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花
(云南义结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芒市67840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面临的路桥项目规模逐渐巨大化以及复杂化,实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项目,所需要的管理内容也必将是庞大的,而且因为工程的分项过于繁多,每一项的管理细则也是很难理清的,如果按照以往的管理方案,工作量不但庞大,而且还很难对施工质量做到很好的监控。因此,简化目前的路桥施工管理并着重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够拥有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它在给予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了城市路桥过大的压力,如单位面积内的车载量过大,或者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车辆过多,这都会使城市路桥的路面过热磨损或者破损。而且,如今大城市的路桥一般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路桥,对于现代的一些工具车来说,这种路桥结构已经不适用了,不仅承重能力不足,其路面的适用范围也不是很广,如果有一辆高度高于路桥下面的涵洞最大通过高度的车辆通过,在路面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在很多人的眼里,路桥的路面施工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认为他没有任何的专业性可言,由此我国城市路桥的建设水平迟迟没有进步,路桥施工人员仍然依靠老套的工具进行路面施工,而城市的路桥情况也是比较糟糕的,路桥表面出现局部破裂、沥青磨损,甚至地陷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有路面维护人员时刻对路面进行施工养护,但因为技术的落后和对路面的情况预估不足,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地解决路面出现的问题,甚至还会对路面造成二次伤害,而二次伤害是具有隐蔽性的,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更严重的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因为很多承接路桥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预算时,只是初步地估算一下建造出基本的路桥框架所需要的费用,并未有具体实施该工程的打算,这就造成人们往往会忽略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后期施工质量出现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预算不够,整个路桥施工工程就会发展不利,最后可能会出现豆腐渣工程的现象。因此,对于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来说,我们应该具有大局思维,从工程的方方面面来动态考察,全方位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完成对这个工程质量的全面监控。
在国外,很多专家都认为,虽然设计一个工程方案的费用可能很少,不足整个工程费用的百分之一,但是一个正确的路桥工程设计对整个工程的作用却是大于百分之七十五的,所以很多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很多承接路桥工程的公司往往忽视了这个砍柴的功夫,他们对设计阶段的管理方案控制不够重视,认为这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际地去建设才会考虑到那些东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都是可以通过对工程的设计进行规避的。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之下,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殊不知,设计阶段就开始注重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整体质量的第一步。因此,我们需要打破以往过于墨守成规的局面,去精心做好每一步。
管理好一件事物,应首先从干事的人开始管理。单位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主题,要想有效地做好工程质量的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整体成本,需要整体提高员工们的素质[1]。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我们若还是故步自封,满足于当前的识图、监控、费用审查、定时人员核查等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流程,我们就势必会被其他国家,甚至国内竞争对手淘汰,所以我们应该严格做好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当然,仅仅是培养还是不够的,还要设置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内部员工的思想、行为、作风做到实时监控,举报有奖,加强其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之前,要考虑优选方案,要求每个设计人员都能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出来。因为有许多的管理人员并不管如何去施工,他们缺乏经验却并不会主动去弥补这些缺陷,这就使技术和经济方面发生了脱节,很难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管理的手段,来增强设计单位人员的责任心,促使这些设计人员主动去提高设计的质量,可以用奖励也可以用处罚制度。只有将他们自身的利益与整个工程进行挂钩,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