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云南 文山66300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新特点:数字表达,通过使用网络、多媒体,多载体,内容覆盖整个社会领域。信息资源的突破性发展,从广度和深度拓宽了信息利用空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网络已成为集信息聚合,处理,传播,开发和利用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然而,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以及信息产品生产商的动机,质量和条件的许多差异,已经有许多关于已经打开的网络的伪造和伪劣信息,甚至混杂着粗俗和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一些色情网站出售淫秽的书籍和图片,对网民,特别是年轻的网民有严重的毒性。
根据数字技术的应用程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核心圈、中间圈和外围圈。在核心圈子里,生态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人们拥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数字化为图书馆的存在和运作模式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迅速。在外圈,即生态文明建设不发达的地区,由于数字平台尚未成功建立,信息发展能力有限。信息化水平和占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较低,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缓慢。这种数字鸿沟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分层[1]。
图书馆的发展并非无限制。首先,图书馆的发展规模超过了一定的资源承受能力,它也像一个自然的生态统一,其资源供应和再生能力被破坏,系统将失去平衡。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环境的形成,现代电子设备短缺与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和资金短缺在图书馆中日益突出。
建设图书馆的生态文化,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生态观念,有机生活和整体相关性的和谐互动对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书馆不仅要实现内部生态平衡,还要促进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增强图书馆对社会的辐射。这是因为一旦图书馆生态文明的创新特征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图书馆中发挥作用。通过对图书馆创新产生影响,为图书馆创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创造一个紧张而轻松的外部环境[2]。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图书馆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更具可持续性,更具战略性,因为它将使图书馆的各个要素以及生态和自然环境不受限制地进行协调,因此,图书馆建设要完全融入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现代系统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内部维护模式和外部维护模式两个方面。外部维持模式是指社会根据规范判断人的善恶行为,谴责,惩罚,强制等手段,使人们遵循社会生活规范的标准; 内部维护模式是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意识,从而有意识地遵守规范行为。
平衡的生态环境是由和谐的环境创造的。图书馆和谐的环境是基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谐与健康。努力营造和谐的员工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环境,为员工提供各种展示才能的有效途径,为图书馆员和读者提供立体,多面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发现自己并展现自我,从而改善和完善自己。让每个员工的成长成为工作目标之一,这将带来工作创新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建立和维护激励机制结构,形成互动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
服务生态学主要是指建立服务环境。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建立,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促进了人文关怀。有必要提高图书馆的实际服务水平,并平衡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协调员工,员工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图书馆软硬件设施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与平衡[3]。
图书馆生态文明生动地反映了图书馆的文化人格,从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建筑建设,生态建材装饰到生态建筑运营,都旨在创造一个新的,健康,和谐和充满活力的公共建筑模型,以满足传统功能的需求。通过生态学概念和整合概念,对建筑物的整体生态需求进行了全面构想,并努力保护建筑物的环境,节能和物理环境,它反映了设计中对生态文明的重视,试图表现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设计思想,使图书馆更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