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婷
摘 要 近些年有关教师的负面新闻不断,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国教师职业素养存在明显的纵向与横向的分层现象。正确对待此类问题,国家应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社会应增强对儿童幼小阶段发展的认识;教师除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专门的教育素养训练,懂得教书育人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职业素养 幼小发展 教师专业性 教师入职门槛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1月是一个让无数中国家长揪心的一个月。上海携程幼儿园教师殴打孩子、强喂幼儿芥末的视频刚刚曝光,不到半个月后,性质更为恶劣的红黄蓝幼儿园幼儿遭遇教师打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的事件再次曝光,引起社会哗然。在21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各类教育体系渐趋完备,但作为“祖国花朵”的幼儿竟被如此虐待!我们心疼孩子遭遇的同时,不免思考此类事件背后的现实根源。
1教师职业素养的纵向分层
虐童事件层出不穷,显示出我国教育体系中教师职业素养的纵向分层现象,即高低年级教师素质不一。虐童事件往往发生在孩子幼儿或小学阶段,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孩子涉世未深,还未形成独立的人格,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缺乏,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幼小阶段的教师职业素养普遍偏低。这在中国是具有现实依据的:我国教师入职门槛,从幼儿园到大学逐级提高,包括但不仅限于学历、各类资格证书,与之相随的是工资福利的逐级递增,也就是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通常就留在高年级任教,她们的工资福利相对来说也是最好的,那么留下来担任学生幼小阶段教师的人,一般来说就是教师群体中学历、素养较低的那部分。
我国许多幼儿教师只需要初中毕业,经过3年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或职业院校的专业学习,就可以到幼儿园工作了;本科生毕业可以教小学,好一些的大学毕业还可以教初中,想当高中教师就必须要研究生学历了。长此以往,在社会也形成了某种共识:优秀的教育人才必然是要教高年级的。那么低年级的教师怎么会不明白社会对她们的定位呢?再加上较低的工资福利,那她们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又能有多高呢?这形成了一个恶循环。
2教师职业素养的横向分层
我国教师的职业素养除了纵向分层,还存在严重的横向分层现象,即同级教师素质不一。这其中存在个人原因,但更多的是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成绩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就存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片面关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高度要求,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高度重视,却也因此常常忽视了教师教育素养的高低。社会认为只要成绩好学历高的人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通过放开教师准入大门,高校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只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就有资格成为教师。于是有些师范生也对教师教育课程采取轻蔑态度,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就可以教好书了。这是对教师专业性的误判!教师除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专门的教育素养训练,懂得教书育人的意义;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懂得各种研究学生的方法;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而每一个教师想到达成这样的目标,都是要经过专业的教学培训:从教师专业发展入门到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中学教育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学习的逐级提升,每学期一次的教师技能达标测试,学习后期到中学进行见习、实习的实践,如此一连串下来,师范生培养模式才能完成。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即使教师本人学科专业素养极高,若是不能教会学生学习,也只是枉然。而现实中也确实有许多这样的老师,对教育缺乏敬畏之心,不会教却也不愿去学,教师职业浑浑噩噩,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负担。
3建议与意见
社会应正确看待孩子幼小阶段的成長,就像马云呼吁全世界国家和政府的教育资源向幼儿园小学等基础教育倾斜,“一个国家过度把资源放在大学研究生,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幼小阶段是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认识世界,他对世界的探索兴趣开始萌生,个性开始彰显,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也是在这个时候学习了最基本的“听写读”,这些都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此,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十分有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扮演的是一个重要的引导者角色,她通过启蒙教育使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通过启发鼓励来培育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试问,地基若是打得不牢,高楼大厦怎么建得起来?
国家应提高教师入职门槛,特别是幼小教师的入职门槛,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教师除了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懂得教书育人的意义,要把教育看作是一项终生的事业,而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毕竟教师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教师的工作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孩子的创造力充满信心,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参考文献
[1] 李建群.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探析——由虐童事件引发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2] 乌云特娜.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应具备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养[J].外国教育研究,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