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大潮奔腾,数字化转型热浪滚滚。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而是融合的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前海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学山
数字经济大潮奔腾,数字化转型热浪滚滚。当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了工业社会,在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科学技术有了充足的发展,材料、能源等科学的发现层出不穷。但是数字经济发展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是什么?为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什么样的问题是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先行解决的?我今天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一下今天大体可以总结出来的、有规律性的几个特点;第二部分,讲一下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问题。
首先,数字红利客观存在,而且确实有技术和经济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连接边界的城墙,大多数人已经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越來越多的部件将和网络相关。梅特卡夫定律作为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平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二个理论基础就是数据处理成本在持续降低,摩尔定律存在快50年了,对数据处理成本降低起着积极作用。
网络使我们有了广阔统一的视角,数据成本降低使我们有了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行者创造了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趋于零,所以数字红利确实存在,而且有着十分扎实的技术和经济基础。但是在这样的平台下,在边际成本趋于零的作用之下,我们看到了垄断的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如果一个统一的市场足够大,如果一种产品的边际成本趋于零,垄断是必然的,从经济的角度看没有任何疑问。
所以从时间上看,这几年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在通用领域数以百万计的创业者都尝尽了艰辛,我们不得不承认,垄断已经存在。所以从统计数字看,在2019年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经济的两个大板块,红色板块是美国,占了68%,这是市值,而蓝色板块是亚洲,占了28%,其中中国占了22%,剩余部分是欧洲和非洲,所以中国加美国占了90%,这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同时请大家注意,在2017年至2018年,垄断在继续加强。
再看其他领域,由于数字经济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想把数字红利复制到其他领域,但是有的领域发展十年了,或者七八年了,我们却没有看到它们像社交、网购、支付这样的领域一样阔步前进。这些领域本来可以享受数字红利,但为什么没有享受?是因为这些领域的发展还受很多因素制约,行业特征、制度特征、文化特征都是潜在的因素,这些因素决定着这些领域的发展。
下面要讲的这个问题,本来十分清楚,没有讨论的必要,但是很多人往往会忽略事实,就是数字经济的主体究竟是什么?联合国贸发会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和国内某研究机构做的数字经济的报告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是有可比性的。
数字经济的构成有两部分,其中最大的部分是产业数字化,而且增长速度快的也是产业数字化。2016年至2018年这三年,数字产业化的比重在数字经济中的比重,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比例下降。
数字产业化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数字产业化部分的主体是电信业、软件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占很小一部分。拼多多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典型,但是拼多多基于微信,没有微信就没有拼多多,微信基于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微信,互联网又基于电信的网络,没有电信的网络,就没有互联网。这就是为什么电信业、软件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非常重要。拼多多也是基于各位手里的手机,手机是工业产品,归属于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加硬件合成了手机的功能。
没有众多产业的协同,我们如何有数字经济?本来这个事情跟“1+1=2”一样清楚,但是在实际的认识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当然产业数字化是主体,比产业总量更重要的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使每个产业、每个领域、每个企业、每条生产线在此过程中得到逐步优化发展,从今天走向未来。
所以我们说,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而是融合的经济。这跟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是完全不同的,工业经济对于农业的要求就是农产品、劳动力和土地,而数字经济不仅需要这些东西,更需要工业的基础、技术、知识和经验,否则数字经济是不存在的,这跟之前提到的历史转变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数字经济是融合的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
结论很简单,数字化转型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问题需要求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字化转型。
在工业经济阶段,我们大体上把材料的属性、物理特征探索清楚了,但是今天我们是不是把数字是什么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展。无论是数字时代、经济时代、智慧时代,名字叫什么没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搞清楚数字的属性,就会走弯路。
(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