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变迁问题研究述评

2019-12-04 08:01于文善黄晶慧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变迁灾害

于文善,潘 杰,黄晶慧

(阜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淮河流域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区。由于历史上黄河频繁决溢,并夺淮入海,加上战争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这里的生态和社会环境遭到过严重破坏,并对其后这一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与之关系密切的环境变迁问题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和深入。同时,这一研究也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研究成果不断出现。笔者近年来对淮河流域灾害研究也多有关注,由此及彼,试图在此对近10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变迁问题的研究做一考察,回顾这一研究的历史,以期启示后人。

一、研究回顾

近10年来,学术界关注淮河流域生态和社会环境变迁出版了多部系统研究的专著,也发表了不少于100篇的学术研究论文[1]206-209。以下我们分别叙述之。

(一)专著研究

这一阶段出版的系统研究的专著,能够收集到的主要有:袁祖亮等主编的《中国灾害通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杨琪的《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 1912-1937》(齐鲁出版社,2009年版);卢勇的《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版);吴春梅等的《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马俊亚的《被牺牲的“局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苏全有等主编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线装书局,2011年版);夏明方等的《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张文华的《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贾滕的《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1947-195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张崇旺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与水事纠纷研究(1127-1949)》(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王友贞等的《淮河流域涝渍灾害及其治理》(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吴海涛等的《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黄山书社,2017年版);汪志国的《近代淮河流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李强的《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城镇社会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梁家贵的《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黄山书社,2019年版);等等。

上述系统研究专著涉及的主要问题汇总如下:

1.综论性、整体性研究

张文华的《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从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对汉唐时期淮河流域作了整体性的研究。论著详细考察了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湖泊、河流、灾害、农业和军事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全面而深刻地探讨了流域内诸地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流域内部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吴海涛等的《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以12至19世纪淮河流域社会和环境变迁为研究对象,整体考察了历史上淮河流域社会与环境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根源,分析了历代治理淮河的措施,探讨了淮河流域的经济变迁、城市分布差异及环境变迁、教育变迁、风俗文化变迁和社会变迁,以及社会与环境变迁对该区域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交通地位、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影响等。涉及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整体性研究的视角也强。梁家贵的《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以淮河流域淮北地区自元明以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0年间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为背景,采用专题的形式,厘清了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揭示了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的特色与趋势,探究了淮北地区在社会组织、社会救济、社会风尚、民众心理、宗教信仰等层面的变迁及其相互影响,研判了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的历史动因、历史影响,并通过与类似地区相比较,归纳了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规律。

2.水旱灾害概况、原因及其治理研究

袁祖亮等主编的《中国灾害通史》从历史学的角度,以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为基本素材,对数千年来我国历史上的各种灾害,如水灾、旱灾、风灾、雹灾、冰冻灾害、蝗灾、地震、疫病等的发生概况、时空分布、波及区域、危害程度、特点以及相关规律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涉及当时国家的救灾制度、救灾措施、防灾理念、灾害思想,以及灾害与社会、灾害与生态环境、灾害与气候等相关问题。每卷之后还附有自然灾害年表,按时间顺序列出灾害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破坏程度等。尽管以全国为视野,但关注淮河流域的也较多。杨琪的《民国时期的减灾研究( 1912-1937)》,基于历史学与灾害学理论在广泛吸纳各方面知识和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考察抗战前民国的减灾问题为主旨,运用多学科知识,从纵横两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对民国减灾政策、措施、救灾方式的演化及其减灾成效做了综合分析整理研究,同时对科技、法律与灾害保障制度在减灾中的作用也予以了充分关注。该研究涉及淮河流域水旱灾害概况、原因及其治理方面的内容很多。夏明方等的《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中、下),以20世纪发生的中国重大灾变为背景,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方法,将直观的形象的图片与严密的理性的文字相互印证,以更加宽阔的眼光,描述了20世纪发生的中国重大灾变的客观情形,探求了灾荒发生的自然成因和社会成因,灾害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人们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对自然灾害做着情况迥异的艰苦斗争。书中也涉及淮河流域的重大灾害。王友贞等的《淮河流域涝渍灾害及其治理》,在充分吸取既有科研成果、治水经验和当今新科技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系统整理,分析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其演变趋势,研究了淮河流域涝灾治理的思路与战略,提出了涝灾的研究分区;以淮河流域典型洼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洪涝转化机制和洪涝影响机制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淮河流域涝渍灾害的治理对策与减灾措施。

