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华南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点评”:(动)评点,评论;(名)点评的话或文字。“微”,放在“点评”前,可以理解为“稍微、略微”,还可以理解为“细小、轻微”。因此,在这里,笔者把“微点评”定义为学生读了一篇文章,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适当的评点。
“感情真挚”,是写作基础等级要求中的重点内容;“理性思考”,是学生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内容。这两者都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极力倡导的。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考作文题涉及“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的写作指向,也是与之一致的。但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的欠缺,导致学生作文无论是叙述类还是论述类,普遍存在着感情不真挚、理性思考能力欠缺的问题。
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感情不真挚、理性思考能力欠缺问题?
不可否认,作为学生,生活经历无法很快丰富,但还是可以借助平时的阅读体验加以弥补。而且,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整篇作文的训练可以借助阶段性大考进行,而片段作文的训练则可以随时在课堂里完成。因此,在课堂里进行微点评写作训练,并把它作为片段作文训练的模式,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学生,正处于富有青春活力的阶段,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应是他们的特点。能否抒发真挚感情,写出自己的理性思考,前提应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是否觉得有话想说、有情可抒。因此,如果我们选一篇情真意切、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文作为学生诵读、体会、感悟的材料,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合理分析,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训练是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感情不真挚、理性思考能力欠缺的问题。
因此,笔者选了《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一文,把它作为一次微点评写作训练的材料。
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
曹春雷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小的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你,不能撒谎,撒谎的小孩会长出长鼻子。可是,你后来渐渐发现,这个叫你不要撒谎的人,原来最爱撒谎。
你最爱吃的东西,注定是她最不爱吃的东西。可是,有一天你透过厨房虚掩的门发现,她在啃你啃剩下的鸡翅、鸡爪。
那天你在玩风车,满房间里跑来跑去,她正扶着门框不知在看什么。你呼呼跑过去,碰到了敞开着的门,一下子就将她的手夹住了,听见她“啊”的大叫声,你吓得大哭。她用另一只手攥着被夹的手,对你说,没事的,我不疼。她努力保持着的有些难看的微笑,让你止住了哭。后来几天里,你看到她的手肿得像小馒头。
你读初中,要住校,你舍不得离开她,她就说,谢天谢地你终于要住校了,我耳朵根可以清净几天了。你真以为她嫌你在家吵得慌,于是赌气头也不回就去了学校,两个星期没回家。后来,你听邻居说,你不回家,她伤心得抹眼泪呢。
你读大学了,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经常给她买礼物,生活费花得精光。你打电话回家,说要买辅导书籍,她很快就汇来了钱,说,只要是买书,我支持,我现在村里的砖厂打工呢,活儿一点都不累。你暑假回家,见她没在家,就去村外的砖厂找她。离着老远,你就看见她了,她推着一个装满土的独轮车,腰弯成了弓形,在吃力地上坡。
你毕业参加工作了,风风火火地忙事业,天南海北地跑业务,有时经过家乡也不回。她偶尔给你打电话,只是说,没事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在外面好好干,家里挺好的,别挂念家。年底回家,你去邻居家串门,邻居说,你这孩子,可真狠心,她的腿摔骨折了,你都没回家照顾她一天。
如今,你和她坐在一起时,每每看着她头上花白的发,总想给她讲讲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但是,现在你也学会了撒谎,你买了贵重的东西,总是把商场贴的标签撕掉,然后告诉她,很便宜,商场大降价呢。于是,她才不会生气。你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你给她打电话时,总是用很高兴的语气,说,我工作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现在的你渐渐成了一个爱撒谎的人,和你那个爱撒谎的母亲一样。
(选自《青年文摘》2011.6月上)
选用理由:
母爱在我们心中都是崇高神圣的,关于母爱的话题,更是属于同学们觉得有话想说、有情可抒的内容。这篇选文就具备了这一点,文中基本涵盖了学生成长每一阶段与母爱的关系。读这样的美文,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只有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才可以为接下来的微点评写作训练做好铺垫。
当前高考作文题中已经比较多地出现“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要求,如果说美文诵读、情感激发是“你的体验”过程,那么对美文文本理性辩证的解读就可以看作是“你的思考”体现。
笔者有意识地利用 《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一文,在选取班级诵读能力最好的同学进行诵读营造情感氛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写作、交流以下三个问题,以期达到在作文中抒发真挚感情、写出理性思考的目的。
1.问题一:读了以后,本文带给你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请尝试用下面的句子进行表述——“从______(语句),我读出了______(情感)”。
