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不仅仅是“同情”之义
——《〈指南录〉后序》的教学解读

2019-01-30 15:28余孝忠
中学语文 2019年18期
关键词:来者文天祥同情

余孝忠

当读到《〈指南录〉后序》第六段末句——“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并由此读罢其后的第七段,我清晰地感知到伟岸的人物那“如同日月星辰,在历史的苍穹永远发光” 的形象, 感知到思想的先驱那“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的精神,更感知到编者将它列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第一版块“烈士的抉择”第一篇,以旨在理解“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并进而实现“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理念的“有意义”。

但是,实现这“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却不免让人唏嘘。 当然只在于文本“言”的教学加之文本之外“标签式” 的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理解自然是不在本文探讨之列的。 我所唏嘘的是那些深切理解这第六段末句为“文眼”的教学设计或文章,它们要么着意于“志”,直接或间接引至“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的“义”,进而直达文旨理解;要么着意于“悲”,直指其于九死一生的经历之“痛”,并由此理解“一个悲剧英雄”“伟大人格闪耀的光辉” ……在我看来, 这样的“意义”揭示似乎都太过直接!

究其根本, 便在于它们并没有很好地看到对末句的“悲”字所作的注释。 而看到并用好这个注释,足以让这个“有意义”走向“有意思”。

第一,“悲”者,“同情”也。

片断呈现:

师:作者为什么要结集《指南录》并写这篇序文以记之?请速读全文,找出原话回答。

生:(速读)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师:“来者”指谁?

生:(习惯性找到文下注释)后世的人。

师:“悲”什么意思?

生:(习惯性找到文下注释)思念,同情。

师:在你的印象里,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爱国者。

生:慷慨激昂的人。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众笑)

师: 那他为什么要叫后世的人同情他呢?“悲”有“同情”的词义么?

当学生的思维被这个看似与印象中的文天祥形象大相径庭的理解“搅动”起来,于是《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手册》《新华大字典》 等工具书便被他们翻得哗哗直响, 已学过的文言文被他们从记忆深处翻起——“悲是形声字,心为形,非为声。 本义是伤心、哀痛,引申指同情、怜悯”“一般有三种词义:一是悲哀、伤心,二是同情、怜悯,三是怅念、悲叹”“初中课文里没学过解释为‘同情’的‘悲’,都是解释为‘悲伤、伤心’的;试卷里好像做过,有一篇《捕蛇者说》里有‘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我为同学们鼓掌加油,但是,我继续把“糊涂”一装到底。 我接着提出问题——即便“悲”有“同情”之意,但是,文天祥何以要后世之人“同情”? (看同学们陷入沉思,我略作提示)来,我们分分工,第一组第一段……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字背后所能反映的“同情”……

当诸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等被同学们一一找到,当“是年夏五”作者处境艰难之背景被老师补充而出,那种孤掌难鸣、不被理解、屡被疑降、九死一生、知不可为的“悲”及其“有意思”的“同情”之意便不由中来!

第二,“悲”者,何止乎“同情”?

我们看到,在文本的前四段,作者叙述了自己从出使前到脱逃回的全过程,其中出使前的“一言难尽”,使元时的“死有余僇”,脱逃时的“九死一生”,真州时的“痛失机会”,多少事欲说还休,意沉郁非干生死!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 所以,作为过渡性语句,第五段段首的一声“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将这份令后世之人的“思念、同情”一览无余。

那么, 还有必要再用整整一个段落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状写二十余个“死”来表现这份情感?

张玉连老师说:“之所以要这样写,一是交代行程,有案可稽,自明始终没有屈服变节,亦非贪生怕死;二是为了曲折地博取世人同情……为自己留下一份自辩状。 ”我倒认为恰恰相反,这岂不正是“九死一生的经历,不止不休的情怀”的激越表达? 接下去的表明自己患难之时明心见性、昭若日月的诗卷补叙,岂能不为后世之人见此伤惋悲叹?

联系学生提及的《捕蛇者说》。 在第二段作者表达对蒋氏满满的“同情”之后,第四段再次出现“悲”字:“余闻而愈悲……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这里的“悲”照应前者,亦有“同情”之意,岂不更有“为……悲叹”之情?而在《〈指南录〉后序》第六段末的这一文眼句中,这个“悲”字,岂不同样有“为……悲叹”的强烈思想感情的抒发? 让文家乃至其他的后世之人知道自己当时的遭遇而生“同情”应该非是作者深意,知道自己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知其不可仍以百倍忠诚而为之,则足见其内心的沉郁,于是,在写毕诗序之后再写“后序”,这里边的托付后事、表明心志的悲怆便油然而生了。

“为……悲叹”,这样的“悲”的释义,是不是更见意味,而竟已直抵“同情”之上的人物内心深处的“悲痛”和知之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三,“悲”者,末路英雄的赞歌与一声长叹!

如果说他的遭遇值得后世之人“同情”,他的情怀足以让后世之人“为之悲叹”,那么,他的“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之“志”呢? 作者何竟至以“悲”为之定旨?

“呜呼!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文章第七段以这样的一个设问引入, 追求自己侥幸生还的意义所在。 这既是一个总领全段的纲领性文句,更是作者侥幸生还后抒写自己报国心志的起笔, 是对首段国事危急时小我还是大我、羁縻北营时抗争还是妥协、辗转脱逃时生存还是死亡的一次总结性回答——侥幸存活了,我绝不会再求偷生, 我将义无反顾地选择战斗! ——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

此时此刻, 这个承接起第七段表明自己报国之志的句子——“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这里的“悲”才是他“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希望“照亮前行的路”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表现!

“有意义”应该是这个时候才得以主旨升华而出的。

然而,这样的“志”能否顺利实现? 如果可以,何以要“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何以须“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何以说“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之所矣”?何以竟一再地“复何憾哉”?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悲”,就既有作为伟大人物家国天下,铁肩担道的“于无声处听惊雷”,更有作为悲剧人物浩然无怍、人生无憾的“尽人事,听天命,毫无怨言;知不可,尚担当,问心无愧”!

所以,把“悲”字落点在文天祥的痛苦遭遇之后,则足以“思念、同情”;把“悲”字落点在文天祥痛定思痛的生命反思之后,则足以“为……悲叹”。 然而,如果把“悲”字落点在文天祥报国心志抒发之后,则这时的“为……悲叹”则足以让我们更读出“痛苦”之外的“赞叹”和“一声叹息”!

吴永忠老师说:“文言注释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解释,更是对文本的细读与挖掘。 ”所以,这里的“悲”的注释如果能够给提供“思念、同情”或“为……悲叹”等不同的这样一些理解(或者反映在课后的“文本研习”中),这对于理解“号角,为你长鸣”的价值意义将更“有意义”,对于我们的高中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 等核心素养形成也必将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来者文天祥同情
后有来者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正气文天祥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高中语文教材选取古代作品目的再认识
不该有的同情
往者不可谏
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