3.灾害与生态、社会变迁关系研究

卢勇的《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基于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变迁的视角,在阐述明清时期淮河水灾的基础上,分析了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水患对流域生态变迁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流域生态变迁和社会变迁与这一时期淮河流域水患成因之间的互动关系。该文的突出特点就是立足于明清时期的淮河流域,而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灾害与生态、社会变迁的关系更为显著,因而也具有典型性。苏全有等主编的《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以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为背景,系统论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荒及救济、生态环境的演变和治理,探讨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了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河南民众的生态意识,并强调了通过对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关系的分析能够加深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如从淮河流域的范围看,河南部分地区也在其中。吴春梅等的《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强调近代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期,也是淮河流域经济从传统向近代演变的开始。该书也在阐述和分析近代以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基础上,以转型发展为切入点,围绕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以专题的形式,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城市和金融以及导淮等方面,探讨了各级政府的经济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群体和组织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展现了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全貌。马俊亚的《被牺牲的“局部”》,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认为淮北地区之所以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穷乡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牺牲这一“局部利益”的结果。汪志国的《近代淮河流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研究》,选题所涉灾害史时空的典型性强,而已有研究相对薄弱。研究内容涉及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特点及原因,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官方和民间的抗灾救灾举措等几大方面。尤其是书中所揭示的近代淮河流域触目惊心的水旱灾害,以及灾害打击下农民生活的悲惨状况,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贾滕的《乡村秩序重构及灾害应对:以淮河流域商水县土地改革为例(1947-1954)》在阐述近代及民国时期淮河流域商水县自然灾害的基础上,以生态和社会变迁的视角,选取商水县土地改革的集中话题,分析了自然灾害与环境生态、社会变迁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乡村秩序重构与灾害应对之间的关联。

4.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张崇旺的《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与水事纠纷研究(1127-1949)》一书以环境史、区域社会史为视角,运用水生态环境和水事纠纷等概念工具,以水事纠纷的发生、解决为主线,从水生态环境、行政区划变迁与水事纠纷及其解决的内在理路入手,考察了南宋以来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中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进程、表现和特点、影响,探究了水事纠纷产生的原因、类型、预防和解决机制,并对芍陂水事纠纷、陈瑞决堤案、归海五坝的开与保之争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纵深剖析,总结淮河流域南宋以来水事纠纷解决的经验和原则。

5.水运交通、城镇兴衰等研究

李强的《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城镇社会变迁研究》,探讨了新式交通与皖北地区城镇社会变迁的关系。该书强调,随着新式交通兴起,蚌埠城市崛起,皖北地区的交通与商业中心发生转移。津浦铁路通车,蚌埠成为“火车拖来的城市”。但是,实际上蚌埠能够成为皖北地区新的交通与商业中心,是铁路与水运有机结合的作用。淮南因煤而兴,但铁路将分散的矿区连接起来,形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同时,铁路还带动其沿线的小城镇发展。在新的交通格局下,传统的府、州、县城镇面临不同的命运:合肥、宿州因与铁路接轨,城市发展获得新生;凤阳、阜阳、亳州因新式交通的推力有限,城市传统区位优势丧失,发展陷于停滞或渐趋衰落。

(二)学术论文

梁家贵在《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中指出,10年前,淮河流域生态和社会环境变迁研究基本上处于初创阶段,不仅数量不多,而且涉及的内容相对片面、集中,如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史专题研究方面,其研究的内容也主要是灾况的介绍、灾害原因的分析及影响等。近10年来,淮河流域生态和社会环境变迁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全面[1]204。以下围绕几方面择其要者述之。

1.环境变迁概况、特点及原因

元明以来是淮河流域自然环境变化最显著时期。对这一时期淮河流域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学术界关注比较多,关注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章也有不少。

陈茜通过梳理《宋史》、《文献通考》、《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文集、碑刻、方志等文献中关于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史料,以三大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为重点,探讨了北宋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整体趋势,季节性和空间上的分布,及流域内水灾整体特征[2]。

