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亚婷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从2009 年开始,随着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开始逐步推广,这种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主要目标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又以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为主流[1]。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响应相关政策,以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作为龙头,并联合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逐步建立起一个具备功能定位清晰、就诊秩序良好、卫生服务资源合理使用的医疗机构联合体(医联体)[2]。本研究对本地区医联体建设和医疗集团建设相关性进行探讨,能够对医联体建设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完善中具有重要意义。
医联体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其本质上就是建立完善的服务模式与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3]。该模式不仅能够使三级医院专业技术发挥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提供有效帮助[4]。而该模式下所构建的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可有效促进区域医疗服务整体分工协作功能,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基础上为人民群众就医服务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5]。
目前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形成了四种发展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模式,其分别为医疗集团模式,县域医疗共同体模式,跨区域专科联盟模式,远程医疗网络模式[6]。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医疗集团模式。医疗集团模式主要是通过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这种模式主要由所在区域或城市内部三级综合性医院与多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可通过医疗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实现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7]。
(1)我院在2018 年度签署医联体单位共计7 家,其中进入洽谈阶段的卫生院有4 家。同时为推进落实与铜山区人民医院(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的各项措施,根据需求,我院从专家坐诊、义诊宣传活动、会诊、手术指导、联合学术活动、重点学科建设、远程医疗、心电传输、职能部门行政管理等九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口帮扶。
(2)我院在2018 年医联体建设中,对本地区多家基层医院进行有效的帮扶工作。在铜山大许镇中心卫生院、郑集镇中心卫生院、张集镇中心卫生院、房村镇卫生院、利国镇中心卫生院、柳泉镇卫生院、睢宁工人医院、睢宁李集镇卫生院、砀山中山医院开展眼科、普外科、心内科、消化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疼痛科、影像科专家进行多方位帮扶,并根据各家医院的实际情况安排专家以坐诊、查房、会诊、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工作,走访各地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共187 家650次,委派专家668 人次,坐诊744 次,查房601 次,会诊85 次,共开展手术803 台,诊疗14621 人次。发放医院宣传资料28800 余份,宣传品2500 余份。
(3)我院成立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科护理联盟,组织联系28 家医联体单位加盟。
目前我国医联体可根据联合性的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医联体与“松散型”医联体两种类型[8]。其中“紧密型”医联体具有技术指导积极性、管理畅通性、整体利益联系紧密性等特点,同时“紧密型”医联体中的龙头医院直接管辖权,在其下属医院的管理中享有资源调配、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决定权或直接管理权;而“松散型”医联体则相对独立性较高[9]。因此两种类型对比后可看到,在资源整合方面,“紧密型”医联体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而医疗集团作为一种医联体组织模式,其建设的目标就在于使本区域内各层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性进行明确定位,以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医疗及服务水平,并最终实现基层首诊与上线转诊的就医流程。
“紧密型”医联体与医疗集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均为横向医联体模式。而这种横向医联体模式的构建可在很大程度上使本区域医疗行业无序竞争情况得到改善,并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情况,可对医联体内部各医院及卫生服务机构中专科精细化与差异化发展进行有效促进,对于分级诊治总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使患者能够在医联体内部享受到相同质量的优质医疗服务,有利于本区域居民就医成本的进一步降低[10-11]。
同时“紧密型”医联体与医疗集团的联动性还可体现在医保管理方面、药品供应保障、政府支持与监管等方面,多个方面的有机融合能够形成有效的支持与联动效应,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紧密型”医联体与医疗集团的发展。①与医保管理方面的联动性,可有助于促进本区域医院医保部门支付方向的有利转变。②可对本区域所有居民健康程度进行统计,以此作为量化指标,使考核情况与政府财政补助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整体监管力度。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待遇进行调整,使其能够享受到同等公立医院医师的福利待遇,通过提高待遇及薪酬的方式使优秀医生能够留在基层卫生机构,对提高本区域基层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