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康 宁
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现代信息化技术为变革学校教育提供了条件与可能。但是这个能够触动变革的条件与可能是什么?也就是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根本或颠覆性改变国家关于学校教育的形态,这是目前不可能明确回答的问题。原因有两条:现代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发展变化,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逐步积累变化的。特别是四百年前出现的学校形态依旧在那儿,所提出的基本学校制度也依旧在那儿1。除了适应国家工业化需求外,还有一个规模效益指标,站在国家宏观层面,无论对幼儿机构还是大学,都存在规模效益的衡量与选择问题2。所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逐步介入、渗透改变的过程,学校教育也是在不断选择接受、逐步变革自身的过程。因此,任何夸大或低估这个影响的行为都是无意义的,因为,该发生的必然发生,不能改变的终究会被淘汰。
在较长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宏观与微观视角上对学校教育的可能影响在以下几方面是有共识的:
一是国家对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投入水平对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影响。国家有计划地实施现代信息化技术基础设施,对身处不利环境的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者具有一定帮助,即在实现教育全链条相对公平目标上具有支持作用。特别是国家从“硬”条件上,对师资培训交流与资源支持系统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部分教育管理系统与评价系统采用数据收集与分析支持管理系统等,但这些信息化技术迭代速度、应用方式与干预投资的规模效益仍然是信息化建设程度与进度的相对参考与约束条件。
二是国家实施现代信息化在国家教育创新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与选择。在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影响人类工作与生活形态,并对个体生存环境无所不包的基本环境下,国家已对重要行业与重大领域的未来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部署。教育领域信息化战略也不断升级,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已实施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应用、创新,以适应信息化变革,并不同程度地通过大纲、学科、课程等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适应掌握信息化专门技术以及不断创新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能力要求。国家支持学校管理信息化与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跨组织、跨领域、跨国别的学术研究合作交流上的信息化建设等。这些都是教育适应并变革现代信息化发展的国家宏观创新的战略选择3,这个战略选择随信息化发展是更替并递进的。
三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教育是梯次迭代,有条件约束的。在微观上,现代信息化技术有可能对学校教育在个体教育因材施教上的不足有所帮助,对处境不利地区的师资与学生提供支持,但这种帮助是有条件的,即在现有技术供给能力上,除对应性、有选择、多样化、可支付等条件外,还包括不降低原有学习能效、教师水平能效,不增加学习者额外负担或可支付的适应能力。因此,现有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因材施教上的适配程度是有选择和有条件的,现阶段尚不足以在所有教学领域有规模效益4。
四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解释力与表达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微观视角看,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需求中,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快速传播摄取、分享修正教育体验与创新成果具有显著效益。在端正的教育价值取向下,现代信息化技术对运用大数据分析分享教育过程、实施个体差异教学、改进教育进程与方式等具有辅助作用。
以上四点共识是教育界对国家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的基本共识。在这样一个宏观与微观的坐标框架下考察现有阶段学校教育信息化事件,总体可以达到一定的共识。单方面或片面强调都很难厘清学校教育与现代信息化应用的关系,如成都七中现象5。但在上述这一共识上,还有更高层级的思考共识范畴。这主要指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人的自然进化与人工干预伦理,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的法律挑战,现有共享规则与秩序的变革等。尤其是人与机器的关系,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在发展路径上是有所约束还是毫无制约?在教育理念上,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已现实存在,但需要正视并明确。也许,帮助儿童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重新认识自我,科学认知人与机器人的不同,在与机器人共存的环境中健全人格与理性素养更为重要。这些不仅仅是科学伦理、文化伦理的事情,也是学校教育中亟待摆上议事日程的事情。
在上述环境下再度认识幼儿阶段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就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阶段与其他阶段儿童特征的不同,因为此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阶段信息化应用的特殊性。该阶段儿童尚处于一个连续快速生长发育完善的过程,且个体差异较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儿童脑研究,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等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尚未有突破性进展。在依赖这些基础性研究的儿童生理学科、心理学科与教育学科的现有研究成果框架下,实施毫无保护性和连续性的任何大面积信息化干预教育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无效的,甚至将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在现有文献资料披露上,没有国家明确提出要在学龄前阶段实施必需的信息化学习干预政策6。
从宏观层面上,在尚未通过充分实验或试点取得规模效益并证实对该阶段幼儿生长无危害的前提下,国家尚不能也无法提出明确的干预应用性政策意见。基于这一领域尚存的基础性研究空间,国家应该大力鼓励与投入基础性研究,支持进行该阶段信息化对幼儿影响程度的长期科学研究与追踪观测评价。同时,在有约束的一定范围试点上,要审慎作出施加于幼儿机构特别是直接影响幼儿成长的信息化技术的政策决定。从微观层面上,基于幼儿生理与心理生长发育特点,特别是认知与社会化特征,在国家现有教育指导政策上,要探究有哪些学习与教育领域是信息化技术可能替代或辅助的,如何支持试点或优先有限进入。目前尚未看见国家层面或具有权威性科研能力水平的机构呈现该方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但市场的自发性、积极性、创新性有增无减。目前,市场开发或已部分进入幼儿机构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多以管理系统、安全系统、采集系统、资源系统、培训系统、家园系统为辅助性支撑系统,而对学习系统、教学系统、评价系统等研发虽已较多,但总体来看进入幼儿机构并不多。对这些系统的价值取向、支持功能、规模效益、影响结果等都尚未见到高层次、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的研究实证。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市场研发的引导与高层面研究机构的合作介入。