沈雅珉从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两方面对九种明清江苏气象灾害(洪灾、涝灾、旱灾、蝗灾、雪灾、霜冻、雹灾、风灾、疫病)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时间分布特征入手对明清江苏地区的气象年受灾县次数进行统计。同时利用动态分析法绘制明清江苏地区的年度变化趋势图(以十年为单位),从图表可直观看出各气象灾害在对应年份内的波动状况[3]。

于文善等通过元明以来淮河流域水灾、旱灾、蝗灾等灾害频发的描述,对淮河流域灾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元明以来淮河流域灾害在时间上发生的时段范围极广,旱涝灾害发生的频次差异性较大,旱涝灾害发生的季节特征非常明显;灾害遍及整个流域,在地区间也存在着频次和高低的差异;灾害具有连续性与转折性等显著性特征[4]。

陈小凤等通过对淮河流域1949-2010年干旱灾害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流域各县区不同季节旱灾发生频次和易旱季节分布,以及不同程度旱灾的发生频次和易旱地区分布,绘制了流域易旱季节分布图和易旱地区分布图;提出淮河流域易发春夏旱、夏旱、夏秋旱和春旱,发生频次依次降低;流域易发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发生频次相对较少等特点[5]。

张玫认为,清末时期,安徽淮河流域农业自然灾害频仍,各灾连发;灾类较多,多灾群发;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很大;水旱风蝗灾害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旱蝗灾交相肆虐,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水灾的频发与黄河有密切关系[6]。

杨志勇等以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50年间的逐日降水过程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数据处理平台,结合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降水Z指数和集对分析法(SPA)等,分析了淮河流域旱涝的时空演变特征:(1)夏秋两季降水的变化对淮河流域旱涝格局产生显著的影响,旱涝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加。(2)20世纪90年代以来,夏涝和秋旱面积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年际旱涝面积的变化与秋季较为同步。(3)淮河流域春夏多旱。易旱区主要分布在中上游地区,夏秋多涝,多集中于中下游地区。(4)春夏旱涝交替多出现于淮河中游北部地区,年际旱涝交替易发生于上游大部分和中游南部地区[7]。

王国栋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指出淮河流域的衰落主要表现为社会与环境的恶化。关于衰落的原因,他认为是多方面的,如水灾的影响。淮河流域水灾异常严重与本地地理和气候有很大关系,与黄河长期泛淮关系重大。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如战争、错误的政策。战争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力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剧烈性的特点, 其短期内的破坏力很强。同时指出,各种原因不可能孤立地起作用,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找出各种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地展示从因到果的作用过程,以期达到科学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8]。

2.生态环境、社会变迁应对

通过对环境变迁概况的研究,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善于解决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生态环境、社会变迁应对对策。

于文善提出,近代民间义赈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官府救灾不力而出现的灾害危机,而且将救灾与防灾相结合,将消极救灾转化为积极救灾,由此又将灾害的社会救助推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9]。

黄滔认为淮河流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矛盾十分突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综合型公共政策议题。文章在全面梳理分析淮河流域治理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淮河流域的治理应从“水量治理时期”“水质治理时期”向“整体性治理时期”转型,并引入整体性治理政策框架,从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治理功能的整合、治理层级的整合、公私部门的整合三个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这一治理难题的整体性治理策略途径[10]。

徐士友通过对清代淮河流域中游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的研究,深刻分析了灾荒发生的根本原因,考察了清代淮河流域中游的仓储备荒情况以及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救灾的措施,探讨了清代淮河流域中游积极减灾的措施——堤防建设和水利治灾工程,剖析了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对淮河中游社会的影响[11]。

卢勇等探讨了明清时期黄淮河防管理体系。文章指出,明清时期,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黄淮水患,黄淮河防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文章从人员设置、权限和内部关系以及运作模式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时黄淮河防的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对本时期黄淮频发的水患问题从管理体系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整套河防管理体系对明清时期的黄淮运治理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12]。

梁诸英对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的民间灾荒救济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民国时期,民间各种社会力量面对灾荒频仍的状况有积极的应对措施。灾荒发生后,淮河流域既有民间个人力量的募捐,也有宗教团体的救济,具有近代化色彩的民间慈善组织尤其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总体呈现出救灾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华洋义赈会、红十字会等多种民间慈善组织致力于灾民的生活救助,并对灾区的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13]。

杨勇提出,针对淮河流域污染十分严峻的形势,当前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污染治理措施,重新建立一套更加合理的方法,如运用经济手段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运用行政手段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构建淮河流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以期淮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14]。

