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教育:现状、问题及提升路径

2019-01-31 01:37丛文君
职教通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成人仪式院校

丛文君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人礼”仪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对族内的青年男女所举行的仪式。通过成人仪式,标志着个体已经成年,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行使成年人的权利。[1]传统的成人仪式中最为典型的是汉族的“冠礼”和“笄礼”,通过服饰、头饰的改变标志着个体进入成年。作为成年预备者的教育仪式,个体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成年人”文化与未成年人文化的沟通,明确成年人的要求和行为规范,并将成年的角色特征进行内化。以此,个体的成人意识觉醒,责任感明确,“成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支配个体。对于当前的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这种成人意识、“成人观”则显得更为重要。在现代社会的今天,随着“中国梦”思想的不断推进,在诸多传统文化学者和民间人士的助力下,传统的成人礼仪式伴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在诸多高职院校兴起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这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成人”角色的认同和转换,提升其成人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的现状

成人仪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传统的成人仪式多以外在形象的改变或通过各种“残酷”的考验作为主要的标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人仪式开始大量涌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成人仪式也得以发展,这些仪式在过去传统仪式基础上,尊重传统、删繁就简、与时俱进,为传统成人礼仪式注入新的时代精神。针对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以学校为助力的成人仪式

这种形式的成人礼仪式由学校(院系)统一组织,大都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而举行。一般由校(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主持,主要包括奏国歌、升国旗,校长(院长)发表重要讲话,学生代表发言,学生集体宣誓等环节。如2007年9月16日,中国大学生(武汉)成人仪式首站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行,该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为2007年入校新生举办了成人仪式。2012年9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2012级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在宣城校区风雨操场举行。在其后的几年里,合肥工业大学几乎每年针对新生都要举行成人仪式。此外,也有高校针对所有大学生举行的成人仪式活动,主题鲜明而突出。如2013年5月4日,江苏省南通大学在其主校区举行2013“五四”表彰会暨“向梦想出发”成人仪式,两千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成人仪式,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勇于畅想青春梦,深刻理解中国梦,在追梦过程中懂得感恩、勇担责任。2017年12月8日下午,长江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举行以“文化引领价值”为主题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艺术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及551名2017级学生参加仪式。这些成人仪式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成人的意识,加强了责任感。

(二)以传统文化学者和民间人士助力的传统成人仪式

近年来,在一些传统文化学者和社会民间的公益组织、民间人士积极推动下,传统的成人仪式开始复兴。针对的对象则较为宽泛,凡是年满18岁的个体均可参加,其中不乏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比如,安徽省“亳州汉服”这一民间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经常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成年人身着汉服,举行成人仪式,其中有较多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这种成人仪式大都选择文庙或孔庙等地,一般以古代的“冠礼”和“笄礼”为原形,尊重传统、结合现代、删繁就简。如2014年8月23日,在长春文庙,26名少男少女身着汉服,通过行跪拜礼、加冠加髻、献礼等“复古”流程完成了成人礼。因为文庙、孔庙等地对外开放,结合旅游对个体进行成人仪式教育逐步盛行,主要突出仪式感,增强参礼者的历史感和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是以生日宴会或家庭聚会等形式进行的,选择生日或某一重要日子,宴请亲朋好友,以祝福的形式体现对个体的期望和要求,多以亲情为主。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有了蓬勃发展,但在系统性、普及性上,内容和形式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缺乏系统性、普及性,仅在部分学校体现

当前,成人仪式仅在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且主要在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展开,系统性、普及性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和当前管理者对高校成人仪式教育的重视力度有较大关系。近年来,成人仪式逐步兴起,但主要以中学生群体为主,受应试教育高考的影响,仅有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进行过正规的成人仪式。进入大学以后,成人仪式则较少体现。王北生等(2010)研究发现,在中国,每年大约有两千万左右的青年达到成人年龄,而每年参加过成人仪式的却只有五百万人左右。[2]江玥曈(2014)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通过媒体对成人仪式有一定了解,且有1/10的大学生对成人仪式毫无了解,甚至从未听闻。[3]这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对成人仪式的轻视有着必然的联系。