关于直接应用于婴幼儿的“智慧”产品,目前市场上所研发的多为辅助支持性产品,这些产品与系统不仅处于多重挑战并受到相应技术开发的制约,还受到来自学术界、行政、幼儿机构与家庭的诸多质疑。虽然我们看到大量的智能机器已广泛应用于复杂的制造业和医疗业等,但是为什么低幼教育阶段的“智慧”研发却停滞在“呆萌弱智”状态?除市场因素外,这主要深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所使用的技术本身因基础性研究的滞缓处于递进更迭不稳定、不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对该阶段幼儿身心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复杂的发生机理尚未发现,特别是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阶段虽明显,但每一阶段相对短暂,生长阶段的转换迅速,且个体差异深受遗传因素影响,加之婴幼儿环境具有多重性,难以控制。这些因素不仅使对应的研发产品在生长阶段的针对性、递进性、平滑性、差异性上难以把握,而且对企业研发的投入与效益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如一些利用大数据手段的评价分析工具限于规模效益与环境因素的控制等,使得样本的信度不足以支撑结论。因此,幼儿阶段“智慧”研发质量不高或不足,不仅是企业研发费用与规模效益难以对应造成的,也与该阶段的基础性研究尚未有突破性成果支持有关。虽然从事研发的机构都倾向于将比较成熟的技术与教育结合,但现在能够运用在幼儿阶段的应用技术都不是高端关键技术。
事实上,让人惊叹与可预测的是,发现婴幼儿阶段生长发育奥秘的技术却可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发生重大突破的核心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因此,将对婴幼儿教育技术的支持、研发与发现婴幼儿生长奥秘及人工智能突破相关联,是国家予以重视和投入的基础性研究的创新方向。理性呼吁那些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机构应更多研究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机理,这不仅是人工智能的研究基础,也预示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那些研发婴幼儿智慧产品的企业应将重心放在探究与婴幼儿特点能够对应,又能起到支持辅助功能的技术开发上,而不是简单迷恋所谓的“智能”产品,低估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速度与潜力,即婴幼儿的智能发展与现有智能产品不是一个属性范畴,它们有不可比拟的本质不同,切不可错位等比。值得指出的是,能够应用于幼儿学习的技术主要难度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支撑这一技术的基础性研究突破状况,即从何种视角选择何种技术,是否有必要,能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且具有规模效益。这才是从事婴幼儿“智慧”技术产品研发的主要考虑因素。否则,所谓“智慧”产品都将是短命或无效的。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近几年进行的“未来学校”探索和试点,与上述思考与问题有关。“未来学校”积极鼓励和动员教育研究部门与学校一线关注与开展有关但不限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其中包括智慧幼儿园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对策研究。值得肯定的是,大量实践证实,企业的研发积极性要和与学生成长有关联的专业科研部门相结合,与一线学校、幼儿园相结合,只有科学研究的路径选择端正,基本教育理念取向端正,与技术迭代方向趋于一致,才有研发应用成功的基础与可能7。同时,幼儿教育机构和研发教育信息化产品的企业都需要重温这样的简单常识:人是第一位的,机器是第二位的,机器永远是为人服务的。我们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的同时8,永远不要把人当成机器或变为机器,特别是当你面对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时。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念,背离这一根本,教育信息化将背离教育本质,教育将沦为机器与工具。我们需要拷问自己并作出分辨与选择的地方很多,但这是前提。
【注释】
1.夸美纽斯的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1632年)早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他的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做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如果选择个体学习即传统私塾或手工面授师徒制,则不属于该讨论范畴。对于国家设立的学校而言,无论是义务还是非义务制,都存在规模效益问题。对于私立办学机构,同样存在规模效益问题。
3.在国家实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与正式制度和阶段政策中,从目标、大纲、课程、专业、学科、途径、手段、方法、基础设施、教学、科研、管理应用方面都全面但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应用现代信息化的成果。
4.即使是语言学习,尚未见规模效益评估。对于未成年人,无论是时间还是投入,更不用说情感与人格培养。
5.中国青年报刊载的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引发现象级关注,文中介绍了成都七中实施16年的与贫困地区高中合作的商业化在线课程教学案例。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优质课程资源直接引进教育力量薄弱的学校中,配合一定的教学方式改革,给当地学生带来了切实的改变。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在接受善达网采访时表示,引发讨论的关键在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基础性焦虑以及对通过技术可以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寄予的希望。
6.汤敏认为,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会弱化教师作用的顾虑完全没有必要。“技术不能解决一切,但在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上,互联网技术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7.例如:幼儿入园时你更倾向于由机器人接待,还是教师面对每一位熟悉的孩子,还是两者同时存在?对幼儿来说,机器人弹琴与教师弹琴有什么不同?即使作为经典传唱,巫漪丽与吕思清合作的《梁祝》与机器人演奏的有何不同?让幼儿在现实中与在屏幕上认知“浮力”“空气”“动力”“生长”“数量”“空间”等有何不同?
8.马云在乌镇的演讲中指出:“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过去3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30年,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但是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技术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是机器没有灵魂、机器没有信仰,我们人类有灵魂、有信仰、有价值观,人类有独特的创造力,人类要有自信,相信我们可以控制机器。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不到10%,而这10%,机器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