者对资源采取何种协议方式有决定权,出版社应尊重其意见;另一方面,为了本社的利益及盈利方向,对资源的出版协议也应有所控制及掌握。

3.3.3 探寻OA出版模式下的增收途径

文献资源OA出版之后,出版机构会面临纸质刊物销售下滑、网络出版无收入等危机,因此需要寻找到新的增收途径,以保证刊物既可以OA出版,又不影响出版机构收益。笔记认为,有三种方式可尝试:第一,提高OA出版文献的审稿费。科研项目产出成果OA出版后,读者阅读这些文献资源将不再付费,此时只能增加作者的费用,由“作者付费”,而前面已提到,OA出版的论文经费是项目经费的一部分;第二,通过广告形式增加收入。文献OA出版后在网络上传播是免费的,可以通过设定阅读、下载文献前读者需阅读广告的形式来收取广告费用等;第三,寻求赞助。通过寻找基金会赞助、申请出版基金等方式来获取部分资金。

3.4 作者、读者、馆配人员等积极支持和响应OA出版

学术刊物OA出版后,对于文献资源的创作者、使用者和图书馆采购人员都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因而,需要这些学术界相关人员身体力行地支持和推动起来。

3.4.1 作者在申请项目和创作成果时积极响应OA出版

对学术文献作者而言,OA出版的文献能扩大传播范围、缩短出版与呈现到读者面前之间的时间,让读者更快地阅读,这些条件都增加了文献被阅读和被引用的机会,提高了文献的影响力及影响因子。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国内外知识共享将进一步发展,文献的影响将扩大到全世界。因此,作者在申请项目和创作成果之时,就应将OA出版考虑在列。

3.4.2 读者合法使用OA出版文献资源

读者是整个OA出版模式中最受益处的群体,最新最权威的学术成果可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这给学习、创作、科研、教学等都带来巨大的便利。读者在支持OA出版的同时,更应遵守OA出版的各项约定,合法使用文献资源,从而让这种模式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3.4.3 馆配人员积极引入OA出版文献资源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正面临着一个超负荷的资源采购现状。数据库种类不断增加、研究人员对资源需求量不断扩大及数据库价格不断攀升,都增加了馆配人员采购困难,受采购资金和采购政策等影响,一些图书馆不得不暂缓甚至放弃订购部分资源,挑选购买资源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同时极不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OA出版则解决了这一困扰,馆配人员大量引入OA文献资源,让读者能及时阅读到最新的文献,将图书馆传播知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学术期刊成果
科研成果转化
水运工程(2022年7期)2022-07-29 08:36:12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