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研究
君、臣、民的权力分割:韩愈的政治思想
刘真伦(1.7)
论林纾对韩愈之认同与接受
王 婷(1.13)
文以载道——唐宋科举士人参与政治的投名状
郭树伟(3.1)
韩愈与鲁迅:中华文化思想史上的千年契合
张弘韬(4.14)
论韩愈反佛的佛教因素
李格香(4.20)
韩、柳与中唐春秋学(上)
——韩、柳比较研究
刘真伦(6.1)
韩愈文章对《庄子》的接受
苏 欢(6.10)
道文化研究
论庄子思想的多元包容性
王耀辉(1.18)
《庄子》中的“马”意象及其文艺影响
王诗瑶(1.23)
孙鑛《评王弼注老子》研究
王福琳(1.29)
《影》与张艺谋导演的道家哲学呈现
张宪华(3.6)
庄子之贫富观刍议
张春梅(3.9)
“反者,道之动”:老子的受众观念系统考察
谢清果,潘 鹤(4.24)
《全宋文》《老》学序跋补遗六则
杨秀礼,李亚欢(4.33)
洗心子内丹生命哲学思想概论
丁常春,吴振亚(6.17)
构建庄子休闲哲学的可行性研究
孙文静(6.22)
周口作家群研究
历史从未远离
——论墨白的《来访的陌生人》与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
杨文臣(1.33)
感性的文笔 智性的传达
——晴月系列长篇小说《晴月殇》论
任 动(1.37)
论墨白小说的底层叙事
孟令花(3.13)
质朴温润的生命册
——解读刘庆邦的《我就是我母亲》
秦楠楠,杜 昆(3.18)
乡土意识 整体视野 多维观照
——评任动专著《特色文化品牌周口作家群》
刘成勇(3.22)
“非典型”官场叙事中的时代忧思
——论邵丽“挂职系列”小说中的基层政治生态批判
刘宏志(4.39)
论飞鸟小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
朱刘霞(4.43)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邵丽访谈
张 莉,邵 丽(6.40)
邵丽小说的婚恋叙事主题探析
张旭东(6.48)
我的写作及其他
邵 丽(6.53)
乡村问题研究
农村社区服务:体制演进与供给类型
罗 峰,王振宇(1.42)
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多元模式:回顾与前瞻
李 丹,申端锋(1.49)
基于内外部双重视角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综述
张巧巧,陈 涛(3.27)
精准扶贫决策行为的输入与输出问题研究
孙金菊(3.32)
清晰的认知与防御性认同:跨国婚姻女性移民的
身份意识研究——基于鄂东北山区越南女性的调查
郑 进(3.38)
从家国主义、策略主义到理性主义的乡政村治
张新文,高 啸(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中公民环境意识提升研究
——以湖北省的实践为例
储著斌(4.7)
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侣传振(6.28)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返乡治村的内在逻辑及多重效应
——以J市为例
宁 晶(6.35)
文学研究
从学者到诗人:初唐宫廷文学人才文化身份的转变
卢 娇(1.55)
新见佚文佚信与朱湘生平考述
司真真(1.60)
从梦境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位一体”观
——窥见梦境中的“他者”
李志艳,蒋好霜(1.64)
《艾利,狂热者》的空间叙事与“后异化”主题关系研究
侯 霞(1.69)
崇高又滑稽的堂吉诃德:圣徒与骑士的结合体
熊 翠(1.74)
中唐诗人谁继陶?