另一方面,这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点也有较大关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24万人,在校生2 685.54万人。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由此,高职教育在培育高、精、尖人才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因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知识技能教育的高度重视,相对忽略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发展,尤其是成人意识层面的教育,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较差,不懂感恩,责任感极度缺乏等诸多心理缺陷。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在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从目前举行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来看,大都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进行,“领导讲话”“学生发言”“一起宣誓”,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在内容的选取上,虽然部分学校选定主题,但内容单一,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流于形式的仪式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上无法深刻领悟成人仪式的真谛,在情感上难以共鸣,而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大学生对成人仪式的态度呈现消极应付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成人仪式的功能。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氛围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成人仪式教育虽然在各地蓬勃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制度层面、家庭层面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氛围。在制度层面来说,目前成人仪式并没有通过立法,仅确立了各地成人的节日或宣誓日,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在家庭层面来说,诸多家庭对大学生的成人仪式还缺乏高度认识。以生日宴会、家庭聚会等亲情为主的仪式中,“传统型”“溺爱型”家长还大量存在,致使大学生在家长和养育者面前始终是未成年人的角色。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教育的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大学生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仅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而且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因此,高职院校通过举行大学生成人仪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成人角色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自信、自立、自强则显得非常重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的状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三项措施。

(一)从管理者角度来说,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重视力度,将成人仪式纳入高校教育体系

追根溯源,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育的管理者首先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的重视力度,把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纳入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不但在仪式形式上给以重视,而且在内容上、结果评价体系上都要给予重视。具体来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视仪式的形式多样化。形式是仪式的重要前提,仪式通过形式得以表现和深入。多样化的形式在吸引、激发大学生的体验成人仪式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成人仪式的情感共鸣,领悟成人仪式的真谛。因此,作为管理者要从形式上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教育,尤其要注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打破以往的成人宣誓仪式的形式单一化,批判吸收传统仪式的精华,各个不同的高校可根据自身不同办学特点、院系特点、学生特点以及环境和时间特点,选定主题,丰富多彩且有效规范地举行成人仪式。以此,通过在仪式形式上的创新,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吸引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个仪式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共鸣情绪情感,促进成人仪式在心理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感染作用。

2.重视仪式的内容丰富化。社会转型、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们担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不但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技能,较强的生存技能,更需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素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法律意识、政治意识、独立意识和感恩意识。因此,在仪式的内容上,更要突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存教育、素质教育、感恩教育、独立教育、法律教育和政治教育。诸如,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仪式中可加入面临自然灾害、生命安全等生存技能,教育他们在独立地处理各种生活问题的同时体验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父母,锻炼良好心态,辨识是非善恶,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等等。管理者可根据不同的时段,拟定不同的主题内容,针对性举行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做到仪式内容的丰富化。

3.建立仪式结果的评价体系。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主要注重过程化,对于结果则没有太多的关注。通过评价体系能够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成人仪式的效果,从而激励管理者进一步改进仪式活动中的不足。笔者认为,在高校可成立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活动评价组织,参与者包括活动的主持者、组织者、教师以及学生等,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形式等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从而,“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二)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来说,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成人仪式教育

由于成人仪式大都流于形式,加之传统成人礼仪式的复苏,学生参与仪式往往基于好奇心理或形式主义。尤其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未能对成人仪式形成正确认识,由此伴随而生消极化情绪情感,表现在行为上则为消极应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人仪式效果不理想。态度决定一切,端正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动机功能。端正对成人仪式的态度,有益于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结构,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整个仪式过程的认知接受程度,避免产生形式上的认知错误。而端正的态度也会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成人仪式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更好地投入当前的仪式活动。H·C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变化需要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主要是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同化是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而只有在内化阶段,人们才能真正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4]所以,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要使其能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成人仪式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尝试:(1)通过宣传说服法端正态度,可以由辅导员或活动组织者来进行宣传成人仪式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也可以借助社会名人效应来进行宣传,如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9月举行成人仪式,请著名演员胡军前来助阵,达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2)通过行为参与法端正态度。主要通过高职院校大学生切身参与成人仪式活动中,唤醒其积极情绪情感,切身体会到成人仪式带来的正能量,由此改变对成人仪式的态度。这需要仪式活动的多元化和内容的丰富化。[5-6]

(三)从社会来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统一的网络体系

高校是实施成人仪式教育的主要实体,但同时也需要家庭的参与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虽然高职院校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以学校为主,但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还会持续。[7]因此,父母或其他养育者要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成人仪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独立意识。同时,在社会上设立成人仪式教育部门,通过网络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统一的网络体系。

猜你喜欢
成人仪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成人不自在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Un rite de passage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