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9-01-30 03:50柯红香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技术专业

柯红香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通识课程部,福建 漳州 363202)

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结合当代高职学生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考虑,要求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的三大转变:1)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开发各种线上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实现人人能学、随时随地可学的终身学习目标。2)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化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3)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推动信息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更突出的位置”,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从国家政策上再次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将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到国家层面战略部署的新高度。

在工作落实层面,国家在数字化校园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组织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培训和比赛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各高校也逐步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

1 国内外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和评估体系对比

1974年,美国前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近年来,国际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等国际组织机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北京、香港等地区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制定了符合国情、地区学生特点的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标准、框架及相应评估体系。研读比较上述国家、地区的信息素养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有如下特征:1)多元的信息素养评估价值取向。澳大利亚以引导学生终身学习为价值取向;美国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使学习者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的个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信息社会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方面考虑,重在引导公民学会反思,具备批判思维且富有成效和创造性的社会工作者。2)信息素养评估体系层次性。以美国为例,根据公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大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信息素养标准[1]。以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为例,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制定推动下,提出并积极实践探索“元素养”教学,开发元素养教育资源及MOOC 在线课程、推行游戏化教学、信息素养通识教育与嵌入式课程等丰富、有趣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了学习者检索策略、信息评估与论理以及批判性思维等各项技能,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相对较晚,不同地区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国内学者对于信息素养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国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开展。金国庆认为信息素养是指信息知识拥有和运用的能力[2]。房俍等基于系统建模和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了Big6 信息素养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实现[3]。刘彩娥等在解读美国ACRL2015年颁布的《框架》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提出建议[4]。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差异,国家层面至今仍未出台适合不同层次教育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只有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和少数组织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层面提出信息素质指标体系。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分别发布了适合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2008年,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提出了《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及信息素质教育知识点》,该指标体系包含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交流、信息伦理等信息素养评估指标维度,而忽视了信息创造维度。

由此可见,国外研究信息素养早于我国,培养标准和评估体系更为完善和合理,价值取向更多元,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对象更广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是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但随着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被社会所认可,国内高校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相关信息素养课程,近年来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现存的信息素养教育以“信息检索”和“计算机知识教育”为主,信息素养教育内涵更多元、更具体,实施主体也发生变化,部分高校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由图书馆馆员、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中国科技技术大学罗昭峰开设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信息管理、分析与利用,以及信息的分享和协作创新,广受学生喜爱。西南交通大学高凡的《信息检索课的后现代生成开放性思考》以激发、培养学生自行获取信息的意识、内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案例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信息甄别。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出IC2 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实践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服务专业教学。南开大学构建较为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并成立信息素养教育团队,教学内容和目标由教育团队和学院教师共同制定,深入调研学习者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和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开展可持续性的教学和研究。以上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比其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信息素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逐步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并列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我校加快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保障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环境,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模式。以下三方面的发展经验可供信息素养教育建设初期的高校参考。

2.1 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打造信息化育人平台

信息化教学实施离不开数字化校园大环境的支持,无线网络覆盖,教学管理引入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务辅助教学质量管理与诊断,教学引入开放共享的在线开放学习平台,打通青果教务系统与学习平台的数据共享通道,并作为智慧教务的基础教学数据采集源头,保证教学各项数据实时性与真实性,使得教学管理数据分析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可最直观反映教师和学生教学双主体的日常教学情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反馈与监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互联共享开放式教学平台的引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的享受和随时随地学习的畅快。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教室的投入使用,将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实际教学,解决传统教学的难点,服务教学。

2.2 构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近年来信息素养教育逐渐被高校重视,以往课程教学谈不上体系,仅仅只是入学教育模块---数字图书馆文献检索,或以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要载体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与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相差甚远。为此,图书馆负责文献检索指导老师、计算机课程公共课老师和负责专业培养制定教师等多方教学组织单位人员通过外出交流学习,多次对我校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研讨,借鉴国内外优秀教学模式,根据信息素养内容和培养规律,提出整合式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即以通识信息素养为基础,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1 以通识信息素养教育为课程体系基础

通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主要载体,公共选修课作为补充。《计算机应用基础》新增“信息检索与利用”模块,由图书馆和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相互配合共同开发教学案例,采用线上教学和课堂面授教学形式,主要教授学生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如检索的逻辑组配、截词符和位置算符,通过概念、关键字和逻辑运算构建检索策略式,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5]。信息检索技能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让信息检索更好服务专业教学,我校积极探索实践将文献检索课程融入专业教学。图书馆馆员协助组织教学形式和内容,由专业教师主讲、面授并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研究方法,使学生熟练使用专业检索工具、专业数据库,运用检索表达式,获取不同类型和格式的信息,让学生从专业学习方面更深刻体会到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此外,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公共选修课,如《常用办公软件应用》《Photoshop 图像处理》《Audition 数字音频编辑》《Premiere 音视频编辑》等,以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专业信息素养是通识信息素养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为广泛,我校深入开展企业调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新设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经过近3年多的建设,开放式、智能化的实训室逐步投入使用,如智慧教室、专业仿真平台、虚拟实训室、VR 虚拟现实体验中心等,这一重大教学变革为通识信息素养与专业信息素养融合更具可行性。为此,我校以信息化特征明显的专业为试点,为不同专业量身定制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以专业教师为主讲,现代教育中心人员技术支持,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日常教学,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信息技术给专业技能提升带来的全新体验[6]。

2.3 创新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信息素养教学中,我们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主要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两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1)通识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我们基于课程开放共享学习平台,探究“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技能提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学习新知识,善于使用网络或课程平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维度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为学生创造一定情境,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分享、讨论交流以及整合应用等方式设计方案,采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发的进行知识学习,带着问题进教室,在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探讨解决疑惑,亲身实践知识从认知、内化到应用的学习全过程,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8]。2)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将信息素养内容主动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基于问题导向型学习( PBL 教学法)、过程导向教学法以及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以实现专业学习目标为教学设计中心,教师组织和引导为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探索、多方合作,善于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未来信息素养教育新举措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当前多数高职院校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信息素养教育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信息素养教育不够深入。我校经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在课程间衔接、教师思想统一、教学内容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不断研讨和实践,计划将从以下两点深入开展研究。

3.1 广泛运用整合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仅仅依靠通识信息素养教育已无法满足现代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养目标,我校将积极深入探索整合式信息素养教学新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实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对教师信息素养要求较高,在具体实施中难度较大。因此,下阶段教学团队将提炼已取得的教学成效,拓宽合作专业面,重点做好课程间的衔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加深任课教师间的交流互动。除了校内的交流学习外,加强团队成员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教学实践、主讲或参与信息化教学比赛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鼓励骨干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以及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3.2 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心仍旧停留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利用,在信息分析、信息创造以及信息伦理方面有待深入和完善,并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现有课程体系已建立完成,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等课程教学连贯性不佳,教学内容相对独立而忽视信息素养内容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今后教学中应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将培养学生信息检索的能力作为教学基础,加强信息分析和鉴别能力培养。这一教学内容的新增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筛选与判断对学习或工作有用、前沿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和创造。此外,还需重视信息伦理教育,这一信息素养内容甚为抽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或受到高度关注且引人深思的案例,分析案例具体问题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客观分析案例所涉及的信息道德以及相关法律问题,提高学生对信息伦理的认识[9]。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技术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