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洁
(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相较其他几门思政课程,《纲要》有其特殊性。这是一门以历史的面貌出现的思政课。换言之,通过呈现历史的真实来达到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的目的。这也是《纲要》教材开篇所说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不容否认的是,思政课程与历史课程有各自所应遵循的规律。如果忽视历史课程的一般规律而一味地强调政治导向,势必会造成《纲要》课程的空洞和虚化,反而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相反,如果处置适当的话,这是最容易收到实效的一门思政课。笔者认为,将学术语言有效运用到《纲要》课堂,是将历史课程规律和思政课程规律有效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提高《纲要》课程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实效性的最佳方式。
所谓“学术语言”,就是在讨论学术问题时所使用的符合该问题的学科知识规律和研究方法的语言。在书面文献中,它体现为符合理论逻辑的文字表述。在语言交流中,它体现为学术观念指导下的规范化的口语阐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学科中,学术语言在概念、逻辑、演绎方法等方面,有大体一致的要求,也有一些体现学科特点的差别。
自“05方案”实施迄今,《纲要》课程已开设10年有余。一般在学生眼里,《纲要》课与其它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就是一门无用之课。这些没有专业压力的课,要想获得学生的青睐,老师要付出几倍于专业课的努力。于是有些老师为了赢得学生欢迎,或海阔天空地吹,或愤世嫉俗地批。这种上法的确迎合了青年人情绪化、感性化和喜欢猎奇的特点,也会收到一时之效,但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很快学生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更谈不上赢得尊重和令人信服。当然,可贵的是有一批从事《纲要》课教学和研究的老师,摸索过许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形式,如专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人物切入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再辅助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手段。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的确能给受众以巨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在提高学生课堂兴趣方面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但毕竟形式不能代替内容,感兴趣也并不意味着信服。真是信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呈现历史真实,如何让受者感觉到真实,是讲好《纲要》的关键。那么,还有什么比学术语言最能让接受者信服和赢得尊重的呢?
学术语言是最严谨准确的语言。严谨准确是历史课堂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所讲内容就没有可信度。严谨准确就是要求用学术思维来统帅教学,按照历史知识规律来讲,所讲的内容建立在史料基础上,根据材料归纳事实,不能偏离材料说话,同时要经得起材料的检验。史家著文如同法官断案,必须抽丝剥茧,最后接近事件的真相。那么,学术语言的教学其实就是将这一过程由文字表述变成口语表达而已,其实质是一样的。最准确的语言最优美。只有准确规范的学术语言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解释体系。一个思想有没有说服力与有没有严谨的、科学的学术解释体系有直接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这个表述,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被首次提出后很长时期都被广泛沿用。这种提法在当时提出有其特殊的原因,但显然不是一个准确严谨的概念。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遵义会议只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毛泽东都不是最高领导者。当时政治上最高领导人是张闻天,周恩来是“在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2]。毛泽东后来自己也说:“从遵义会议起我不是做了十年的副手嘛!”[3]现在学界对这一表述作了更加严谨的修正。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阐述这段历史时是这样描述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这种表述就遵循了科学的历史事实,并且也丝毫不影响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光辉形象,反而更能说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越是存疑的历史越需要严谨准确的表述,这样才能同学生所接触的纷纭复杂的各类信息渠道中抢得解释权。我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讲授抗日战争这一章时尤其要注意。历史走到今天,它必定有它的必然性。呈现历史的进程不是非要用“高、大、全”的方式才能令人信服。历史本就不是直线型的存在。前进的途中有曲折,有失误,实事求是地呈现出来,丝毫也无损我们对“四个选择”的理解,而是相反。
学术语言能够鲜活地再现历史细节。细节是魔鬼。一个生动精彩的细节,对受者的打动效果胜过千言万语,长篇大论的说教。细节描述,能够有效地描绘、生动地呈现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画面感。《纲要》教材是抽掉了历史细节后的高度概括性语言,规范性强,轮廓和线索简短明快。不仅《纲要》教材,就连历史专业教材也不可能照顾到细节。这也是为什么要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讲解时,尤其在重点和难点部分,适当还原细节,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呈现出来的历史更为丰富立体,真实可信。例如,我们在讲述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时,可以适当再现李鸿章与日本人谈判时忍辱负重,哀声乞怜的细节,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可悲现实,对签订者李鸿章也会有一个相对理性的看法,这就比单纯地介绍《马关条约》的内容给学生的震撼要立体鲜明得多,更能激发学生当自强的使命感。当然,在学术语言范畴中谈及的细节,不同于那些猎奇,讲故事,而是相对细致地还原历史场景。