3.灾害对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

崔宇主要从淮河水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角度研究了水灾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揭示了明清时期淮河水灾长期延续和生态持续恶化的真相,也为现今淮河水灾治理提供全面、客观的历史借鉴。文章首先论述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形势和黄河夺淮以前的淮河流域概况,分析了明清时期黄河夺淮和黄河夺淮后淮河流域的变迁,如在明朝初期,黄河夺淮使得黄河水在淮河流域到处泛滥,黄河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干流和许多支流,淮河的水系被打乱,淮河下游的河床越淤越高,形成了“地上河”。在明代中后期,淮河水患更加严重,仅明万历年间淮河每年都发大水。最终淮河水灾导致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15]。

鞠明库分析了自然灾害与明代政局演进的关系。文章认为,受“灾害天谴说”影响,明代皇帝往往在灾后要求臣下上言寻求修省弭灾之道,大臣也借机以“己意”解“天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灾害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而被充分利用,无论是成化间西厂的罢而复设、嘉靖间的首辅之争,还是万历初张居正柄政、万历间罢矿税使之争等都有灾害的因素。但是,灾害对政局的影响随政权兴衰而消长,灾害谴告内容的诠释具有很大选择性,弭灾修省措施的选择取决于皇帝态度,这些都对灾害对政局演进的推动作用产生重要影响[16]。

刘志刚考察了明代中后期灾荒对商品经济的影响,认为明中后期繁荣的商品经济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江南、华中、华北等地区借助便利的水运条件,形成了高度的区域性与行业性市场分工,但是生产与销售的远距离错位也让这繁荣的商品市场变得极度脆弱,经受不起外部环境的大变动,尤其是气候的剧烈波动。然而,明清之际连年的大灾却恰好击中了它的致命弱点,致使整个经济体系进入一个以气候变化为导向的大调整之中[17]。

陈业新从科举入手,通过对皖北明、清两代文举与武举数量及其进士、举人结构的前后变化的考察,发现皖北社会明清时期经历了一个从文到武的变化,认为这一风尚的形成与自然灾害频仍有关,明清时期皖北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皖北社会环境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促使皖北社会生活与习俗从文到武[18]。

房利认为,近代淮河流域,几乎连年灾荒,自然灾害在不同程度上对乡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破坏,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为了生存的需要,群体之间常引发争夺紧缺资源的社会冲突。在淮河流域,灾害引起水资源、粮食资源以及税租征收等方面的社会冲突。这几种社会冲突类型都与乡民的生计和经济收入直接相关,其社会冲突仍以经济斗争为主,是灾民求生存谋生计的无奈之举[19]。

孙语圣认为,长时期的灾荒兼之战乱,淮河流域民风劣化,好勇斗狠,啙窳健讼、博饮轻教之风较为凸显。相比之下,徽州因历史上北方战乱、北人南迁,世家大族纷纷南下,使其由野蛮之地逐渐儒化,文教之风由此蔚然。文章还指出,不可否认,淮河流域的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也有灿烂辉煌的一面,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相比,如南边的徽州地区,也不太逊色,只是风格有所不同[20]。

张崇旺分析了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变迁,认为南宋以来淮域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淮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而深远影响。这一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在对淮域人民生命的摧残和戕害上。其他尚造成淮域大量人口的流徙,对淮域有些粮食作物的种植和商业及城镇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他尚造成淮域地方社会的急剧震荡,淮域民风的消沉不振,民风的好勇斗狠,也使许多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宿命感[21]。

二、研究反思

综上观之,各界学者从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进行的研究,无论是涉及生态、社会环境变迁内史研究,或者是生态、社会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外史研究,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但上述研究仍存在对淮河流域环境、社会变迁的原因研究不够透彻,重视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关注人为因素较少;忽视政策的重要性,没有把政府政策和治淮紧密联系起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够,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弹簧”关系等。概括而言,十年来淮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这一时期的研究不仅涉及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防治,还着重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相关研究涉及历史地理、经济发展、社会习俗、社会环境,以及文学艺术、宗教民族、社会心理等领域。例如,学术界鲜有论及水系与淮河流域社会变迁的关系。梁家贵的《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专辟三节,对元明以降淮北地区水系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元明以降淮河流域水系的紊乱,极大地破坏了包括淮北地区在内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而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社会环境,助推了该区域的社会变迁,从而突破了原有研究的局限,实现了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框架、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1]61-82。

