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旅游专业是一个要求理论和实践融合度较高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师整体水平直接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过往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忽视了旅游专业师资整体水平能力的提升,很多旅游专业教师只注重教学模式、体系、内容创新,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试从教师主体、教师生涯发展、教学需求、校企合作等4个方面,通过制度改革和优化,实现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自我提升。
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师资队伍建设意义
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的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也即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加教师职称。拥有双职称。
我国第一次明确在政策中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需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201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年,教育部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要保证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训的时间,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以保障“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我国高职旅游“双师型”师资的现状及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可以理解为,既有教师资格能较好地、熟练地从事教学工作,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教师。
经过我国20多年来“双师型”建设的发展,我国“双师型”师资建设已逐步步入正轨,涌现了一批優秀的“双师型”教师。但纵观整体,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培养还没有完全达到高职院校办学和教学的根本要求,大多数教师从大学毕业就直接来到了高职院校任教,并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和经历。这部分教师拥有最新的理论知识,但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却达不到本行业的最新标准及要求。这样就造成了教师自身实践水平不足,直接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旅游“双师型”教师比其他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特殊性要求得更高,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课证合一,自身也需要考取从业资格证,胜任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这对旅游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很多旅游专业教师刚毕业就进入了高职院校任教,缺乏一线企业、旅游行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也未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多数是在任教后自行考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缓了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发展的脚步。
所以,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在建设路径、人才聘用及引进渠道进行“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教师生涯规划培养建设长效机制等与“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培养建设息息相关的因素上创新研究,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旅游专业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迫切需求。
三、国内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比
(一)不同国家的“双师型”教师的任职要求
①德国的高职学院教师须拥有硕士学位,两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及两年以上的师范类教育。②美国的高职院校对教师资格认定没有做硬性规定,多数学院要求教师通过正规的师范类教育,专职教师需达到硕士以上的学位,兼职教师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③英国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比较灵活,由学校自己决定,同时也不对教师资质有法律层面认定的要求,最低为学士学位。④法国的高职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职业资格证。最低要求为硕士以上学位,并同时要求拥有4年以上工作经验。属国家公务员。⑤澳大利亚每个学校对教师资格认定证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学院需有教育学士学位。有高水平职业资格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非常受青睐。
(二)国外“双师型”教师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
德国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工龄必须5年以上,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理论,持有教师职业合格证。德国高职的教师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通识课教师及理论课教师3种。理论和通识课教师通过资格考试即可,但实践课教师必须通过实践能力专业考试。
美国对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很高。职教教师必须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并通过实践环节和教育学院的专业培训。兼课教师需为本行业优秀的技术专家或工程师,也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实行“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证书制”。
日本的“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职业训练指导员”是一种职业资格,他们具有技术和教育双重能力。这类教师主要在职业高中、专修学校、短期大学及公共职业训练机构从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通过对以上不同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国外的“双师型”教师的资质准入要求不但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背景,更要求有3~5年以上的一线行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类型比国内的“双师型”教师类别分得更细、更具体,对每一科目的教师能力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把控;国外的“双师型”教师实实在在地具有“双证书”“双能力”,这对我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先进的做法和经验。
四、创新构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议
(一)以教师主体为本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有3个教师主体,分别是旅游管理专业专职教师、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政府部门官员及旅游学会科研机构人员。这3类人群对加强师资队伍的正规化建设非常重要。
1.旅游专业教师
学院可以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教师去企业担任一定的职务,主动向企业推荐教师参与管理。教师要不间断、有规律性地下企业,以丰富自身的专业能力,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变化和需求,从而不断迭新所授科目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这种教师的职业运行模式也称之为“洛桑教师的职业运行模式”。通过教室—饭店—教室的模式,全程性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使教师不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始终和行业、岗位接轨,保证了“洛桑模式”的生命力。
2.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
各省份旅游管理专业理应凭借地方优势、院校优势、专业优势从企业和饭店引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从企业中来,到高校中去。在企业及饭店工作的旅游管理行业精英不但掌握了最新的行业发展资讯,还掌握了本行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并同时因为工作接触的原因,拥有非常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产学研能力。如果引进此类人才来高校进行管理和教学,不但能发挥自身岗位、行业经验优势,还能带动本校原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师们的实践能力,更能深化校企合作,使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3.政府部门官员及旅游学会科研机构人员
主管旅游和饭店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不但负责该行业的监督和行业立法、管理和宏观调控,还负责行业整体营销、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是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引航灯。中国旅游研究院就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政策、难点问题、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承担专业人才培训、国内外旅游学术交流工作、旅游领域的高层人才培养等。高校如果能聘请到这种研究院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长期或短期担任学院专业发展顾问,定能以社会为基石、促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同时,通过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独特视角,可以不断完善和调整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更贴近市场,利用大树好乘凉,丰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以教师生涯规划发展为引领
1.教师评价晋升保障机制
高校人事部门应该创新建立新机制,保障“双师型”教师的权益,涵盖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方面。不但要与其他教师一视同仁,更要为有经验、有资质的、有特殊突出贡献的行业精英人才开绿灯,开辟特殊晋级通道,不要以保守的、老旧的评价方式和体系去评价“双师型”教师,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和优秀技术人才流失。以留住人才为先,以建设稳定的、优质的“双师型”旅游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改革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做好“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护身符。
2.教师内涵发展机制
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主动和其他高等学校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升学、培训等合作,为“双师型”教师深造、继续教育铺路搭桥,既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及内涵,也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三)以教师教学需求为出发点
1.建立教师技能培养实践平台
高校应和企业联合组建教师技能培养实践线上平台、教师技能培养实践线下平台。联合举办教师技能大赛等专业赛事,以培促建、以赛促建、以评促建,从多渠道、多方位、多手段来提升“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的技能操作能力。
2.建立不同院校“双师型”教师交流平台
国内、省内同类型的开设了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当结成“双师型”旅游教师发展建设联盟,采取学术讲座、特色课程培训、教学比武、行业交流会等形式进行线下交流学习。还可以依托“互联网+”的平台,打造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训线上平台,用视频学习、论坛交流、论文评选等方式进行线上共享资源及技能提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使县、市、省的旅游专业教师“双师型”专业技能基本达到平衡,也可以将某高职院校的特色做法、优秀的培养经验与同行们分享。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贴合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需求
从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了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难点、盲点及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培训、实践课程教研教改、实践课程教学比赛等活动,使实践教师在一系列针对性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企业助力保驾护航
1.加深校企合作
大力并高薪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及经验丰富的多种技术人才,依托专家、行家在本行业的资源优势,拓展校企合作的多种渠道,加深校企合作的各层次、各模块对接,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不但可以培养、优化高职“双师型”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还可以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共同培养,资格认证
进行科学规划,分批次、分层次、分岗位技能方向地开展校企合作教师培养。高校和企业共建师资实训基地,为教师们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及考核体系。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实践学习培训,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与有能力培养教师实践能力,助于颁发“双师型”技能资质的企业,深度合作,并建立长效的“双师型”旅游管理教师培养机制。
五、结语
如何在现有的“双师型”旅游专业教师建设的基础上,制定职业资质认证以及科学且完善的教师专业技能标准评价体系;創新并完善教师的薪资及聘用制度,实现教师“双渠道”晋升制度;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教师职前、职后的继续教育平台;加深校企合作,完善教师队伍,引进行业专家、科研人员等资深人士进高校共享行业最新资源,是我们需要探索与解决的长期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