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颜春华
(1.枣庄学院 文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2.枣庄实验高中,山东 枣庄 277000)
成语是中华传统语言文化中的活化石[1](P66),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活跃在文化传播传承的第一线。而大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播传承承上启下的最有活力的代表,因此关注大学生中的成语文化的传播现状,研究成语文化在大学生传播中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样本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是在时间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学生们已经浸沉在网络、智能手机、多种传媒盛行的融媒体时代,因此,成语文化的传播的主体以及传播方式,早已同20世纪大相径庭,研究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更是迫在眉睫。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是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核心力量,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接受方式以及接受程度是传统文化得以弘扬的基础。而成语以及成语文化恰恰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的高级形态,对它的掌握与应用代表着对母语的高级水平与层次,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熟的语言表达中不可或缺。
从语言属性上看,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但是它不仅是一种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固定短语,更是汉字和汉语文化的精华和缩影,是汉语和汉文化的全息元[2](P61)。成语通常来自于古代文献或俗语,蕴含着中国人在人生、处世、伦理等方面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习得了成语就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重新审视和使用成语也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语音与组合形式上,成语大多是四字格,含义丰富、韵脚分明,常常作为口语练习的材料,经过挑选甚至作为磨练口唇的基本练习材料。有研究表明成语的声调配合规律平仄相间,而体现在其中的双声、叠韵、押韵等韵律现象,增加了成语的音韵美[3](P40);成语中四字格居多,组合形式对称,其中的建筑美、结构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入学习了成语,就了解了传统文化中的音韵、节律、结构之美。
从词语的意义与语法的使用角度上看,成语是保存古代汉语词语本义、语法现象的活化石[1](P69)。在成语中,词语是单音节的,依然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用法,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词义来解释。像一般的通假字、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包括各种词语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词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现代汉语中,要想直接找到例子,成语就是最古老又最直接的语料。因此,现代汉语中直通古代的语料就是成语。大学生深入学习了成语,就是植根于古代汉语,进行古代汉语的学习与开掘,掌握的成语数量越多,那么汉语的水平就越高级,母语的根基越深厚。
成语中的四字格,既是一种独具汉语特色的语言表达格式,同时其中还蕴含了大量的修辞格式,所以大学生深入学习成语,同时也是在学习先人们的语言使用技巧,其中的比喻、接待、委婉、对比、夸张和比拟的修辞格比比皆是。因此从语言的属性上看,成语宛如一部系统、简明的汉语史[1](P66),掌握了成语就是掌握了母语使用的高级技巧。
成语的语言属性可以向大学生开启直通传统文化的语言真谛的便捷之径。而成语的文化属性,更是向大学生开启了展示传统文化的时空隧道。成语的源头无不大有来历,如一些主要的儒家典籍、著名的历史著作、经典的诗词歌赋,广泛流传的人民口语等等,莫彭龄教授做过统计研究:如儒家典籍中的《论语》涉及166条,《孟子》涉及136条,《诗经》涉及177条,《礼》涉及130条,《春秋》255条;历史著作中《战国策》87条,《汉书》158条,《后汉书》103条,《三国志》199条;诗词歌赋中唐诗310条,宋代是词140条[4](P117)。这样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底色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在成语中的存在可谓车载斗量、蔚为大观。而成语文化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也是让我们瞠目结舌的,它几乎涉及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意识、服饰、度量衡、车马、宫室、礼俗、乐律、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科举、职官;科技、宗教、思想、道德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规律,成语的文化背景,其实就是一部系统的、简明的文化史[1](P69)。
因此,成语及成语文化是传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和窗口,为大学生母语素养与文学素养、文化修养提供了丰厚的历史与现实资源;为大学生全面理解,传承中华传统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具体可感的凝固与流动的资源。
融媒体是一种实现了多种媒体形态(如图形、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在不同媒介(如广播、杂志、书籍、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与APP等)中的传播[5](P81)。现在,新旧媒体形式并存,媒体形态万千,对成语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理应利用融媒体的优势,在即时互联的融媒体环境下,但目前而言成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和传播现状究竟如何?这是我们关心的内容。
为客观全面了解在融媒体时代成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途径,本研究特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本次调查选取枣庄学院在校学生,通过网上调查平台问卷星软件技术支持,制作网上调查问卷。形成问卷后通过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发布问卷。另一种途径是通过纸质问卷进行调查:在学校各个院系随机选取一些同学进行有效调查,最终形成1058份有效问卷。其中女生793份,男生265份。理科529份,文科529份。
第一,大学生的成语的学习,始于家庭的口耳相传
24.5%从三岁之前就开始接触,43.3%从幼儿园阶段开始接触,31.3%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只有0.8%从初中阶段开始接触,63%的文科生在受学校教育前开始接触成语,72.6%理科生在受学校教育前开始接触成语。可见,成语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教授与传承中,得到全体国民的极大认可。孩子接触成语越早,越依赖于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
第二,大学生的儿童时期主要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和翻阅成语词典,获得成语知识与成语文化
