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效果

2019-01-29 16:23杨梅
智慧健康 2019年25期
关键词:肌张力早产早产儿

杨梅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江苏 徐州 221011)

0 引言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属于新生儿常见病症,以早产儿为主要发病群体。该病预后差,对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脑损伤是该病的常见后果,致死致残率较高[1]。因此,临床上对此病十分重视,有着相应的抢救和治疗策略,一旦发现早产儿存在脑出血的症状,就会立刻进行抢救和治疗[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该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并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以找到更加合适的抢救和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样本为2018 年入住本院的早产颅内出血新生儿,共抽取样本30例。样本的胎龄最长为36 w,最短为28 w。其中,男、女分别为19 例和11 例。对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样本选取标准为:(1)均经过头颅CT 检查而确诊;(2)所有样本均为早产儿;(3)存在易激惹、呼吸暂停、前囟隆起、脑性尖叫、凝视、肌张力高、抽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典型临床症状。

1.2 临床表现

50 %发生于第1 d,90 %发生于出生后1 周内,少数更晚。临床分为急剧恶化型、断续进展型和无症状型。(1)急剧恶化型较为少见,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昏迷、呼吸衰竭,去脑强直,强直性或肌阵挛样惊厥,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四肢瘫痪。可伴有前囟膨隆,低血压,心动过缓,体温异常,以及难以纠正的酸中毒,短期内可死亡。(2)断续进展型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在数小时或数日逐渐表现出来,病情起伏。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异常,肌张力低下,典型或不典型抽搐,亦可仅表现为轻微的抽动,伴眼球斜视或凝视。少数运动减少,呼吸异常,可存活或进一步恶化死亡。(3)临床无症状型,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出生后行头颅CT 检查中发现。

1.3 治疗措施

1.3.1 基本治疗

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刺激性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PaO2、PaCO2、pH、渗透压及灌注压[3]。

1.3.2 支持、对症治疗

(1)抗惊厥治疗:如出现惊厥,先抗惊厥再治疗,确定引起惊厥的原因。(2)脑水肿的治疗:合理应用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液体量每日60-80 mL/kg,并根据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尿量、体重变化进行调整。(3)恢复脑血管灌流量:静滴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开始时用小剂量,渐增大用量。(4)改进脑细胞代谢:选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5)控制出血:肌肉注射维生素K,输新鲜血浆或全血,选用维生素C、止血敏及血凝酶静滴等。(6)合并感染时,抗感染治疗。(7)支持治疗:白蛋白等。(8)早产儿一般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氧气补给,如插鼻导管、戴面罩等,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患儿,要给予有创呼吸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了SPSS 21.0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评价

(1)显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颅内压处于正常水平,肌张力出现原始反射。患儿具有正常意识。

(2)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颅内压处于正常水平,肌张力出现较低下的原始反应,患儿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呼吸功能正常。

(3)无效。颅内高压未缓解,患儿肌张力无原始反射。

2 结果

颅内压显著增高、呼吸改变是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两项主要临床症状。经过抢救和治疗,本次研究样本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 %,显效和有效共25 例。

3 讨论

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由颅内压过高所致,原因主要为缺血缺氧、产伤等。此病治疗较为困难,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将会给患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4,5]。临床研究表明,早产儿是此病的高发群体,发病比例占据早产儿总量的30 %多。其发病机理:早产儿肌体中的毛细血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发生破裂,导致颅内出血[6]。此病的发生率与胎龄呈反向关系,即胎龄越低,胎儿的毛细血管的发育成熟度越低,越容易在生产过程中破裂,从而引发颅内出血[7]。从临床数据来看,36 周以下的早产儿发病率最高。按照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将此病划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现(早产儿多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硬膜下出血、小脑出血几类。尽管出血部位和致病原因有所不同,但临床表现大致相同,预后则有着较大的差异。预后结果主要由诊疗的及时性决定。

在治疗过程中,以下几点非常重要:首先,要尽量减少患儿的搬动,保持休息环境的安静[8];其次,如果需要搬动,要确保患儿的头部处于固定状态;其三,对于昏迷的患儿,要采取侧卧位,确保其呼吸道的通畅。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处理。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所致者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最后,给予相应的治疗。检查分析并确定患儿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救治方法。例如,感染导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要给予抗生素及抗纤溶药物治疗;血友病要输注Ⅷ或Ⅸ因子;维生素K 缺乏症要输注维生素K 和凝血因子复合物等。

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对30 例样本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得出患儿颅内压显著增高、呼吸结构改变等是ICH 主要临床表现的结果。而早产、缺氧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因素。经过相应的救治,本次研究样本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3.33 %,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这表明,及时发现和救治对此病的预后十分关键。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病症;另一方面,救治的方式和措施要正确恰当,才能确保治疗的效果,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恢复,确保早产儿的存活[9,10]。

猜你喜欢
肌张力早产早产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