学术语言是真情实感的语言。最真挚的语言最有激情。学术成果是研究者多年学习研究的积淀,本身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就与自身的兴趣、爱好有关,是一种观念上的肯定和欣赏。它是渗透了研究者的生命、经历、情感和学术素养的有生命厚重的语言。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一个原本木讷的老师,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也会滔滔不绝,就是因为这是倾注着研究者心血的最熟悉最热爱的场域。我亲眼见过一个不善健谈的学者,在谈及自己的研究时两眼放射着庄严而神圣的光芒。试想用这样一种情怀去授课,何愁不能达到直逼人心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知识体系,有专门的长期耕耘的研究领域,能将自己的研究运用到课堂上,而不是研究教学两张皮。当然,每个人的研究面是有限的,不可能覆盖中国近现代史全部领域。这就要求尽可能地吸收借鉴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学术语言是具有前瞻性的语言。用前瞻性眼光看,就是能够正确看到事物的本质,正确分析它的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它的积极影响,正确指出其潜在的消极性,也就是说有大格局。历史绝不只是沉醉于故纸堆中的学问,它与现实和未来紧密衔接在一起。《纲要》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通过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貌和发展进程,总结出历史发展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下。例如,我们在分析太平天国这场农民起义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客观上敌人力量太强大,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这种标签式的解释。这场农民起义的两大弱点——腐化堕落和不团结,这不仅仅是农民阶级才具有的弱点,应该是人性的弱点,所以才需要从外在制度上加以约束。而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俨然是封建专制政权,所以就根本不具备制度制约机制,导致的腐化堕落和不团结是必然的。由此就可以引出民主和法制这两大时代命题,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样,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最终达到了对现实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的目的。又如,我们在谈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后人常常归结为由于孙中山的软弱,对袁世凯妥协,从而导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葬送了民主共和国。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就知道,这是孙中山审时度势后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且就当时的情形来看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力量弱小的革命党人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换来了满清政府的退位,换来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覆灭,换来了中华民国的成立。不管后面形势发展如何差强人意,但总的趋势是向前的。我们可以得出资产阶级弱小的结论,但不能为此苛责孙中山的软弱。辛亥革命自有它的局限性,但辛亥革命参与的各方达成的这种妥协,至少在比较短的时期跳出了中国改朝换代一定要杀人如麻,要斩尽杀绝、斩草除根这种模式,不能说全无价值。他们在权位和生灵涂炭之间选择了放弃权位,而不是同归于尽。民主就是妥协的产物。试想当初南京国民政府懂得妥协,懂得容纳各民主党派,中国又何至于出现同胞相残的内战局面。
将学术语言带进课堂,还要懂得选择核心和关键史料。围绕每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资料都浩如烟海,并且不同叙述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核心史料的选择和甄别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选择最有价值的核心史料。“所谓核心史料,就是最贴近历史活动当时过程的史料,它是说明历史真相的直接证据”。一般来说,当时的记录最为核心。例如,如果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么这次会议当时的会议记录、会议报告就是核心史料。“所谓关键史料,就是反映历史活动关键环节的史料。历史进程中的某些关节点,常常是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客观因素、各种偶然机会所共同酝酿而构成的一种必然趋势的临界点。”[4]不同问题需要说明的关键是不同的,这就需按照问题的需要,选择最接近历史的关键史料。略举一例。关于洋务运动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强求富的梦想这个话题,主办者李鸿章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罢,海军也罢,都是纸糊的老虎,我何尝能放手办理过?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罢了。不揭破还可以敷衍一时。就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看起来好像一净室,若遭遇大的风雨,自然就原形破露了[5]。李鸿章把清廷比作破屋,把自己比作裱糊匠。甲午战败的残酷现实,使李鸿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经营的洋务事业只不过是只纸糊的老虎,腐朽的清王朝再怎么修修补补也挽救不了大厦将倾的命运。通过当事人的口吻,我们就能够比较确切地说明洋务运动是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的。李鸿章的现身说法就是很有价值的核心关键史料。
对于以上提及的几个环节,下面就以“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命题来谈谈学术语言在《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对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在1920年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的阐述,授课者一般会从历史实践、现实需求、国际背景(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魅力等几个方面考虑。这些理由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理清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转向?在于阐述好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等这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共同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所以这段时期的个中细节的描述就显得尤为重要。
1840年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迟迟为中国人所知。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十月革命在1917年发生后,苏俄红军在欧美列强的进攻之中,自顾不暇,更不说越过乌拉尔山东进了。而当时北京政府刻意封锁有关苏联的消息。有关苏联的新闻几乎完全来自仇视十月革命的西方国家和北洋政府,给人的印象是残酷的阶级斗争和血腥的暴力革命。五四新文化知识分子们虽然开始注意到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但羡慕的眼光仍然集中在欧美先进国家。即使部分知识分子认为社会主义是世界未来的潮流,心仪的社会主义也仍然是欧美国家流行的改革的社会主义,而非苏俄革命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欢呼十月革命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可是连这些肯定十月革命的知识分子当时还没有想到要实际去学习俄国共产党的经验,组织相同的革命政党,并从而以阶级斗争的暴力革命推翻现存的北京政权。