大学生普遍对成语故事感兴趣,并且超过74.6%的人集中在小学阶段和幼儿园阶段,阅读过成语故事,仅有6.25%的人曾经背过整本的成语词典。阅读故事是儿童学习成语的重要途径,而且集中在课业负担轻松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初中后仅有0.8%的学生继续阅读成语故事。而92%的学生通过翻阅成语词典获得成语知识,可以得知成语词典的阅读是获取成语知识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在新媒体发展较为薄弱的年代,纸质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成语文化得以广泛流传的方式。
第三,伴随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的多种新媒体也是成语及成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大约58.6%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媒体传播是学习成语的重要途径,39.13%的被调查者偶尔从传播媒体上学到个别成语。绝大部分人对多种传播媒体学习成语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有2.27%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从各类传播媒体上学习过成语,说明媒体传播对成语及成语文化的传播还是很重要的。
央视的《中国成语大全》和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展现了成语之美,取得了不俗的收拾效果,被调查者中81.47%的同学曾观看节目,其中大部分人从中受益匪浅。另外有18.53%的同学由于忙于上课写作业,未能观看节目。成语节目的成功说明成语及成语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很受关注的,新的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除了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电脑、手机中的成语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调查发现,接触过这种成语游戏的比例很高,达到83.6%,其中15.4%的大学生经常玩耍,68.2%的同学偶尔玩玩。但是这种休闲娱乐放松的媒介方式并不是大学生传承成语文化的最主要途径。
但是,媒体与网络传播也是把双刃剑,大学生对广告语中使用的戏仿成语现象相对理性,例如“刻不容缓”仿拟为“咳不容缓”、“其乐无穷”仿拟为“骑乐无穷”、“功到自然成”仿拟为“工到自然成”等,71.6%的被调查大学生看透了其商家的商业嘘头本质,看到了仿拟成语的使用会使青少年曲解成语本义,广告在青少年习得知识方面起了恶劣的作用,仿拟成语容易产生错字别字,会损害民族古典语言文字的纯洁性等问题。对于网络流行四字语,如“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说闹觉余”之类的词语,75.9%的大学生认为不是成语。
第四,大学生们普遍认同学校教育特别是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学习成语及文化的最主要的积累途径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学习成语的最主要途径还是学校教育,主要是语文教学。排在第二位的是纸质书籍报纸杂志。数字化新媒体虽然排在最后,但也显示有一部分同学利用它学习成语。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大学生大多数仍然以传统的媒介方式学习成语,其他媒体多是娱乐方式,不是学习的主要手段。
通过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的成语及文化习得呈现出以下特点:大学生成语习得有口耳相传,传统媒体图形、文字,新媒体网络,数字媒体形式,学校教育的传播途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依赖的传播途径不同。在学龄阶段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而到了大学阶段则相对依靠新媒体形式。
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98.6%;《报告》分析,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并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截至2018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6.8%。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
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昭示着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融媒体时代扑面而来,已然成为了年青一代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智能手机、平板、便携式电脑等电子设备随身携带,已经成为他们交流联系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传统纸媒、平面媒体的传播方式,受到时间、空间、阅读方式及能力的影响,越来越从单一媒体的形式走向融媒体的形式。这给成语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
融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与融合,因而可以为信息的传播带来效率的最大化。如有研究表明,仅通过看的方式只能获取知识的20%,仅通过听的方式只能获得知识的15%,而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如果能通过讲解,调动全身感官去学习应用知识,可以获取知识的70%以上。融媒体平台恰恰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这种学习的便捷渠道,因此可以通过手头的智能终端迅速地获取成语文化的相关视频、音频资料,并且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强的特点调动各种感官吸收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即时、互联、高效的融媒体传播,对于成语文化仍然存在极大的挑战,在调查中就可以看到融媒体用户端,主要被大学生们用来娱乐。而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意图真正掌握成语及其文化,还是要花费时间详尽掌握每一个成语的字面意思、背后意思,以及引申意义之间的关系,从中总结与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但是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移动终端,大学生接触到的成语文化形式往往以娱乐与消遣的方式呈现,碎片化的知识输入[6],并且大量同质化的内容在各种新媒体终端呈现,阅读与学习伴随着碎片化、影像化、叙事化、娱乐化、浅显化倾向。希冀大学生在中小学已有的成语知识基础上继续深入与探索,却缺乏有深度的材料提供。因此,在网络技术下,大众传播范式发生巨大变化,移动传播趋势势不可挡,意图大学生利用融媒体平台进一步传承成语及其文化,需要抵抗网络世界的诱惑性与娱乐性,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最大化利用新媒体技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寻找最优资源。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文化、成语文化如何汇入新的传播形态之中,寻找新的方案适应新时代才能改变被边缘化的命运,这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任何时候都会围绕着传播给谁、传播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传播的这三个核心要素的问题[7](P56)。因此当下意欲在融媒体移动平台中,实现成语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必须创新传播主体研究、创新传播内容研究,创新传播方式研究,遵循转换链条“传统文化——媒介编码——市场编码——当代文化”[8](P173),实现最终目标。成语文化的传播理应围绕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创新内容挖掘,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尝试出一条新的道路。基于此,对这三者的创新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开展:
