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慧 李和平
摘 要:在農业产业化扶贫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致使贫困地区的扶贫绩效逐渐走低。而社会资本理论恰巧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所以引进社会资本的视角和思想,为农民与国家之间搭建一座信任合作的桥梁。仅以社会资本视角来对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精准扶贫
0 引言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家也开始更加注重农村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但因思想认识不足和实际情况的阻碍,使得工作难以开展。因此,通过社会资本重新建立社会信任、明确政府角色定位等途径重构社会资本,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注入崭新的思维与活力。
1 社会资本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网络和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及相互信赖的规范。农业产业化的实行离不开农民,而社会资本论恰好为农民和国家提供了信任的理念支撑,提供了施行所需的精神力量和制度要求,调动了农民搭建与国家之间信任的桥梁积极性[1]。贫困地区农民对于农业产业化认识的薄弱和参与意识的滞后,这些都在要求社会资本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扶贫政策的推行离不开密切的交流,而交流过程中的相互认同、宽容和理解,这些正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发现,农业产业化的扶贫与社会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一种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走上发展的道路[2]。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产业化扶贫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3 农业产业化脱贫的措施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现在仍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以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农民始终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因为农民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农业产业化脱贫成为了目前待完成的重要项目。
3.1 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因为某些地区偏远和文化教育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政策难以推行。作为政府可以组建农业产业化知识的培训班,请专业的农业人员给农民讲解农业产业化知识,使农民从思想上接受农业产业化的改革[3]。同时,要让农民了解资本的基本理念,提升思想境界,追求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行过程中,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真正的给予农民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
3.2 信息化助力农业产业化
虽然我国的贫困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贫困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鉴于目前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需求,政府可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的改革,再建扶贫模式,增进精准扶贫新成效[4]。比如落后山区,由于交通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扶贫工作难以开展,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这时就可积极探索信息化帮扶模式,依靠网络的力量,将政府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工作重点传输过去,还可通过网络与外界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同时要提高政府扶贫的工作效率,增加贫困群体自主权,建立紧密型社会资本, 促进政府农业产业化扶贫治理能力及扶贫绩效的提升,达到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政策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农业产业化脱贫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益处。社会资本理念中的信任与合作是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石,但是,放眼当前农业产业化的推行情况就可以得出,农民普遍缺乏对社会资本传递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精神。因此,农业产业化势必要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胜强.多维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战略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7(12):146-150.
[2] 杨龙,李萌.贫困地区农户的致贫原因与机理—兼论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3-40.
[3] 左停,赵梦媛,金菁.路径、机理与创新:社会保障促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2.
[4] 莫光辉,张玉雪.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十[J].理论与改革,2017(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