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飞,卢光敏
(1.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2.余庆松烟小学,贵州余庆564401)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每个孩子都肩负着家长和老师的希望:家长的希望——成为好孩子,老师的希望——成为好学生。反过来说,每个孩子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能不能为每个家庭盖起高楼大厦,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家长与学校、与教师的合作与配合。可是,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沟通,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
小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构成了三种关系,即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子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亲师关系。如果小学生在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种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处理得有些不太妥当。下面笔者就小学生家长与老师如何沟通才能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行探讨分析。
平时我们经常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其实生了孩子、当了父母之后的家长也是一张白纸。因此,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与老师沟通的艺术,等等,这些都是家长需要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三种类型的家长,第一类家长认为我们交了这么多钱,选择了这么好的学校,乃至选择了这么好的班级,我还用得着与老师沟通吗?把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第二类家长认为我工作这么忙,交给老师我放心,因此也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第三类家长想和小学教师沟通,但不知道如何沟通,因而放弃沟通。凡此种种,均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孩子老师沟通的重要意义。
1.家校合作,沟通第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一个原则——即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坚持性与系统性,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时,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影响的。例如家里没有规矩,学校有规矩,当孩子到了学校时就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幼小衔接时容易出问题。因此家庭、学校一定要配合,必须要沟通。
2.家长与老师教育孩子在三方面有所不同。首先二者的接触点不一样。家长教育孩子,是单兵教练,而教师是把小学生放在一个坐标系里,横看长短,将他(她)与班里四五十个孩子进行比较,纵向与往届学生相比。第二,教育目标不一样。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里考第一,或前十。可老师不一样,老师把学生搁在班里,自己跟自己比,这次与上次比,所以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比较清楚。第三,关注度不一样。孩子在家长眼里是一棵树,但在老师眼里是一片林,浇灌一棵树和浇灌一片林的管理方法是不一样的。既然不同,就需要家长教师密切配合,及时沟通。
3.老师是帮助家长了解小学生在学校情况的最佳人选。有些孩子说:“妈妈,我喜欢数学”“妈妈,我喜欢语文”……孩子喜欢哪一科,往往是从喜欢那一科的老师开始的,喜欢老师,才喜欢这门功课,对此,家长应予以关注。小学生还具有很强的向师性,老师在小学生心目中是有敬畏感的,老师说一句话顶家长十句话,因此,家长们有什么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才能获得老师的帮助。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杨老师新接一个四年级班,刚两周,发现班上一男同学小强写作业不认真,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已经关注到他。有一次放学了还没有家长来接小强,于是对孩子说,给爸妈打个电话吧,让他们来接你。结果孩子说他爸妈上班特别忙,接不了。老师说:“那老师下班后,你和老师一道,老师送你回家”。小强说:“谢谢老师!”小强心里乐开了花。特别期待老师送他回家,刚进小区,小强就大声喊:“爷爷,我回来了”。老师问:“小强,你住几楼?”“四楼”“那好,你回家后打开窗户,证明你到家了”。小强到家后,打开窗户,跟老师说:“谢谢老师,再见!”老师走了,但小强倚在窗前,看着远去的老师。爷爷说:“老师走了,怎么还在那里?”爷爷走过去一看,小强满脸是泪。爷爷说:“怎么了?”小强说:“我特别想让楼群里的人都知道老师有多爱我,让楼群里的人知道老师来送我了!”爷爷听了后也特别感动。
一周后,班里的老师都找到杨老师反映,说小强的变化特别大,杨老师也发现小强上课专注了,作业也比以前认真了。后来爷爷专门到学校来谢谢杨老师。原来小强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了,父亲有公务,一切衣食住行都由爷爷料理。杨老师了解情况后,把小强叫到办公室说:“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我”,结果小强说:“我可以喊你一声妈妈吗?”杨老师说:“没问题,你在班上喊我杨老师,到办公室就喊我妈妈”。此时杨老师把小强紧紧搂在怀里,从此小强成绩直线上升,因为他得到了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说老师是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最佳人选,当老师给孩子一点帮助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一件事,往小的说可以成就孩子的一门功课,往大的说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有什么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1.孩子学习跟不上的时候。有些家长说孩子每天做作业磨蹭,实际上孩子的学习可能已经跟不上了,老是靠拼时间是不可以的。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帮助分析提高。
2.涉及到安全问题时一定要与老师沟通。
3.夫妻吵架、离异、重大变故一定要和老师沟通。因为这些事件对孩子的学习、心理状态都有影响。因此应及时沟通,得到老师的帮助与安抚。
4.转学、换老师都应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反馈给老师。
当小学生家长了解了自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老师时,沟通是无障碍的。当家长什么都不了解时,沟通就有障碍。
作为家长,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爱自己的孩子吗?”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是的,中国的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独生之女这一代孩子的爱。实际上,许多家长给予孩子的爱是错误的爱,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有有效陪伴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是“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溺爱;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情绪,当孩子符合自己的期望时,满心欢喜,没有达到自己要求时,怒容满面,这是有条件的爱,是一种——冷热不均的爱。以上种种都是错误的爱,不会爱的爱,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此,作为家长,光有爱孩子的心还不够,还要会爱孩子,有爱孩子的能力。
2.“我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是否有高期望、高要求?对孩子在生活上是否总包办、总满足?”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高要求、高期望,孩子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标准时,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生活上的总包办、总满足,将使孩子失去德行和责任。
3.“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观念正确吗?”好多家长凭感觉进行,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身体的健康大家都能看到,而心理健康往往被掩盖,家长更关注学习成绩、分数,而忽略诸如性格、习惯、人格、受挫能力、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家长往往只重视“教”和“学”,而忽视“育”和“习”。什么是“育”和“习”,就是让孩子多经历、体验、感悟和实践,可家长只强调“学”和“教”,把玩给忽略了,其实“玩”也是一种能力,玩中也是在学习。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二者并不矛盾。因此,要问问自己,我的教育方式、观念正确吗?