“大数据”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游戏规则,提炼出文化有效传播的时间、空间[9]。它的“核心就是预测,它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10](P16),大数据分析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移动互联网会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无缝隙地记录,人们的活动会在各种媒介上留下痕迹,进而得以分析出人们的活动范围、个性特征、活动倾向等。
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成语文化传播三要素的分析,可以创新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预测传播主体——大学生个性特征、阅读喜好,媒体使用偏好,知识涉猎动因,得出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终端对不同成语文化传播内容的关注度,找到大学生对成语文化喜好的传播方式。同时通过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成语文化的内容制作、储存,为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巨大支撑。同时还可以整合多种数据资源,具体分析成语文化的传播状况,为移动传播提供强大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大学生对成语相关的APP(第三方应用软件)的下载与使用情况,得出他们对成语的态度、对不同应用软件的选择、对成语的详细的阅读学习关注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整合已有的研究,就大学生真正需要与关心的成语及文化深入挖掘,将来为移动媒体提供更深入的资料。
同时,在传播内容上,可以利用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料库资源,通过对具体成语使用的语境与语义、语法进行分析,得到语料库中所有具体成语出现的语料,在大文本的分析中,可以观察到具体成语使用的现状;也可以通过古代汉语语料库资源,同样得到具体成语的古代使用状况,总结出具体成语使用的历时情况;进而对比共时与历时的异同,发掘成语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与发展情况,为后续的成语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内容发展提供更多的语料支持,为成语文化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内容转码提供更多的样式选择。
创新性地结合大数据对成语文化三要素有所了解与研究之后,就要对大学生的成语文化传播做出实质的引领。
首先,创设多种场景向大学生宣传成语及成语文化,拓展传播渠道,吸引传播主体,深化示范效应。当下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态势,各种新媒体技术创设了多元、活化的文化传播语境,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良好的发展平台,共同营造成语文化宣传环境,加大对成语文化的宣传力度,像中央电视台的《成语大会》、河南电视台的《成语英雄》,即通过电视节目的渠道传播成语及文化,又通过网络互动的模式邀请全民参与,我们还以继续拓展节目的形式与种类,将多种媒体平台整合,扩大对成语文化的宣传与挖掘,创设一个又一个成语文化应用的范例,激发大学生对历史与文化的热情,实现成语文化、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与全网传播。
其次,创制多个侧面向大学生展示成语及成语文化研究成果,拓宽传播视角,系统开发传播内容,深化内容效应。在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传统文化传播中,无法摆脱浅显化、娱乐化及碎片化的时代语境,这并不意味着成语文化的传播就必须一直这样下去,知识者阶层作为知识与文化的研究者,有责任与义务将蕴含在成语中的深刻文化内涵与知识,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大学生,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沟通历时演变与共时知识,沟通表面意思与深层意蕴,沟通似懂非懂与豁然开朗,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将深藏在生活、口头的传统知识文化共享于当下言语之中,将成语文化中的是什么变成为什么,启迪大学生思维与心智,启发大学生重新认识成语及文化,进而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激发责任感与自豪感,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再次,创新多种方式吸引大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融合传播媒介,拓展传播形式,深化形式效应。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与网络技术与成语文化的传播主体须臾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大数据分析,结合各种新媒体,融合多种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吸引大学生在成语文化的传播中投入时间,实现成语文化传播的良性互动。例如,大学生网民应用手机移动终端的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创新传播形式,必须结合手机这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移动终端的特点,将其便携式、伴随性与成语文化知识宣传的碎片化、叙事性要求结合,更好地挖掘成语文化资源中的体验要素,将传播的内容陌生化、可视化、生动化。当然在新媒体技术下,还有很多的传播方式可以尝试,像可以通过微报道、微直播、虚拟现实即VR技术等互动式体验,将成语文化教育贯穿其中。总之,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反推成语文化的内容阅读,倒推知识者阶层对成语文化内容的挖掘与分类,促进内容研究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放大形式效应,达到传播传承成语文化的目的。
成语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与伦理价值,不仅是大学生了解古代语言文化的直接语料,还是滋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的沃土,同时成语文化也是践行中华传统价值观、伦理观的程序性知识。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成语文化在大学生的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结合大数据分析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我们给出了创新性传播成语文化的三个对策,希望能形成相对浓厚的宣传语境,深入挖掘成语文化的知识内容,结合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接受渠道,为成语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进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做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