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9-01-30 03:50陈秋平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期育人思政

陈秋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具体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让新时期大学生牢记初心和使命,将高等学校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好立何德树何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立何德树何人,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好立何德树何人之一根本问题,破解立何德树何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四个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四个服务”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制度类型和意识形态,指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标准,同时也道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深刻理解“四个服务”,才能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才能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深刻剖析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青年大学生,既培养他们的共性,又激发他们的个性,使青年大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高等学校学习阶段是每一位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一特殊阶段,努力成为“让学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全面成才成长,应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工作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因”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内在要求,是推动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迈向新阶段的行动指南。首先,“因事而化”要求解决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问题因“事”而起,问题因“事”而化,要讲究“事”的处理方式与方法,在处理“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与情感的共鸣。其次,“因时而进”要求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新时代,把握新时代,跟上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与新时代同发展共进步。最后,“因势而新”要求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住大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势”,推陈出新,提升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吸引力。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的四种品格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坚守着“立何德树何人”的担当与使命,承载着“培养什么学生,怎样培养学生,为谁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与践行者。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责任与使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高昂的工作热情、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育人本领、高度的责任意识等四种品格。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高昂的工作热情

新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等学校已成为思想传播、文化交流、智慧创造的重要场所。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先锋和主力,是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式,同时新时期正处在青年大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辅导员需具备高昂的工作热情,要在青年大学生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高校辅导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要把“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放在首位,以高昂的工作热情,下好“绣花”功夫,创新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路与方法,增强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引导高等学校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是增长才干,锤炼本领的黄金时期。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需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用诚心赢得学生认可、用热心帮助学生解难、用耐心陪伴学生成长,做青年大学生信任的“家长”和靠谱的“朋友”。新时期,新目标,新作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加强社科类知识学习,提高内在修养,培养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掌握专业知识,夯实理论基础,积极参加科创活动,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六个下功夫”上做文章,用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青年大学生一道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本色。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高超的育人本领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是民族振兴的主力军,是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先进典型学习,掌握育人的本领和方法。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要时刻保持“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状态,要坚定“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摆得正位置、弯下去身子”的优秀品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掌握高超的育人本领。辅导员要当好新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帮助学生克服自身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利与义,拒绝见利忘义,远离自私自利;要帮助学生重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内生动力,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与人生规划。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主动担责、敢于负责、全力尽责,时刻保持归零的心态,以婴儿学步的态度,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责任是本,只有本固才能枝荣。作为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与践行者,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青年大学生表现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不明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学习热情的短时性、被动性,竞争意识和奉献意识明显不足等问题,要引导学生端正思想,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在失败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越是在失意的时刻,越是要有卧薪尝胆的坚韧,越是要有悬梁刺骨的勤奋。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敢于作为,有所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使命意识与集体荣誉,用坚决的行动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培养青年大学生,使青年大学生成为新时代最强音。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探索

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如何追寻与探索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以新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立何德树何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对接时代所趋,增强针对性,发展所需,学生所期;让青年大学生成为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出众,综合素质过硬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要旗帜鲜明也要润物无声,在大事大非前要立场坚定,在育人方式上要春风化雨。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倡导协同育人,倡导全程、全方位育人,倡导五育并举育人,倡导以文育人,让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走得更实,走得更稳。

(一)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倡导协同育人

要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争做时代好青年。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协同。倡导“大思政”格局,资源整合、多头并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共同研讨,整合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各方面资源,使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协同。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作,思政课与其他课的并进,找出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协同并进,共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课自身也要加强改革与协同,齐头并进、共同发展,让青年大学生拥有理性思想,带有科学判断,还有实践经验,“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3]。

(二)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倡导全程全方位育人

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倡导各个阶段、每个过程、每一方位育人,将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贯穿到立何德树何人的整个过程,覆盖到立德树人的各个方面,做到眼中有“人”,通过全程、全方位育人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知与行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是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大思政”教育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准则,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要求和根本保障。最后,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全程、全方位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规定,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倡导五育并举育人

五育,即德智体美劳。五育有五个字,五个字有五个内涵。“德智体美劳”,五个字,一般指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会审美、爱劳动。进入新时期“德智体美劳”的内涵要与时俱进,要赋予它新时代的特点。德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道德”也要遵守“社会公德”,其中“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5];智育目的在于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不仅倡导学习知识更要引导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体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强其体质,不仅鼓励增强体质更要让体育精神激励一代人;美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不仅懂得审美更要让审美跟上时代的步伐;劳育在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劳动,创造劳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相互关联,其内涵随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四)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倡导以文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所谓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实践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是高等学校的特有产物,是思政教育的有力工具,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的宣传、文化的建设,文化的管理,学习新思想,创新思政方法,把握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学习新思想、弘扬新文化、树立新风尚的主阵地,成为立德树人的沃土。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另一方面要立足学校历史,追溯文化传统,营造文化氛围。寻找文化底蕴,耕耘文化内涵,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以高尚的文化培育人,塑造学校文化的软实力与影响力,将立何德树何人落实到实处,使每一位学生参与,每一位学生受益。高等学校牢牢把握文化的主旋律,让校园文化促进青年大学生思想与人格的升华,让校园文化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生如麦,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栽培与灌溉。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当好新时期的麦田守望者,把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放在心头,把高等学校发展责任扛在肩上,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统一,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让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走得更实,走得更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份精细活,是一场接力跑,只有在拔节孕穗期的精心栽培,才能迎来灌浆成熟期的五谷丰登。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传播新思想、坚定信仰新思想、忠实践行新思想,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者与主力军。

猜你喜欢
时期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