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
毫无疑问,《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一次宣传是透支行为,明明知道观众要买的是一个实用工具,但偏偏卖给他们一件艺术品,既不好用,也没处摆放,属于商业上的急功近利。
但《地球》就真的很差吗?显然又不是,事实上甚至和《路边野餐》相比,这也是一部很通俗的电影,观众的不买账,大概是在于导演的处理和他们的习惯相差太大。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地球》,我会说这是导演毕赣对于记忆的把玩,前半段碎片化地把记忆与现实呈现给你看,后半段再把这些元素打散,分解到一个所谓的梦境里去。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游戏,有着华语导演难得的导演意识,毕赣在自己的系统里形成了一个闭环,而这也恰巧对应了其记忆与梦境的主题,在这方面,毕赣走在了大多数华语导演的前面。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执行力甚至想象力的不足,拿最后那个一个多小时的3D长镜头为例,其空中飞行以及旋转房间的镜头设计让人感觉是几十年前的土法炼钢办法,本应有的视觉冲击力大打折扣。
所以说,这实际上是一部不成功的好作品,而不是烂片,不是吗?
十二年前,黄觉的好朋友白猫被左宏元被杀,于是他决定报仇,可就在这过程中,他和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相爱了,两人逃无可逃,黄觉只好杀了左宏元远走他乡。
十二年后,黄觉回到家乡寻找万绮雯,未果,在梦里,他把一切打乱了重新演绎了一遍……
照片是黄觉的母亲,绿色衣服,没有面孔,也正是这张照片牵连起了黄觉对于汤唯的感情,才有了许多年前的那一段故事。
无论是万绮雯还是陈慧娴都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符号,它给观众一种心理提示,真真假假不必那么较真,可大多数观众显然接收不到这样的提示。
扑克牌是白猫之死的重要线索,它提示了白猫被杀的原因,同时又在梦境出现。
绿皮书里提到最突出的一点是旋转的房子,这是为电影的结尾做铺垫,而这个铺垫在电影里出现了多次。
从夏天的野柚子,到野柚子歌厅,这大概是毕赣的某种记忆,贯穿了整部电影。
夢境的第一个人是会打乒乓球的孩子,你可以发现这其实是黄觉孩子和白猫的混合体,这一种混合也是提示观众下面各种交织的信号。
电影中第一次出现监狱是写实,第二次则带有象征的意思了,所谓记忆的监狱,困于其中,逃不出来,这也是最后那个3D长镜头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