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翔云,马利诺夫·阿列克桑德罗·阿列克桑德洛维奇,朱玲
(1.沈阳建筑大学,沈阳100168;2.国立莫斯科建筑学院,莫斯科107031)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在这个大背景下,怎样保证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居、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进行适应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居住区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的养老模式主要有3 种类型,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及社会养老。所谓家庭养老也就是以家庭为主的保证养老的过程,这也是我国主要的一种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一种模式,社区会给居家的老人提供一些上门的服务。社会养老则是一些养老机构给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生活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面对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我国近年来在养老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促使养老市场不断升温,与此同时,很多地产项目中也加入了“养老”的概念。尤其是部分开放商在城市的周围地区得到一些规模较大的居住用地,因为这些区域到市中心的距离通常较远,对于中青年上班族的吸引力较小,但这些地域的自然环境通常比较好,所以比较适合老年客户群。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配套一些老年人需要的基础设施。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因为没有太多相关方面的开发经验,使得房地产企业难以准确把握老年客户的需求,最终的项目定位与规划建设也总是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例如,部分开发商非常看好养老市场,他们会把大量的用地都用来规划养老居住产品,并将主要的客户群体定位在高端的老年客户群,但并未对这种大范围的“纯老”社区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1]。
近年来,城市的土地供给逐渐向郊区或者是更加外围的地区发展。在土地开发与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郊区来说,地块的划分尺度明显高于市区,例如,道路网间距大约450 米,居住地的地块面积能够达到25公顷。将封闭式的居住区开发在这种地块尺度上已经成为郊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模式。但是,从适老性的层面来说,这种地块持续大的居住区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居住区的配套设施总是会建设在社区外围,因为小区的规模比较大,老年人到达这些地区经常需要走较长的路途,这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在对居住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将老年居住区建设在区域的中心位置,将普通的住宅建设在四周。此外,老年居住区最好能够在临近小区公园的位置,这种规划模式能够让老年人更加方便地享用到小区配套的服务设施,从而也就可以更好地体现老年人优先的原则。而且,老年居住区的位置应该临近主要的交通干线以及商店、医院场所,而且应该有一定的集聚规模,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基础配套设施的使用率以及老年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
因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通常行动不太方便,但是,从他们的思想层面来说,又比较渴望能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所以,在规划老年居住区的时候,应该保证周围的社区环境比较成熟,以此来为老年人的外出、购物、就医等提供保证。例如,尽可能地保证老年人在步行500 米之内就可以达到社区或者是医院、银行、超市等公共场所。此外,因为老年人普遍比较喜欢安静,所以,老年居住区应该尽可能地避开一些城市主要的繁华街区。
4.3.1 混住型
老年住户应该和一般住户混合居住,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把老年居住区分散设置在低楼层或者是一些进出比较方便的位置(横向布置型、竖向布置型)。通常情况下,老年居住区的占用面积都不会太大,这种布局模式可以方便老年人和其他住户的沟通交流,从而也就可以营造一个相对活跃的氛围。
4.3.2 专住型
可以专门设置一到两幢的居家式老年住宅,方便老年人的相互交流,而且,这种布局方式也能够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方便为老年人提供相关的服务。但是,这种布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是老年人居住得太过居中,和其他年龄阶段的住户明显区分开,就非常容易出现悲观、失落等负面情绪,这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5.1.1 社交性的室外场所
因为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总会在室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主要的活动场所通常在一些中心广场或者是绿地、建筑入口、老年活动中心等,在这些区域,参加不同类型活动的老年人能够互相交流沟通,以此来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社交需求[2]。此外,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分别设置动区与静区,动区可以让老年人开展广场舞等健身活动,在选址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易达性。而对于静区来说,主要的作用就是让老年人有一个聊天、下棋或者是开展其他娱乐活动的场所,这一区域应该选址在一些安静的地方。最后,动区与静区需要保持适宜的距离,防止互相干扰。
5.1.2 休憩性的室外场所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户外不但是为了活动,更主要的是在户外休息、呼吸新鲜的空气、晒太阳、聊天等。而且,因为老年人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所以,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坐息环境也是至关重要且必要的。
①座椅。座椅的布置应该方便老年人,主要可以以面对面或者是直角排列的方式布局,并单独设置一些适合老年人休息、晒太阳的座椅。座椅的背面应该选择一些冬暖夏凉的材料,并将其建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以此来给老年人在不同环境、气候等条件下的使用提供便利。
②桌子。因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的肌肉力通常都比较差,所以,桌子应该选用一些坚固的材料,以此来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方便。此外,也应该设置不同形式与不同大小的桌面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最后,在桌子的下方应该空出足够的空间给老年人抓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锻炼已经逐渐成为许多老年人日常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规划与设计康乐性环境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证活动场地的平整度;第二,应该在每个活动区域都设置一些休息椅,以此来给那些容易感到疲劳的老年人提供方便;第三,活动区应该有适宜的环境,尽可能地防止一些不利天气的影响;第四,那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应该临近住宅区,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那些相对剧烈的运动可以适当地远离住宅区,但是,也应该在居民的视线范围内,以此来提高参与度。
总而言之,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所以,在规划与设计老年居住区的时候,应该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规划设计,以此来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