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凤,李 静,刘晓霞,马文静,吴秀丽,刘歆军,赵晓蓓,高希春(通讯作者)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奔研究通过选取质量控制前后对1122例乳腺摄影图像质量的分析总结,规范操作,优化体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旨在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本组1122例受检者,548例为受检前的数量,574例为受检后的数量;参加检验的全部是女性;年龄29岁~80岁,平均年龄(44.19±14.64)岁。使用新引进的联影Umammo嫦娥全视野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系统(产品型号:uMammo590i),非晶硒探测器,AEC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大、中、小3种可倾斜压迫板。摄影体位: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位),必要时采用乳沟位、侧位等附加体位。
头尾位是乳腺常规体检选择的体位,其中涵盖乳腺的后侧的内侧边缘,可以将患者的胸大肌清晰的纳入到检验的范围内,CC位和MLO位摄像的后乳头长度应该严格的限制在1cm之内,并且要将腺体后面的乳房组织进行充分的现象,确保乳腺未下垂,乳头以切线位的位置进行显现,并且切忌不能够将皮肤的褶皱显现出来,但是,可以让切线上对的乳头显现,不能让其和乳腺发生重叠,左右两侧的乳腺CC位照片处于相对的位置,那么乳腺两侧的球星图像显现清楚未见伪影。
甲级片:符合全部诊断标准;乙级片:不符合的项目为1项;丙级片:不符合的项目为2项;废片:全不符合。
依赖于SPSS21.0实施实验中所有数据的计算,所得结果的表述和检验方式如下:计数资料为“%”和“χ2”,判定手段为P,当P<0.05时,表明统计学差异显著。
2.1 数字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前后摄影图像的病变显示率(见表1)
通过对影像致密影、微小钙化、粗钙化、肿块、结构扭曲、不对称致密影、皮肤、乳头影改变、腋下淋巴结增大等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后对微小钙化和结构扭曲的显示率均高于质量控制前乳腺摄影,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数字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前后对病变显示率的比较(例)
2.2 数字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前后摄影照射剂量比较(见表2)
表2 数字化乳腺摄影质量控制前后摄影照射剂量比较
2.3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质量控制前后钼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照及分析见表3.质量控制前后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敏感性和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质量控制前后钼靶结果的诊断效能
2.4 质量控制前后钼靶图像质量对比
质控前:甲级片率72.9%、乙级片率21.5%,丙级片率5.6%,废片率0;指控后:甲级片率95.7%、乙级片率3.2%,丙级片率1.2%,废片率0;甲级片、乙级片、丙级片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4 质量控制前后乳腺图像质量比较
乳腺X摄影技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得以广泛的使用,并在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公认为目前最为有效的乳腺检查方式,特别是对于超声及MRI不敏感的钙化型病变的诊断更加具有优势。尽管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digitalmammography,FFDM)技术同以往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诊断技术而言,在病理学变化的情况上,显现的更为直观,但是,事实上,众多的医学实验研究结果均证实,FFDM检查也难免会存在假阴假阳,进而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使用,对于患者诊断准确率的提升,价值明显。他可以让每一张检验所得的图片均可以完全符合诊断的香瓜要求,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