严 明(3.44)
论陆时雍的陶诗批评
王 征(3.50)
论陶渊明赠答诗之“个性自足”
刘 坤(3.54)
论《论语》对陶渊明君子人格的影响
杨婷婷(3.60)
余华长篇小说中的民俗叙事
董明明(3.64)
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创作的“贝克特特征”
——《萨特里》和《莫菲》的互文性关系
魏新俊(3.69)
论维兹诺《自由的恶作剧者》中国情结悖论
高 天,李施文(3.76)
秋之礼赞
——论济慈《秋颂》之美
康佳佳,杨 臻(3.82)
伍子胥“忠吴说”考述
——兼论先秦时期忠君观念
苗江磊(4.46)
论《古今和歌集》中的“菊”意象
——从中日比较文学的角度
安佰洁(4.50)
跨文化视角下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对民族
特色文化的处理
石红梅(4.54)
为文学赢得发疯的权利
——浅议《马尔多罗之歌》中的解构主义因子
向天渊,张 淼(6.57)
空间批评视角下《地下铁道》中黑人女性的逃离与追寻
刘 冉(6.61)
语言学研究
新兴极性程度构式“X得(的)不要不要的”探析
冀 娜(1.78)
目的论视域下的非遗工艺翻译
邱夏子(1.83)
归化异化视角下中国原创网游文化词的英译
——以《剑侠情缘3》的文化词为例
张 义,高梦迪(3.85)
儿童文学的误读及译者的操纵
——从生态翻译学看《十五小豪杰》在中国的译介
齐 蕊,班 璨,王雨奇(3.89)
批评语用学解构下《海的女儿》及其语用导正之探索
邓 欢(3.94)
双音复合词与双音短语的界域与关系
赵 莹,杨绪明(4.57)
高校官微语言的顺应特征及其规范引导策略
陈长旭(4.62)
安乐哲过程哲学翻译思想研究
——以安译《中庸》为例
朱 萍(4.67)
试论《阿Q正传》中的反讽翻译
李俊芳(4.71)
基于语料库的“Ghost”语义韵对比研究
——以小说《歌剧魅影》为例
伍晓飞(4.75)
汉语“父亲”称谓类型考察
王玲玲(6.66)
篇际互文性视角下官方新闻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
——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蒋 颖(6.71)
哲学·历史·社会·政治学研究
从生生到人本:从复卦的诠释演变看儒家的人文情怀
张 驰(1.88)
《中庸》“诚”的伦理学依据及其意义
黄元元(1.93)
三十余年来中国公众史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师永伟(1.97)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探析
柯 楠(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库移民与政治动员研究
——以丹江口水库淅川县移民动员为例
化世太(3.102)
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三大方法论原则
王言胜(4.101)
张伯驹年谱简编
张恩岭,王丽歌(4.154)
论民国时期的书法展览
苏全有(6.76)
十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变迁问题研究述评
于文善,潘 杰,黄晶慧(6.80)
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
彭定萍(6.87)
法学研究
论刑法中的明知
刘德法,魏璐瑶(1.102)
论夫妻之间的救助义务
王振静,李正梅(1.109)
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完善
杨 磊,李 静(1.113)
土地确权纠纷成因及解决机制探析
王立云(1.116)
持有型犯罪立法的检讨及完善对策
王利宾(3.108)
思危与守正:人工智能介入司法领域的路径依赖
——以程序思维与技术认知为切入点
马军杰,李士得,杨 睿(3.114)
新型存房业务法律关系分析和风险防范
王慕蕴,赵 伊(3.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环境法治的新阶段
侯 芳(4.79)
中日环境刑法之比较研究
郭 佳(4.84)
法治中国视域下法律实施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李美鑫(4.89)
扩张与限制:检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
余怡然(4.93)
侦查切入点的选择探析
苑景惠,李培玲(4.98)
民间规范价值研究的方法、现状及问题
李 杰(6.96)
中德个人信息保护路径的比较法考察
夏 平(6.101)
论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新《公务员法》关于
处分制度的修订
陈 阳,闫亚新(6.107)
留置措施的权力属性界定
吕鑫达(6.111)
论瑕疵裁判的救济
李一鑫(6.118)
经济·管理研究
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河南省人才支撑问题研究
冷元元(1.121)
欠发达地区景区边缘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
——以驻马店嵖岈山景区为例
文 斌(1.126)
基于G/S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研究
陈永光(3.124)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
夏 璐(3.130)
新常态下高管团队运作过程对战略决策绩效的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刘喜怀(4.105)
乡村产业带动小农户富裕的路径研究
李晓艳(4.112)
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王改丽(4.120)
新时代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评价
阮云胜(6.92)
教育·教学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以河南省高校为例
韩东云(1.130)
辅导员专业化研究
——以某地方本科高校辅导员个体专业化为例
张苏峰(1.134)
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三个“必须”转化
谢平振(1.140)
“一带一路”视域下河南地方本科院校人文交流模式
与路径探析
李 珂(1.145)
