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李露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一项制度是以什么为依据制定的、其适用范围是什么、核算基础又是什么、会计要素有哪些以及其他特殊事项等总说明部分的内容对于其他部分的内容起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统领作用。关于这些内容,新制度相较于原制度要少一条,只有九条。虽然总说明部分的内容少了一条,但是其里面的内容却是有增有减。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新制度在原制度的基础上新增了16 个会计科目,共设置了54 个一级会计科目,使得高校的会计科目体系更加科学、完整和全面,更加适应高校会计工作的需求。
原制度中的“会计报表”新制度将其改为“财务报表”。此变更更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也与我国会计法和企事业会计准则相一致。
从会计科目的新增及使用上面来说,一个很显著的影响就是对于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比原制度要广泛多了。虽然大体上,高等学校还是要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但是对于部分业务来说,也明确规定了应该要以权责发生制来核算[1]。主要体现在部分应收应付款项、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方面。从这一点来看,此项变革使得会计核算变得更加具有真实性。但是新制度下对权责发生制具体核算业务范围的划分还是较少。只是简单地规定了高校会计核算要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权责发生制为辅”这样的会计核算模式。这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虚增资产、收入支出不配比、负债状况不真实、财务报告不全面等众多问题。因此,对于高校会计的核算基础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革。
新制度在保留原制度会计核算科目的基础上,同时又结合当今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学校的特点,适当地增加了若干对高校有实用意义的会计科目,又删减了部分不符合当今形势的科目。这就使得高等学校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变得更加全面和规范。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经济和业务发展。对于新增的“累计折旧”科目明确规定:高校应当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期间,对其进行折旧的计提和摊销。一般来说,是按月计提折旧的,若在当月增加的,当月不计提,从下月起开始计提;若是在当月减少的,当月则应照样计提,从下月开始,不再计提。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使高校的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资产的真实状况,从而为以后节约资产成本,正确地进行教育成本的分摊、科学合理地收取学费以及为以后评价分析办学效益等都具有一个良好的参考价值。但是,新制度下的会计科目体系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新制度下,高校的财务报表删除了支出明细表,但同时又新增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和附注。这就使得高校的财务报表可以更加准确、完整地反映高校的收支情况。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了。同时新制度下有一个重大的改革亮点,那就是将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高校财务报表中进行反映。具体说来就是所有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等内容都要纳入总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收入、支出、结转结余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等内容也都要纳入年度收入支出表中进行反映。此举可以更加准确、完整、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同时,新制度新增的会计报表附注,也对三大报表的基本信息作出解释、补充和说明,可以使高校会计人员更好地了解三大报表,从而更好地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虽然新制度下的财务报表产生了众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
新制度从实施至今,其产生的积极性影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我国高校会计工作的核算方面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会计核算基础的使用范围仍然不明晰;部分会计科目也不匹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也仍然不全面。因此,如何更好地改进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提高高校会计工作的水平还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