小学生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的注意、思维、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老师,不喜欢什么老师;了解孩子与老师的关系;了解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方法、专注力、意志力和抗挫折的能力有关系,还与老师有关系。孩子是否喜欢老师与他的成绩的相关度达到27%,特别是在小学阶段。
有人说,老师都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老师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七情六欲。老师每天的工作也不仅仅是上课、备课和改作业老三篇,小学生的生活、安全都是老师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师不想当班主任,因为责任太大。老师有被理解、被尊重的内心需要,特别需要被小学生家长尊重、理解。
1.家长要充分信赖老师,尊重体谅老师
家长们想一想,两个人、四个人或者六个人管一个孩子都觉得很辛苦,一个老师管这么多孩子是不是更辛苦?所以当老师没有关注到自己孩子时,要体凉老师,当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情绪时,要理解老师,相信老师是爱学生的。当我们和老师积极沟通的时候,老师会更加有针对性地教育我们的孩子。例如: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想牵一牵老师的手,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家长与老师沟通后,放学的时候,老师就牵着这位孩子的手到校门口交给家长,小女孩依依不舍地和妈妈回家。在路上跟妈妈说:“今天握着老师的手好温暖!”妈妈建议孩子回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不会的字用拼音,然后把写下来的东西给老师看。这样老师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需要,是不是就会更加关注这个孩子呢?孩子就有了成长的心理氛围。
2.小学生家长与老师沟通一定要注意情绪的管理
沟通的成败在于情绪的管理。当老师请家长、打电话告状的时候,一些小学生家长就着急了。有的时候是为孩子着急,有的时候是自己丢了面子,因为有的家长在单位上是领导、公务员,没想到会被老师批一顿,所以家长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今天工作上遇到了问题,又加上孩子的问题,可以给老师打个招呼,说家里或单位有事,约个时间再交流,做到有情绪不沟通。当老师反映自己孩子的缺点、问题时,父母的态度要冷静,理智对待。
3.有效沟通从细节开始
小学生家长要尊重老师的人格,有的家长把老师当百度,不分时间、地点,拿起电话就和老师沟通,这是不恰当的。面谈要提前预约,注意沟通不要护短,不要当着老师的面批评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家长当着老师的面批评孩子、打孩子时,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荣誉、进步要共享,当孩子取得学业上的成就时要表达对老师的谢意,肯定老师的辛勤付出。
通常来讲,小学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家长:从来不和老师沟通联系的家长;和老师联系太频繁的家长;拿校长说事的家长,芝麻大的事都去找校长;对老师提出无理要求,如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坐中间、坐第一排、你每天都要提问我的孩子,等等。如果是上述类型的家长,就需要改进。
小学生家长与教师沟通时,对老师一定要有一种敬畏感。有的家长以命令式的语气要求老师必须这样,必须那样,是非常不妥的。有些家长自尊心强,遇到问题坚决不让步。恰当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退一步,与老师进行必要的协商。有的家长防备心理严重,真实的家庭情况不愿意吐露,这样导致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学生。有的家长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老总、员工,其在小学老师面前态度高傲,这样就关闭了沟通的大门。要认识到在其他领域您可能是很有成就,但未必是一位优秀的家长、合格的家长、智慧的家长。
1.沟通方式
小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很多,可以视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方式,如打电话、发邮件、发短信(各种节日给老师发一条短信也是极好的沟通方式)、利用书信交流、到学校与老师面谈、反馈本留言、参加家长会等。
2.沟通的内容
小学生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不仅要涉及知识的教育,也要关注孩子人格的教育(如团队意识、受挫能力、吃苦能力怎样等),有针对性地和老师一起讨论怎样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不局限于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还要找其他老师沟通。
当小学生家长不会和孩子沟通时,前面和老师的沟通都是无效。通过调查发现高达36%的孩子不喜欢开家长会,为什么呢?因为开完家长会后,家长回去就开批斗会。结果会有11%的孩子与老师产生了隔阂,认为老师给家长告状了而不喜欢老师,甚至厌学。因此,家长要成为老师与孩子间的桥梁。
首先,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的不是。老师也是普通人,不是完人。当家长数落老师的不是时,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老师的印象。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价值观是可以传递的,你的看法会影响孩子。所以,即便是有些地方老师做得不妥,夫妻双方可以背着孩子讨论如何与老师协商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
第二,对于与老师沟通交流的内容要进行教育性的加工,化消极为积极。多鼓励孩子的进步,而不是指责他的不足;多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强调她的聪明;多说说老师对她的鼓励,而不是强调老师对她的不满。
在开家长会时,老师经常会表扬一些孩子,也会批评甚至点名批评一些孩子,有的家长开完会一回到家就立刻数落孩子,老师说你不遵守纪律……这是非常不妥的,要进行信息加工,化消极为积极。可以采用先顺后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如“老师今天表扬你了……但老师也有点为你担忧,说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问妈妈你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还是身体不舒服”“老师真的关心爱你,老师平时不敢表扬你,怕你骄傲,但是开家长会老师表扬你了”。
第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本质上是自我成长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综合值,不是看家长的学历和文凭的高低,主要看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观念、个人的修养等。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如为一棵树,家庭教育是树干,学校教育是树枝,社会教育是树叶,孩子的成就是果实,只有树干粗壮,才能枝繁叶茂,才能果实累累,然而这颗大树的根是家长自身的成长。父母是生物学概念,家长是社会学概念,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母鸡也会的事,但教育孩子则是一门艺术。如何爱孩子是需要学习的,怎么与教师沟通也是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