基于BOPPPS模式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
王 旭(1.150)
地方高校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策略研究
黄宝权(3.135)
我国工读教育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黄延峰(3.139)
转向与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思考
吴晓利(3.143)
高校创业教育与学前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
——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的视角
李紫阳(3.146)
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张香莉,范珍珍(3.150)
VR式模拟法庭:对模拟法庭的一种社会学改良
王鹏祥,陈军峰(4.125)
技术哲学视角下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理想探究
——以电子书包为例
马运朋(4.130)
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困境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彭文婷(4.136)
以发展翻译能力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研究
赵 俊(4.142)
焦点与前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徐建飞(6.122)
心理资本开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李雅歌(6.131)
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党团共建模式初探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王迤冉(6.137)
“互联网+”时代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周效章(6.141)
基于FCE高校手风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余 冰(6.146)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李荣华(6.149)
新闻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传播研究
——基于“议程设置”的理论视角
王 彦(1.153)
艺术研究
砀山唢呐的艺术特征探析
周 颖(3.153)
中原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河南越调受众研究
李 磊(4.146)
何海霞长安时期艺术转型影响因素与创作研究
何宇婧(4.150)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滨戏的历史流变与传承发展
刘丽杉(6.153)
数学及其应用
两台机器流水作业在序列错位下最小化最大
完工时间重新排序
慕运动, 王丹丹(2.1)
一类猝变动力的混沌与Hopf分支分析(英)
白 梅(2.6)
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处理
魏红燕(2.11)
因果图和BP网络的地铁门系统可靠性分析
杨艺果(2.16)
关于Catalan三角数的一些高次组合恒等式
贺莘东(2.20)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求解随机变分不等式
张小娟(2.25)
Ramanujan立体和连分数倒数的2-剖分的证明
熊亚丽(2.28)
中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现状探析
吴景珠,邢秀芝(2.32)
高师生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知调查
刘广军,田 冲,尹翠蛟,王永亮(2.35)
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
杨建辉(2.38)
Toeplitz方程组的反称化快速算法
王 健,任国恒,李 姗(5.1)
中线定理及重心性质的统一形式
滕 旭(5.4)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低碳经济测度模型
魏红燕(5.8)
基于FAHP与灰色综合分析法的城市环保评价
何 争(5.14)
基于复制动态的企业合作创新演化博弈分析
左俊梅(5.19)
灰色模型在新疆地区包虫病流行预测中的应用
马 霞,陈 娜,刑青红,原锦涛(5.26)
一类修正的DL共轭梯度法
谢 丽(5.31)
仿凸集在线性空间中的若干性质
汪文意,李雪霜(5.36)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密度的求解技巧探讨
阮传同,谭 伟(5.39)
物理学与工程技术
一种 CMOS工艺的ATC芯片的设计
周子昂,徐 坤,吴定允(2.41)
零色散波长抖动对宽带双泵浦光纤参量放大器
增益谱的影响
赵琳琳,王高亮(2.46)
基于STC89C51的智能晾衣架设计与实践
梁英波(2.50)
基于CASS软件的四种土方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高 珊,朱 翊(2.53)
基于参数化建模的桥式起重机有限元分析
周永升, 许彩云, 王 强(2.56)
SnO2纳米线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水分解性能研究
孟 明, 秦 楠, 潘雯雅, 江慧芳,黄明霞,王林娜(5.42)
采煤机螺旋滚筒性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高 珊,田 震,赵丽娟(5.45)
基于FPGA的HDB3码编译码设计
杨 湲(5.5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嵌入式系统课程群
研究与实践
周子昂,徐 坤,贺娅莉(5.53)
指针式仪表数值识别方法
王 涛,刘思邦(5.57)
化学与化工
多元共治视角下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模式探究
