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兴波,武 亮,冯国艳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2015 年3 月,“互联网+”首次以国家战略的地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同年7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1]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深化成果转化机制改革”。[2]因此,基于此背景,高校应以创新的理念合理地将“互联网+”深度融合到教育管理当中,巧妙应用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创新成果或技术,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更加前沿的高校教育管理新形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方面的往来与合作可能也会网格式地深化。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鼓励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强化“教产训”的联合教育教学活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支持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3]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基于“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人民日报》(2015 年4 月16 日18 版)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致总结为四个方面——促进教育公平、便利学生自主学习、以大数据服务教育、突破教育的地域限制。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在各类群体中相对来说应是“创新”的聚集群体。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去开展教育工作,高校更加需要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革新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现代化教学形式和科研激励制度,不断根据社会新需求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学者徐金燕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一书中将高等教育管理定义为:根据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发展规律,调配高等教育资源,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目标的过程。[4]本文所要探讨的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概念指的是:高校即教育组织内部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身发展目标、依法设立的规章制度、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等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合理巧妙地将“互联网+”运用到各类教学、教育、行政、科研等具体事务当中,从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现阶段,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学者季杏平(2018)指出:“各高校相继扩大招生规模,正是在扩招过程中,暴露了部分教育管理问题。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只有深化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才能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将‘创新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应摒弃过去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5]学者刘君(2017)指出:“‘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逐步渗透,正在改变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和运作模式。基于此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是激发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活力、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6]的确,校企合作可以让高校第一时间洞察社会就业需求,结合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渗透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给高校以往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每个高校领导者或管理者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结合互联网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当前多数高校的官方网站上都会有学校概况、师资力量、院系介绍、管理服务机构、学术科研、学生工作、通知公告、图书馆、教学教务、招生就业、新闻资讯等信息,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的网站建设是比较全面的。当前“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逐渐普及,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但仍有多数高校尚未充分将“互联网+”运用在教育管理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 年1 月31 日发布的第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7.72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高达7.53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同期我国总人口13.9008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7.5%,其中手机网民中的学生群体占手机网民比为25.4%,达1.912 亿人,在高校里面几乎每个教职工和大学生都有手机,针对着大学生群体而开发的五花八门外卖购物、考证刷题、课程表等的APP 接连不断地被推广到高校校园里面,然而针对真正将“互联网+”应用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设情况,笔者抽取广东省60 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含独立学院)进行调查,只有14 所高校开发了方便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的校园门户APP 软件,其中集学生事务、行政办公、新闻资讯、网络在线课程、校园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较为系统、完整、便捷的校园移动门户APP 不到10%。
打造校园移动APP 终端的目的是让高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和查找各类信息,移动APP 终端需建立在“简易查询、方便操作、择需公开、择权公开”的原则上进行设计。这里解释下“择需公开、择权公开”原则,高校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大学而言,其师生人数是比较多的,高校里面的多数教职工之间不是一对一地相互了解,大学生如果遇到紧急事情需要找某个教职工都没法第一时间知道对方是谁、在哪、如何联系,信息的不对称难免会给工作或学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因此,涉及教职工个人隐私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与教学教育工作无关的信息可选择不公开,但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和一些特殊的管理部门(纪检部门)的相关工作负责人是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性公开。除了特殊性信息根据权限可选择性公开外,高校师资力量、行政管理人员都在信息平台上有相应的介绍,如教师的职称、擅长研究领域、联系方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办公地点、联系方式等必要的信息,在高校里面PC 端的使用受地域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较不灵活。因此,笔者通过对几所较为新颖、完整的高校移动门户APP 终端的了解,构造出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校园门户框架,以学校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细分和完善。对于大多数尚未建设移动门户APP 终端的高校而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创建或改进,建设适用于本校师生使用的校园门户APP 信息平台,是一种学校管理的自我创新。衡量创新的对象范围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界定,单独个体的高校以其前后变化作为参照对象,充分利用现有知识或资源,借鉴其他个体的经验,本着满足自身教育管理新需求的目标,创造与改进以适应新的事物,也是一种创新。
