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便秘出现的几率很高,且病因较为复杂。目前引起便秘的关键原因一般为结肠无力与出口梗阻[1]。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86 例便秘病人排便造影结果及结肠运输试验,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两种方式对便秘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挑选我院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诊治的便秘患者86 例,其中有女性81 例,男性5 例,年龄在20-72 岁,平均46.7 岁。患者均不同程度患有大便排不净、肛门坠胀感、排便困难、顽固性便秘等问题,有1/3 左右的患者具有肛裂或者有痔病史,病史为2 至30 年,一般需要通过灌肠、口服泻药等方式辅助排便。
1.2.1 结肠运输
在进行该试验的前三天需要禁止服用对肠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例如泻药等,同时不能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在检查前一天的上午需要口服20 粒标志物胶囊1 粒,并每天拍摄腹部平片1 张直到第5 天。在检查时需要保持饮食与生活习惯不变,详细记录留存在乙状结肠、直肠、左右半结肠的标志物粒数。判定标准为3 天后大肠依然留存的标志物如果超过4 粒,就能够认为是运输异常[2]。能够通过运输指数(TI),它展现了直乙部和大肠其他位置的留存标记物数的比例。TI 以0.5 为中位数,TI 越接近于1 则越可能为出口梗阻;TI 越接近于0,则越可能为慢运输。
1.2.2 排便造影
使用北京万东医用X 射线装置F52 一8C。在造影的过程中使用75 %的硫酸钡混悬液500 mL 进行灌肠,并让病人侧坐在排便桶上,分别得到力排充盈、提肛、静坐及黏膜图像,图像中一定要拥有肛门、耻骨联合、骶尾骨。
1.2.2 .1 肛直角
直肠下段轴线和肛管轴线所构成的背侧夹角。在排便的过程中,膈肌、腹肌的内压提升,肛门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松弛,肛直角提升,让直肠排空。诊断标准:力排像=137.44°±11.15°,静息像=116.17±12.44°,提升21.27°属于正常;不正常分为三种程度:Ⅰ度:提升超过21.27°;Ⅱ度:不提升;Ⅲ度:变小。
1.2.2 .2 直肠前突的深度
力排像直肠前突最远点的垂直切线和静息像直肠前壁相同水平切线间的距离,并且分析阴道标志物最近区域的改变。诊断标准:异常情况分为三种:Ⅰ度:0.6~1.5 cm;Ⅱ度:1.6~3.0 cm;Ⅲ度:超过3.1 cm。
按照刘世信等的分类方法与判断标准,根据标记物在结肠中的分布与留存状况,分为直乙聚集、运输异常、运输正常型。三天后至少需要排除80%的口服标记物(16 粒),若三天之后,结肠中的留存标记物超过了4 粒,则显示为结肠运输功能出现了问题[3]。在86 例检查者中,有直乙聚集型20 例,运输异常39 例,运输正常者27 例。
在86 例检查者中,其中有异常72 例,14 例正常,异常者中,有会阴下降加上内脏下垂者3 例,有盆底痉挛综合征3 例,有会阴下降3 例,有会阴下降加上直肠内套叠2 例,有直肠内套叠加上直肠黏膜脱落4 例,有耻骨直肠肌肥厚症加上直肠前突8 例,有直肠黏膜脱垂加上直肠前突7 例,有会阴下降加上直肠前突25 例,直肠前突17 例。
本组病例中排便造影与结肠运输试验都出现异常的患者有45 例。
对于便秘的原因,大多数专家认为功能性便秘能够分为出口梗阻与结肠无力两种[4]。有关资料显示,结肠无力一般的原因有:(1)肠壁的神经节细胞降低,或者神经丛受到外、内源性伤害,让肠道蠕动的能力降低;(2)刺激性药物例如抗生素对肠壁的伤害;(3)肠道感染性病症的不科学用药使得肠道中的菌落失调[5];(4)食物在肠道中长时间停留,使得水分被充分吸收,从而造成大便干燥,让大肠中的内容物难以推进。同时由于食物残渣在肠道中长时间停留,使得其中的纤维素被分解,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降低,从而造成肠道蠕动减缓,造成恶性循环[6]。
而出口梗阻的原因大多为:乙状结肠冗长、内脏下垂、耻骨直肠肌肥厚症、直肠黏膜脱落、会阴下降、直肠前突等[7]。
结肠运输试验是明确结肠传输作用的一种动力学检查方式。标记物跟随结肠中的其他物质一起运动,X 线能够随时分析结肠平滑肌的对应状态;如果显示为结肠运输试验异常,那么就不得片面的认为是结肠慢运输,而是要按照标记物在结肠中的具体分布情况来进行研究[8]。对于结肠慢运输的病人,一定要记录标记物在结肠中的运动状况,了解标记物在什么位置运动较为缓慢。27 例结肠运输正常中,排便造影为出口梗阻的有13 例,因此结肠运输正常的病人也有可能存在出口梗阻,所以不能简单的使用结肠运输试验认定是否具有出口梗阻。同时因为出口梗阻与结肠无力一般都是同时存在的,所以TI值只可以当做结肠运输异常时分辨结肠无力与出口梗阻的权重值[9]。而排便造影是对肛门、直肠、乙状结肠展开动静态分析的检查方式,它是分析出口梗阻的关键方式[10]。有资料显示,出口梗阻一般都和结肠无力同时存在,出口梗阻是造成便秘的根本原因,两者在便秘时相互影响,从而使得便秘更加严重。在本次试验中,有运输迟缓59 例,占比达68 %;有出口梗阻72 例,占比达83 %,两者均出现的有45 例,占比达52 %。
由此可见,因为出口梗阻大多和结肠无力同时存在,因此两者在患者便秘的过程中会相互影响与作用。在排便造影与结肠运输试验时就需要联合使用,有利于对便秘的相关原因展开更加准确的判断,为医护人员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