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1-30 02:24陈立群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双创海南校企

陈立群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发表讲话,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可以说,创新创业是各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旅游业是海南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创新创业给海南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海南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探索海南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策,对海南发展旅游创新创业极具意义。

一、海南培养旅游双创人才的意义

(一)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方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各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海南来说也不例外。而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培养旅游双创人才,可以为海南旅游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二)符合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发展需求

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对外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在这一背景下,海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会有新的高度。因此培养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符合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发展需求。

(三)符合培养现代化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随着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高和变化,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各种新态势,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迎来新的变革。因此,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旅游服务、管理知识外,还需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培养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符合培养现代化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以让学生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新趋势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意识不足

目前,海南各高校对培养旅游双创人才的意识还不足。首先,各高校旅游专业仍未将创新创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仍局限在传统服务、经营与管理范畴。其次,旅游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不足,缺乏在创新创业方向的继续学习和提升意识。最后,旅游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许多学生简单地认为开酒店、开旅行社才是创新创业,对创新创业缺乏认识、信心和热情。

(二)旅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不足

海南各高校不乏高层次旅游专业教师,但缺乏旅游创新创业专业教师。一方面,旅游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旅游专业教师致力于传统教学,缺乏旅游创新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目前海南高校负责创新创业培训的教师并非旅游专业,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未能从旅游专业角度切入,没有针对性。旅游专业是理论与实践性结合极强的专业,培养双创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丰富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教师,如果缺乏经验丰富、掌握学科前沿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很难推动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工作。

(三)旅游专业双创课程体系不完善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海南各高校也在不断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仍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与就业”等公共就业创业指导课为主。很多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仍未将创新创业纳入课程体系中来,专业知识没有和创新创业的思维、素质和能力有效结合。此外,学生在课堂所学理论大多是理论课程,教师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未能与时俱进,学生的创新创业策划、创意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并有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四)旅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不足

目前,海南高校旅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仍不完善,未编制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实践计划、考核与评价标准等,很难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对旅游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性评价。另外,各高校的旅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创新创业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和实施。

三、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视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背景下,旅游产业也有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无论是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对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认识:首先,通过海南文旅厅、教育厅、旅游人才培养创新联盟等开展宣传、讲座、竞赛等活动,推动各高校重视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其次,将创新创业要求纳入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让旅游专业教师有紧迫感,重视自身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最后,在学校内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如,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思维。

(二)建立健全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1.建立校企联盟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在旅游一线工作,不管是对旅游创新创业、旅游业的前沿动态还是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是十分清楚的。第一,高校应与旅游企业合作,搭建校企联盟平台,建立校企联盟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首先,邀请行业专家加入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中,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让行业专家到高校開展旅游创新创业的讲座、培训,甚至是授课。第二,通过校企联盟,建设校外创业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旅行社、景区、酒店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和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并由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建立校企联盟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盟,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培养双创人才的合作、创赢、共赢。

2.优化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缺乏是影响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第一,建立旅游双创教师激励机制,从绩效、经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保障旅游双创教师的利益。第二,选派旅游专业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学培训,掌握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的方法。第三,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掌握旅游前沿動态和旅游创新创业实践操作能力。第四,鼓励教师开展旅游双创教研教改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成果促进旅游创新创业。第五,从形象、气质、人格魅力、专业素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旅游双创教师素质,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形象。

(三)健全海南旅游专业双创课程体系

1.优化培养方案

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能力。因此,各高校应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首先,调研海南旅游创新创业的形势,并从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了解海南旅游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其次,邀请旅游企业创新创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尤其是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明确旅游创新创业的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再次,优化创业基础理论课程与旅游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比例。基础课程内容涵盖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类课程、创新创业精神类课程、创新创业素质类课程;旅游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则可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景区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最后,优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既要注重旅游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教授,又要兼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创业设计之外,还可以通过校企联盟平台,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的创业设计进行评鉴,并邀请省内外创新创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审。

2.创新教学模式

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旅游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又要注重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第一,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需根据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创新教学方法,将翻转课堂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综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第二,更新教学内容。旅游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实际上,教材从编写、出版到使用,经历三五年很普遍。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应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传授旅游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此外,通过校企联盟平台,邀请旅游创新创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创新创业资讯、知识。第三,强化实训、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开展课程单项模拟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另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自主组建团队实践创新创业;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

(四)完善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

1.完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要提高海南旅游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海南各高校应重视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设计、管理制度完善和质量评价严谨。对传统以理论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评价。鼓励旅游专业的学生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各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已有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学生参加比赛,可以检测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2.完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创新创业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和实施,和完善的保障机制密切相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旅游双创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第一,经费保障机制。对校企联盟、旅游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训和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第二,资源保障机制。从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咨询、校企联盟等方面保障旅游双创人才培养的资源。第三,制度保障机制。加强校企联盟、旅游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保障旅游双创人才有效培养。第四,质量保障机制。除了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各高校还应从质量保障上对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常态监控和定期评估,通过校企联盟平台,制定可行的人才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虽然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还存在不足之处,但只要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建立健全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健全海南旅游专业双创课程体系,完善海南旅游双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就可以培养出适应海南旅游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海南旅游新的发展契机。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双创海南校企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为海南停留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