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

2019-01-30 08:35鲍勇王甦平
智慧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养老医疗

鲍勇,王甦平

(1.上海交通大学健康管理与服务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 20043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25)

1 健康产业的概念

健康产业从广义说,是指以健康建设为中心,以健康理念为前提,以人的健康为最终目的,与人类健康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所有产业和部门的集合。它以维护和增进人的健康为目标,面向健康、亚健康和已患病人群,贯穿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各个环节,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和全要素呵护的过程,解决生存发展的个体、社会、自然生态的生命健康需要。换言之,健康产业包含所有与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依此,健康产业广泛涉及目前通行的一、二和三次的产业分类,并存在于三次产业划分之中,包括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非生产及服务领域。201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着重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和食品融合,催生健康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外延还在不断扩大。

从狭义说,健康产业是指与健康直接且高度相关的,提供以维护、改善和增进人的健康为直接或最终用途的各种产品、服务的行业和部门的集合。它虽然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三个产业,但更强调健康直接性和高度相关性。虽然任何行业和部门都具有与人群的健康有相关性,然而,健康产业的边界并不能完全和健康是否相关为标准,而更多的应以其与健康相关程度为标准。因此,狭义的健康产业,是指那些同健康的维护和增进具有高度且直接相关的生产、服务领域[1]。

2 健康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和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健康产业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加快抢占全球健康产业分工的新制高点的战略选择。目前,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之一,年支出总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约十分之一,且这一比例将持续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健康产业发展迅速,健康产业相关股票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健康产业将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力新支撑[2]。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愈发增高,健康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3]。人们不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生活需求,进而已经进入了追求更高的健康生活需要的层面,在不久的未来,人们在健康上的投入势必会更多的超过基本需求的投入。

我国健康产业,虽然稳步向上发展,但相比起发源地的美国,我国健康产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作为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典型,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2]。

3 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美国健康产业起源于1963年,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的第五大产业,同时,也是美国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比重的8.8%。可以说健康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风暴后,在零售业萎缩,房地产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的健康产业仍然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健康产业的GDP占比也逐年上升[4]。

美国健康产业的兴盛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美国健康产业重视家庭和社区关怀,重视预防保健,真正做到了“战略前移、重心下移”。美国全面发展健康产业,从产业结构来看,美国将健康产业分为五大块,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医疗商品、健康风险管理服务和长期护理服务,从占比来看,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占50%左右,是健康领域最大的一个板块。在美国,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除一部分全科诊疗服务外,其余大部分是进行健康促进和慢病管理等的健康风险管理工作。这类的健康风险管理工作,在已有信息系统和专业培训的支持下,与临床医疗体系整合到了一起。其次,美国的健康产业健康风险管理服务重视度较高。健康风险管理业起源于美国,由第三方公司和保险公司内部专业部门组成,目前以健康风险管理为枢纽的健康产业链,已经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除电话、互联网等集中型服务外,第三方健康风险管理公司还会以信息系统、技术工具、专业培训,将健康风险管理服务下沉到社区的一线。此外,美国长期护理服务占健康产业产值的6%,长期护理行业发展迅速[4]。

3.2 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3.2.1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政治背景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的健康产业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7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但关于“健康”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引用文献,十九大报告]。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建设健康中国,促进“全民健康”与“全面健康”,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家的优先发展战略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1]。

3.2.2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从人口问题来看,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0%,相应的0-14岁人口占比下降,人口比例正在失衡。其次,慢性病方面呈现井喷状态。据统计,当下我国慢性病患者有2.63亿人,慢性病可防可控,但一经拖延,后果堪忧[5]。

3.2.3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遇到挑战相较于制造业,服务业的升级换代要更为容易。然而我国服务业的GDP占比在2015年才首次超过50%,但美国要占80%左右[6]。

4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中国健康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健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至2015年,我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5%-6%,仍然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7]。而在美国,健康产业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也超过10%[8]。

4.2 健康产业基地配套服务滞后,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以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的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其健康产业以长寿养生为主体,对于医疗卫生、养生服务、保健产品和餐饮住宿等的需求很大,然而,从总体上看,巴马目前的医疗、居住、交通条件等难以支撑其产业发展需求。巴马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没有一所三甲医院,全县目前仅有面向本地老人的养老院,没有商业化养老项目[9]。再以重庆为例,该地区在健康产业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重庆,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具备了发展健康产业的诸多要素,仍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服务项目较少、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的问题[10]。而在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比如已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养老健康产业中,并配备有完善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使老年人能享受更为便利的养老服务和全面的养老保障[11]。反观国内,如要解决产业基地配套服务滞后问题,则需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加入,打造生产销售、物流服务和人员培训等完整的健康产业链,同时,各地需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开拓适合自己地区发展的健康服务项目。