(二)研究视角不断创新

10年来,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历史学方法,而是更多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形成了新的研究视角,从而使得该领域研究更加深入,推动研究观点不断创新,甚至有的传统观点被推翻。例如,从所发现的史料记载来看,黄河南泛侵淮最早发生在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这也被学界视为一种常识。然而,徐海亮借鉴地质钻探和古地理、河流地貌、沉积学方法和成果,认为不应囿于历史时期文献记载(黄河南泛),而忽略史前黄河多次、长期光临淮河流域,忽略淮北晚近地貌被黄河重塑的地文事实[22]。

(三)研究路径不断拓宽

所谓的研究路径,应指为实现研究目的而制定、实施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类似于自然科学研究所说的“技术路线”。开展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研究,离不开史料。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研究视角当然需要创新,但关键还在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路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例如,夏明方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由全国及各地政协编辑的文史资料,收录了有关地震、水灾、旱灾、瘟疫,以及风、虫、雹、霜、冻、沙(沙漠化)等灾害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得自所谓的“三亲”,即“亲历、亲闻和亲见”;与此同时,还借助于档案、方志,以及当时的官书、新闻、调查和研究报告等。其口述类史料,有的系作者亲笔撰写,有的系亲历者口述、编者代录,也有的举办座谈会,由众多亲历者围绕某一个特定灾害进行集体回忆,形式可谓多样。它们与文献资料,互为补充与印证[23]。

(四)区域研究仍不平衡

有学者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2010年以来发表沿淮几省自然灾害史的论文情况分别是,安徽省44篇、山东省21篇、河南省15篇、江苏省3篇。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沿淮几省自然灾害史研究中一枝独秀,这与该省高度重视淮河研究有直接关系。除立项研究项目外,该省自1998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届淮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成为全国学界交流淮河文化研究的平台,其中有相当部分与会论文涉及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史。此外,该省还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或团体,如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牵头成立的淮河文化研究会、安徽蚌埠市社科联、蚌埠学院联合成立的淮河文化研究会;再如,部分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如阜阳师范大学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淮北师范大学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这有力地推动了包括自然灾害史在内的淮河文化研究,也使得该省的自然灾害史研究在沿淮几省中居于领先地位[1]223。

表1 十年来沿淮四省(皖豫鲁苏)自然灾害史研究情况

三、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对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社会变迁史研究可以从下面几点深入展开。

首先,要开阔视野,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更多的整理。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环境、社会变迁需要资料的提供,淮河流域的史书文献众多,虽然集中探讨这方面的资料不多,但散布在各方档案、官书、文集、 方志、报刊、笔记、日记、传记、诗词、谱牒等史料中的资料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学者、研究者不畏劳苦,广泛收集档案、官书、文集、方志、报刊、笔记、日记、传记、诗词、谱牒等史料,从中摘取与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必要的选择、甄别与使用。

其次,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的领域。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研究侧重于灾害史研究方面,如水、旱、蝗灾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对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尤其是对民间组织、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研究尚待加强,而对淮河流域水环境变迁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灾荒的机制和采取的措施更需要研究者的关注。这从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历史的研究来看,都显得极不相称。因此,应进一步拓宽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的研究领域,加强对淮河流域水环境变迁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灾荒的机制和采取的措施的研究。

再次,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淮河流域地跨多省,要想达到通过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研究为实现党和人民政府治国理政的服务目的,单靠某一地的研究恐怕不行。因此关注淮河流域各省,尤其是淮河流域中下游各省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的整体研究实有必要。事实情况为,淮河流域各省对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的研究不尽一致。正如前文所述,安徽省研究的力度较强,这得益于安徽省对此的重视。然而只有系统而全面地梳理、探讨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才可能更准确地把握流域内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的特征,分析其原因,总结其内在的规律。

最后,要进一步创新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研究方法。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研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研究,从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既有社会科学学者的研究,也有自然科学学者的研究,甚至以自然科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实用性也较强,如近年来关于淮河流域水环境变迁的研究即是如此。当然,不管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还是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都是有其重要价值的。但如何将这两种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用来研究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这点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和反思。要想使淮河流域生态、社会环境变迁研究有新的突破,新的研究方法必须要有。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变迁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清潩河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