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楠,唐 宏
1 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2 赣南医学院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 赣州 341000
精神医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支学科,属于特设医学专业。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精神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临床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方面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应用型人才。因该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背景下,其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1-3]。在是否有必要独立设置精神医学本科专业方面,教育界也存在争议。如:考虑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进行精神科专项培训,或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层面开设精神医学方向[4-5]。存在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精神医学专业需要额外开设的专业课程门数较多,与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在总学时上有一定冲突,这也是开设精神医学专业的高校必然面对的矛盾。在总课时数不能大量增加的前提下,必然需要减少部分非核心的医学课程,或减少某些核心医学课程的总学时数,这对该专业毕业生未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专业发展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6]。合理设置精神医学专业课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公共课、人文医学与精神医学专业课程之间达成平衡,对培养优秀的精神卫生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学校精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提出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精神医学专业既要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又需要完成500~600学时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既需要满足医学基础教育,又需要具有精神医学专业的特色,在培养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培养的全面性,又需要突出擅长精神科临床工作的专业性[7]。因此,合理设置精神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让上述矛盾达成平衡是培养优秀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必须全部开设精神医学专业课程,同时,又不能减少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核心课程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等临床医学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对于部分非核心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如将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整合为医用化学,同时减少一定的课时数,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考虑合并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核医学等课程为医学技术,将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眼科学等课程合并为五官科学,针对部分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如医患沟通、医学社会学等可以考虑合并为人文医学,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设。这些课程对于精神医学专业有一定价值,但因专业特点及课时限制,难以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深入教学,但必须让学生了解。而对于该专业未来工作关系不大的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可以考虑大幅度减少课时或不开设,以达到课时总数的平衡。
精神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精神病学基础、临床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精神药理学4门课程,此外还有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精神卫生法等基础和心理学通识课程,以及社区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等不同精神卫生方向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需要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例如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等基础、通识课程需要设置于低年级,如第一学期,这一阶段医学生学业压力不大,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后续的精神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而在第三至第五学期的中年级阶段,医学生需要完成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大量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业压力较大,不适合开设其他精神医学专业课,如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需要开设部分心理学课程,建议考虑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选修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精神医学专业专业课程建议设置于高年级阶段(第六、第七学期),主要开设精神病学基础(第六学期)、精神药理学(第六学期)、临床心理学(第七学期)、临床精神病学(第七学期),剩余精神医学专业课考虑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完成学习。这样可以在不挤压其他医学课程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达到全面与专业深入学习的平衡。
相对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的诊断缺乏客观的实验室诊断,多依赖于精神科医师的临床经验。这也决定了在精神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将精神病症状、诊断及治疗知识“内化”。在高年级临床实践教学阶段,除内、外、妇、儿等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外,对于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实践教学应做到深入学习与全面了解,即在保证足够的精神科与心理科实践教学时间的基础上,针对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常见、多发的精神障碍及综合医院联络—会诊易混淆的精神障碍以及常用的心理评估量表使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等必要的知识,需要有深入的实践教学。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精神障碍的症状特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疾病发生、发展、康复的规律,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本特点、心理评估工具的运用等,熟悉精神科工作的基本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工作[8]。
在精神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在低年级重视“早临床”的开展,例如:可以考虑组织低年级学生在假期进入精神专科医院参观、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到当地精神专科医院见习、撰写感想、邀请精神科医师进校园开展讲座,也可以考虑聘请康复的精神障碍志愿者入校与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精神障碍发病过程中的基本特点,熟悉疾病规律以及社会对精神障碍的态度、职业伦理等。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帮助学生熟悉精神科的工作特点,降低学生对精神病的抵触和反感,避免“妖魔化”精神患者,同时,初步了解精神科工作的基本特点、规章制度、注意事项,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做好准备。
因社会上长期存在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认同。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医学生不愿从事精神科,即使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也不愿将精神科医师作为自己的首选职业[9-11]。除社会和医疗、教育部门需要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降低社会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外,医学院校也应加强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教育,稳定其专业思想,例如:考虑针对精神医学专业设置精神科专项奖学金,用以奖励有志从事精神医学的实习生;设立精神医学、临床心理方面的本科生创新课题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精神科医师的科研项目;定期开展精神医学、心理卫生相关的知识竞赛、征文、微电影等校园活动;开展精神障碍方面的影视作品赏析;邀请该校精神医学从业的毕业生开展系列讲座;针对精神医学专业新生入学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精神医学专业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了解专业特点、发展趋势,进而提升其专业认同水平、学习积极性和专业满意度,培养优秀的精神科人才。
在精神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开展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除PBL、CBL、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外,也可以考虑将教学班级小组化,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教学活动,如自制精神障碍诊疗的视频、角色扮演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根据作品的情况开展讨论。这些教学方式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帮助学生体验精神障碍的歧视与偏见,加强职业素养教育,还能够强化学生沟通、交流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2-14]。
综上所述,精神医学专业培养与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存在差异,只有在“大临床”与“小精神”二者间达成平衡,重视精神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厚基础”与“重特色”,重视精神科实践教学与职业认同教育,才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标准的优秀精神医学专业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