高校在创造或优化校园门户APP 信息平台后,对于线下的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与教学、教务、科研、后勤保障、校园生活服务等方面相关的线下设施,应尽可能地以“物联网”的管理模式加以完善和改进,有效提升高校师生在校园中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使之能够拥有更高的自主化选择的能力,提高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质量。2016 年,“智慧校园”成为教育部文件中出现的首个教育“智慧”工程,被写进2016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随后各类学校掀起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热潮。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比较严重,如“浮肿病”和“多动症”,口号不断翻新,新模式、新理念层出不穷。[7]高校如何真正地建设好“智慧校园”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智慧化建设,当前也只是初步阶段,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来说,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起线下教育与管理设备联网运行,是走向“智慧校园”必要的第一步。当然,高校教育管理中也不乏“物联网”的影子,“自助服务终端”、“图书借阅”、“考勤管理”等都通过融合了物联网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出现在高校校园。高等院校由于师生人数众多经常能发现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群密集场地,自习室、图书馆、饭堂、充值中心、充值机……这些场地有一些时间段总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大排长龙”。假如在自习室、图书馆、饭堂的椅子座位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安装感应设备来确定就座率,学生和教师直接在校园门户APP 终端上就能实时查询到哪个自习室、哪个图书馆、哪个饭堂的就座率高低,根据就座率的高低来选择相应的场地,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而对于充值中心和水电充值机,由于当前部分高校的热水卡充值和寝室水电购买还处在人工充值和线下操作阶段,以A 高校为例,每到冬天或是新生报道之时,该校的充值中心、水电充值机前就会排列着“弓”字型的队列,效率很低。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若在高校的充值中心、水电购买等管理中植入“物联网”的管理理念是大有裨益的,高校师生只需在移动门户APP 终端就能快速在线处理,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既方便师生生活也提高了服务运作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为了实现教学、科研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8]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行政管理应依托互联网平台建设权限分级、审批有序的办公信息系统。继2017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各高校就“放管服”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二级学院(系)或职能部门的简政放权改革,优化高校行政管理流程,根据制度条例调整二级单位负责人管理权限,在规范的基础上精简了办事程序。然而,高校各类事务的传统线下纸质审批,多年来在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事务中存在诸多不便。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高校简化行政事务性审批流程,构建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适应高校各类行政事务在线审批处理的办公信息系统,同时高校应及时根据改革创新的行政机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高校内部的审批事务根据项目分类,可划分为一般性事务在线审批处理与重大事务线上线下结合审批,各二级教学单位或职能部门协同办理,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性保障和维护数据存储机制,方便信息存档与查阅,与互联网时代“通融互通”的网络办公模式紧密结合起来。高校积极推动行政事务网络在线审批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多校区高校存在的材料复杂、流程烦琐等问题,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长,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执行效率,增强高校教职工的工作幸福感、学生学习专注度和教育服务满意度。
慕课(MOOC)等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具有互联网时代特点的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教学空间和课程教学规模的一些问题。当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大都是以高等学校教师为主讲教师,其课程类型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等。根据课程类型划分为高校学分认定课和开放性课程,面向对象也根据具体课程区分为本科生、专科生和社会学习者,依托“互联网+教学”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方面已有一定的建设成果。网络选课是每个高校大学生每年都会进行的一项“拼网速、碰运气”的课程“竞争”,高校信息系统会随机性地筛选并确定选课名单,热门课程的网络选课会安排多轮选课来确定名单,但仍然会出现有些非常渴望修读该课程的学生选不到课的情况。因此,高校结合当下网络课堂的新局面开展跨专业的网络共享课程建设,采用课堂直播、MOOC 课程模式等共享课程的形式,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基于网络平台的共享课程,在满足大学生修读学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跨学科课程学习的便捷性和对跨专业知识的需求。对于学分认定课,一般的网络在线课程(如MOOC)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大都以客观题考试的形式,题库题量固定不变,学习者容易出现“挂课、考试时上网搜答案”等现象。为此,对于学分认定的网络在线课程,除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考试题库之外,还应当适当地增加考核形式(如课堂主观性作业的在线作答等),主讲教师或课程使用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考试作答等考核内容综合性考核成绩,以总评成绩来评价学生能否获得学分。
继辽宁省教育厅2014 年5 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高校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选择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之后,跨校修读学分成为辽宁省各大高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高校之间网络在线课程跨校学习且学分互认的新教学改革实践,是高等学历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是“互联网+”在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改革路径的一种新体现。[9]跨校修读学分模式突破了传统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空间局限性,实现高校教师之间的教学资源和高校之间的优势教育资源充分共享,满足大学生对各学科课程差异化学习的需求,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契机。2018 年6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批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的通知》,依法终止234 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截至2018 年6 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共计1090 个。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促进国内外教育资源紧密同步接轨,有利于大学生接受西方文化素质教育。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大都以“双学位2+2、3+1”、“本硕连读3+2、4+1”的形式开展,国外合作办学的学费有些是以学分收取学费,有些则是以每学年固定费用收取学费。以B 大学其中的一个“双学位2+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前2 年就读国内本科高校,后2 年去国外合作的大学就读,根据以往参加该项目学生的情况,仅在国外学习的总费用接近9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0 万元,加上国内本科高校费用,约人民币65 万元,这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学生而言,家庭负担很大。因此,高校中外合作学历教育,依托互联网平台,创建跨国高校之间网络在线修读学分,合作双方学校达成一定的协议,双方学分互认,尽量减少学生的家庭负担,让更多学生在国内高校就能修读中外合作项目的课程学分。国内的高校之间,能够更多地依靠网络在线课程的共享学习,各地教育部门对高校之间的课程学分互认给予政策支持,高校之间根据教学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展课程学分互认,保障大学生在本校就能顺利修读课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种教学模式混合,激发学生思维模式,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有效实现课程之间的优势互补。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需要顺应现代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高校及时地根据新政策新法规和“互联网+”的内涵,加快制定和完善符合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特点的管理机制和配套文件并实现同步协调革新,以“互联网+教育管理”推进高校教育与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改革措施尽早落地与实施,有效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