(效果评析:学生能第一时间抓住自己读了文本之后产生最有感触的一点,为下面要体现感情真挚、理性思考的练笔训练做铺垫)
2.问题二:文中的母亲你觉得怎样?如果你是母亲,你也会这样做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具体阐述你的理由,要求写足10分钟,不少于200字。
(效果评析:立足文本,结合自身体验,初步体会感情真挚、理性思考在练笔中的价值,写作字数与训练时间的要求以考场作文40分钟至少完成800字的速度为参照)
3.问题三:文中这样的母亲真的好吗?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以“我心目中的母亲”为题,写一个片段感悟,要求写足20分钟,不少于400字。
(效果评析:学生换个角度再次感受感情真挚、理性思考在练笔中的价值,写作速度继续以考场作文40分钟至少完成800字的速度为参照)
在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诵读感悟—点评写作—小组交流—班级交流等四个环节之后,按要求完成了他们的练笔。
一堂体现学生作文感情真挚、理性思考的微点评写作训练课的理想结果,无非是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当场完成一篇较为优秀的符合本次训练要求的练笔。像这次练笔,笔者的评价标准就是重点关注文中是否体现了感情真挚、理性思考。
下面展示两篇观点迥异的当堂练笔。先看第一篇:
“那个人好吗?”“那个人”总是告诉你不能撒谎,可她自己却总在撒谎。(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她告诉你最不爱吃你喜欢吃的东西,于是,你总把所有喜欢吃的东西占为己有,一扫而光;她说她就爱给你洗衣服,于是,你便把每个星期积存下来的脏衣服打包带回家。于是,渐渐地,你或许就成了一个被她宠坏的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也不懂得体谅别人。你自私,不喜欢和同学分享;你贪婪,总喜欢占据所有的好东西;你自负,总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最好;你脾气差,到最后连一个说体己话的好朋友也没有。(对材料进行就事论事分析与适当拓展分析)
这样的你真的是你所希望的自己吗?这样的你难道你不厌恶吗?所以,不要总依赖“那个”爱撒谎的人。(得出结论,照应开头)
再来看另一篇:
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最亲的那个人——母亲。(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母亲爱撒谎,但是她不爱撒损人的谎,她撒的那一个个谎也不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正是这一个个善良的谎言聚集成一道伟大的母爱光辉。母亲是最坚强的人,她忍受着孩子无意间带给她的疼痛;母亲是最不爱面子的人,她甘愿接受孩子吃剩的食物;母亲是最富有的人,她总能提供孩子的一切所需。但是,你知道吗?其实母亲一直在撒谎,卸下母亲身份的她,也是一个需要被爱的弱小女子。肩负母亲的责任,她仿佛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女超人,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深爱着的孩子。(对材料进行就事论事分析与适当拓展)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和母亲撒一样的善意的谎言,都能成为母亲在需要时能第一时间出现的人。善意的谎言是传递爱的途径。(得出结论,照应开头)
这两篇练笔,代表着当时班里同学的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认可母亲的“撒谎”,一种是否定母亲的“撒谎”。但不管怎样,他们的练笔在分析过程中,都能立足文本,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就事论事的分析。这一点符合笔者倡导的微点评写作训练的一个具体要求:练笔中要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思想,要写出自己的理性思考。学生在经过两种迥然不同观点的碰撞之后,练笔中的感情真挚、理性思考有了更深一层的体现。
我心目中的母亲是善良慈爱的,勇敢负责的,富有智慧的,但同时她又是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而这就是现实中我母亲的真实写照。(提出观点)
站在作为一个母亲的角度上看,“爱撒谎”几乎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付出,是她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母亲“爱撒谎”,我认为这是既饱含无私的母爱又蕴含深刻教育意义的一种表现。
有同学认为《世界上最爱撒谎的人》一文中母亲对待孩子的爱是溺爱,是一种错误的爱。我想,这肯定是因为他未能深刻理解母爱才得出的结论。对孩子“撒谎”,极度信任孩子,是每一个善良的母亲都会自觉做的事。
其实,母亲“撒谎”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它不会直接说教,取而代之的是以一种感化人心的方式。我相信简单粗暴的直接说教,对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是收效甚微的。但像用甘地父亲那样感化人心的方式教育孩子,才是一种影响孩子终身的正确方法。我始终认为由内而外的改变才是一种升华,才能促进人的发展,而文中母亲的那种“撒谎”方式正有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事论事分析与适当拓展分析)
爱“撒谎”的母亲也一定是一位会教育的生活老师!(得出结论,照应开头)
从练笔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再简单地局限在以“好”与“不好”作答,而是有意识地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利弊、权衡得失,最终做出一个比较理性的思考判断,而这理性思考就是建立在感情真挚基础上的。
最后,在训练、交流的基础上,师生进一步明确微点评写作训练的结构模式:
材料概述 (抓住自己最有感触的)→提出观点(写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就事论事分析(针对材料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适度拓展分析(联系自身体验或现实分析,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照应开头)。
同时师生还一起明确了练笔中体现理性思考的“三要”:1.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2.要挖掘原因,分析理由;3.要综合比较,寻找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