4.3 健康产业中医药制造整体层次水准不高。

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正在由治疗疾病为主逐渐转变为预防为主的模式,健康产业的提出更应关注人们平时整体的身心健康。而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辨证施治和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很好地契合了健康产业的理念。然而,我国目前在中药制造的形式上虽已有所突破,从中药煎剂、片剂、颗粒剂发展到配方颗粒、植物提取物、中药化妆品和中药保健品等,但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方式与服务模式仍相对滞后,优质资源短缺,供给单一,缺乏高品质、多元化,“一条龙”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割断了慢性病防治的连续过程,不能及时有效的针对疾病谱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12,13]。

4.4 健康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

在中国健康产品消费排名靠前的市场区域,如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属于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占有中国健康产业消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左右。健康服务业的种类和服务水平的地域性差别较大,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类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关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明显好于西部欠发达地区[14]。此外,高端医疗人才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导致经济落后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差。2012年内蒙古地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为0.67人,而全国为0.81人;2014年该地区为1.16人,而全国为1.17人[15]。在美国,其医疗服务市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供给形式包括医学科学研究中心的临床服务、护理及家庭照护服务,拥有几百个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提供专业的、高技术的临床护理和卫生人员的培训,有约16000个护理院提供护理及家庭照护服务,各区域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也较为均衡[16]。国内应加大对相对贫瘠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资金的投入,加强当地高质量医疗人才的培养,开拓更多人才交流渠道,提高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4.5 健康养老产业出具规模但发展结构不完善。

人口抚养比,也称人口负担率,用当年0~14岁的人口和65岁以上的人口合计数占15~64岁的人口数量比例表示,代表劳动的负担程度[17]。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加剧,老年人口抚养比也从本世纪初10.2%上升至13.7%,负担老年系数逐年上升[18]。虽然在政策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养老产业已逐步建立,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生活护理层次,针对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如老年理财和老年疗养等服务较少,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特殊服务的“一站式”企业或机构几乎没有。养老服务仅停留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活动场所等方面。而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高层次服务尚未大范围展开[19]。相比之下,我国台湾地区已构建了相对比较完整的长期照顾服务体系,实现了医、食、住、行、育、乐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我国大陆地区可借鉴台湾地区养老产业发展经验,注重串联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制度体系;注重养老方面的有关规定规范养老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注重有关主管部门投入的科学有效;注重筹资的多元性和人才发展规划,使大陆地区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结构更完善[20]。

5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

5.1 国家政策支持,助推健康产业发展

自2009年3月,政府公布了大规模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计划,承诺在2009-2011年三年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来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人口覆盖率从当年人口的约65%至2011年人口的90%[21]。医保改革促进了消费,潜在需求被释放,使更多人有能力购买医疗产品,愿意在医疗健康产业投入资金。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能促进更多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健康产业的创新研究,建立创新健康产业体系。

5.2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提升策略

5.2.1 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2012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效果调查显示,通过开展行动以及大众媒体宣传和其他有关健康促进项目,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晓率相较于2008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好转,但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居民的健康行为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仍有待提高。为更好落实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仍需继续倡导和推进健康的生活方式[22]。我国农村、低学历人群和老年人群健康意识的普及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可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发放宣传册,上门指导等方式,使健康生活理念真正普及社会大众,深入社会各层次人群。

5.2.2 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不断细化,然而目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仍仅停留在总体量上的增加,在质方面还有待突破。还应进一步解决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卫生资源在区域间配置不均衡等问题[23]。目前,我国主要医疗卫生资源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型医院,二三线城市或乡镇无法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可邀请大医院专家坐诊,选拔更多优秀人才到大医院进修学习,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远程医疗指导,提高医疗资源在偏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可及性。

5.2.3 发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健康产业体系

健康产业发展需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质的全方位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收入人群的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更为严重,其中亚健康状态人群明显高于正常人群,针对此类人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的生活习惯制定不同的健康指南,从而让他们在日常习惯改善中拥有健康。针对老年人群应提供专门的诊疗、监测、上门访视等服务对老年人进行周期性的健康改善,从而降低慢性病或突发性疾病的伤害[24]。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养老医疗
养老生活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