徐 玺,轩梓翰(2.59)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不同版本教科书编排异同点的对比分析
周 娟,郭 蒙,苑乃香,贾江波,张新磊(2.65)
一种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洪胜利,褚 彬,郝梦婷,肖利娜(5.62)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无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
薛 艳,侯志强(5.67)
生命科学
钙对废电池浸出液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锦慧,张佳媛(2.69)
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陈 璨,常云霞,王红星,陈 龙,李淑梅(2.74)
“互联网+”背景下生物专业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许 敏(2.78)
不同农药对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毒性的研究
周 琳,潘晓燕(5.70)
微生物DNA提取通用试剂盒的研究
张 杰,李 研,杨 琳,李新欣,赵 新,候珺淇,代振玉(5.74)
计算机技术
基于交互式技术的皖南版画数字化模拟合成方法研究
张高奇(2.81)
运动训练对脑电波信号的影响建模分析
张晓亮(2.85)
啦啦操动作的三维视觉分解方法研究
李遵华(2.90)
大数据网络设备集群IP地址分配方案研究
宋佳珍(2.95)
互联网时代加强河南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研究
赵 莉(2.99)
智能人事薪酬与绩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陈金鱼(2.103)
基于SVM的压缩域纹理图像自动分类系统设计
丁雪晶(2.106)
基于查询向量的语法词条准确检索方法研究
郭艳君(2.110)
基于视频图像的运动训练中幼儿体质状况实时
监测系统设计
常 青(2.114)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 蕴(2.118)
基于控制网络的电镀铬废液中铬浓度监测系统设计
方 杉(5.78)
一种基于M/M/n模型的虚拟机调度策略
申秋慧,郭丽萍,张文娟(5.82)
基于D-P算法的网球正手击球错误动作轨迹
线形捕捉方法研究
韩 野(5.86)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模型研究
水 源(5.91)
基于层次分析的人机交互界面视觉传达方法研究
游贞娜(5.95)
基于透明加密的水下通信网络敏感数据防泄露方法
宋志贤(5.100)
基于顶点相容程度矩阵的异构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
张 卓(5.105)
基于多元优化的平地花式轮滑动态路径规划方法分析
冯 超(5.108)
长期超负荷运动下人体特征部位损伤概率实验分析预测
范晓峰(5.112)
多源信息融合下异构网络动态负载均衡方法
郭 俊(5.117)
体育学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以周口市为例
徐艺龙,苏小波(2.122)
芜湖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陆 瑞,姚 曦(2.127)
探究3~6岁幼儿体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龚月婷,胡吴进(2.130)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构
蔡士凯(5.121)
皖东地带区域性体育旅游联动开发策略研究
程欣泉(5.126)
涡河流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刘晓莉(5.132)
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矛盾研究
李 坤(5.137)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模式路径探究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郭 聪(5.140)
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
——以河南省鹿邑县为例
梁 田(5.143)
心理学
广西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对手机成瘾的影响: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恋爱的调节作用
董 柯, 叶太保,林忠永(2.133)
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流体智力的关系研究
胡 哲,谢威士(2.139)
“七心协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朱俊卿(2.144)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田 田(2.149)
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大学生心理压力有效性分析
马倩楠,康家乐,贾艳芬(2.153)
构建创伤事件应对体系:ERP的研究
马玥璐,吴明证,赵小军(5.147)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袁艳红(5.153)
其 他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稿件投稿须知
(3.封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作家群研究》专栏建设讨论会综述
(4.封二、封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稿件投稿须知
(6.封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6卷总目次
(6.Ⅰ)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