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星
前年秋天的一天,独居老人何伯吃过早餐后来到河堤上散步,发现在前面一棵树下正围着一群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走上前一看,原来是某保健品公司的促销人员在搞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大伙被哄得乐呵呵。一个小伙子看见何伯后便上前牵着何伯的手,亲切地介绍自己叫小肖,是某保健品公司的促销员,只要去工作人员那边登记一下信息,就可以免费领取公司一个疗程的产品,无需任何费用。后续公司还会根据何伯登记的信息为他免费安排一次体验课和一些活动,所有费用由公司全包。原本站在身旁的一位老人家凑上前,激动地说:“没错,我前两个月就参加过一次他们公司组织的活动,可开心了,包吃包玩,包车接送,所以这次我继续报名参加,你也来啊,人多才热闹。”在小肖的鼓动下,何伯心动了,在信息表上填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领着赠送的保健品回家了。
三天过去了,就在何伯都快把这件事忘记时,他的手机响了:“喂,请问是何叔叔吗?我是小肖,您还记得我吗?我们公司将在本周六安排一次体验活动,到时候我们会有专车和专人到您家楼下接您,暂定时间为周六早上七点,期待能够与何叔叔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到了约定的时间,来接何伯的正是那天的促销员小肖。小肖来到何伯家门口,扶何伯下楼梯,坐上专车,一路上不仅关心何伯吃了早餐没,睡没睡好,还提到上次公司赠送的保健品功效如何。到了车上,何伯发现许多熟悉或者素未谋面的面孔,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似乎见到的都是“老熟人”。在小肖的带动下,一车子的老人很快打成一片,他们有的聊日常,有的聊菜价,还有的抱怨儿子儿媳太忙,没时间陪自己……最后,车子停在了一家星级酒店门前,下车时每一位老人家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陪着:撑伞、送水、扇扇子,服务无微不至,还侧耳倾听老人家的絮絮念叨,为他们介绍活动安排。工作人员安排何伯一行人来到一间会议室,由“专家”为他们详细讲解公司的保健产品,中间穿插一些有奖抽答活动吸引何伯他们的注意力,旁边的小伙子小姑娘在耳边也很有耐心地给老人灌输保健知识,告诉他们“买保健产品,就是买健康,买长寿”的理念,不少老人家买了几个疗程的保健产品,花了数千元乃至数万元。接下来,午餐時间,那些小伙子小姑娘同样在何伯他们身边细心伺候,夹菜,盛饭。午休过后,各种文艺节目让何伯一行人流连忘返。节目的最后,活动的负责人还透露道:“下次还会针对老顾客安排其他有趣的活动,喜欢这趟旅程的不妨试试我们公司的保健品,相信一个疗程下来你的生活会有很大的改善。”就这样,在回程路上,每位老人手上无不是提着大包小包。何伯在小肖的引导下也买了两个疗程的保健品,花了6000元。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小肖就像家庭医生般时不时打电话给何伯,陪他聊天、推销新的保健品。两年下来,何伯家里增添了不少各种功效的保健品,一些甚至过了保质期还没吃完,何伯的退休金大多花费在购买保健品上。
事实上,何伯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多老年人的缩影。鉴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子女忙于工作、应酬,家里的老人常独居一处,一人四堵墙,缺少可以聊天谈话的对象。子女们总以为每个月定期给父母生活费,让他们自己买喜欢吃的和穿的,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样就尽孝了。其实,他们缺的不光是物质生活保障,更多欠缺的是精神慰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老年人从社会回归到家庭,从忙碌型的上班生活转变为休闲型的退休生活,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加上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方面机能容易出现毛病,孤独、焦虑、猜疑等各种心理容易出现,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关怀和慰藉,而不单单是物质保障。像何伯这样的老年人,为什么愿意花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钱购买所谓的保健品?难道他们真的是老糊涂了?还是说他们成功被洗脑了,一次又一次地上当?仔细一想,不难发现:他们只是掉进了温柔陷阱,抵挡不了亲情牌的销售策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欠缺的朋友相伴、晚辈关怀和被需要的自我感觉,在保健产品的销售服务中均可强烈感受到,以致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购买保健品。本质上,他们购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关爱,一种令他们身心愉悦的精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