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开始改变一切。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消息传到中国时,北京家家张灯结彩,市民冒着严寒,游行庆祝,因为中国派了20万华工到欧洲去协助抗德,所以也属于胜利国。由于列强和北京政府的宣传,热衷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天真地把一战看成是真理与强权之间的对抗,或民主自由与专制独裁之间的竞争。英法美各国代表正义和民主自由,德国代表强权和专制独裁。所以前者的胜利是真理和自由民主的胜利。在一战结束之前,美国总统威尔逊透过十四点原则,对世人许诺了一个战后世界新秩序。在这个新的世界秩序下,各国一律平等,无所谓先进和落后之分,自由、人权和公义的价值将取代暴力和权谋。中国知识分子相信威尔逊的许诺,期望欧美列强帮助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不料,兴奋几个月后面对的竟是无尽的失望。
陈独秀原来称赞威尔逊是“世界第一个好人”,但美国没有在巴黎和会上主持正义,失望之余,陈独秀态度大变,痛斥威尔逊是专说大话的“威大炮”。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领袖,是青年的启蒙导师。他的态度说明了世变对知识分子的冲击。中国当时所受美国的侵略不深,陈独秀的反应已如此强烈,他对进行秘密外交的英法老牌帝国主义更是咬牙切齿,进而指责巴黎和会标榜的理想,其实都是骗人的符咒,只是军国(帝国)主义和金力(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迷惑世人的幌子。从深切期望到丑恶的现实外交,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处事温和稳重的李大钊,都像陈独秀一样,转身拥抱批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对北京政府的不满和痛恨也日益加深,也萌生了像十月革命推翻沙俄政府一样推翻北京政府的想法。那么既然要推翻政府,除了苏俄使用的暴力革命外,别无他途。就在中国知识分子对欧美民主国家彻底失望,对军阀政治又深恶痛绝之时,欧美民主国家本身也面临着空前的严重危机。劳工运动风起云涌,阶级关系极度恶化。种种迹象似乎显示,这些所谓先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体制需要修正,也证明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完全正确。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未来不在欧美。
与欧美国家的危机相反的是,苏俄却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进攻中站起来了,初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的重组。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的世局,开始思考:俄国是西方最落后的国家,如果在采取马克思主义之后,便能立即面貌一新,迎头赶上欧美先进国家,则中国“以俄为师”当然有可能重复同样的历史过程,由落后国一跃而成为先进国家。马克思主义原来是批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又正好大都侵略过中国。一些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坚信资本主义已经窘态毕露,世界历史一定会向社会主义发展。与此同时,就在巴黎和会后不久,新兴的苏俄向中国热切地伸出了橄榄枝。从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到1919年5月共产国际成立,苏俄一直在协约国干涉下进行内战,无力注意亚洲事务。1919年7月25日,苏俄代理外长加拉罕发表了一个对华宣言。宣言说:“所有民族无论大或小,无论在何地点,无论是否自由,或在他国强权压制之下,均应在内部生活上完全自由,任何权力不应从而羁束之”。加拉罕还宣布无条件废止沙俄从中国抢夺来的一切权益。几个月后获知宣言内容的上海、北京、天津等各大报纸,对苏俄对华宣言纷纷发表评论,誉之为“世界人类从来未有之义举”。中国知识分子原来对欧美国家已大失所望,此时,列宁代替了威尔逊,成为公理和正义的化身。于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怀有好感到顶礼膜拜,视为救国的不二法门,因而不远万里,到苏俄去学习了。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和对美苏两国完全不同的观感,是当时不少知识分子的共同心理。张国焘曾在回忆时指出:“欧战刚结束时,欢欣的气氛弥漫北京。李大钊先生显得很乐观,觉得凡尔赛和会可能给中国带来好运。我们曾经热烈地寄望于威尔逊总统,认为他的主张可以改善世界形势,也能使中国否极泰来。……可是,在巴黎和会中,威尔逊失败了,一个理想幻灭了。中国遭受极大的屈辱,因而爆发了五四运动。恰当此时,新兴的苏俄却在高唱‘无割地、无赔偿的和平',呼吁民族自决,这些呼声与威尔逊如出一辙。俄国革命虽然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反共宣传又遍及各个角落,但俄国这种论调,仍像黑夜钟声,震人耳鼓。消息灵通的李大钊先生常以俄国革命作为谈助,我们也时常据以研究俄国事态的发展。”[6]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后来走向了党的对立面。他的经历姑且不谈,但作为亲历者的这份回忆无疑是值得相信的。
当然,这种心理上的转变只是一剂催化剂,其背后,离不开这些知识精英们强烈的爱国情结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认同。以李大钊为例。李大钊很早便关注俄罗斯文明。在1910年代关于东西方文明优劣之争中,李大钊就认为应当在东西方文明调和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三种文明。他认为俄罗斯文明足以在东西文明之间担当起媒介之任。他认为,在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文明还没有达到调和融会的境地。经过了十月革命的风云,俄国人能够创造出“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的新文明。这也是李大钊为什么比其它知识分子更早更热情地宣传十月革命,并由此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俄罗斯文明的关注使李大钊思想中渗入了注重民众的因素。当然,从小饱受苦难的经历,也让李大钊对下层民众充满同情。这是他拥抱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
根据以上对“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会在1920年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细节的阐述,从学术语言角度来分析,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们关于“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许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作为胜利者的心理期待——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苏联对华宣言”等一波三折的强烈心理落差的准确描述。对这个心理落差的描述能够把同学带入历史现场,感受彼时先进知识分子们转向的心路,从而产生共鸣,甚至一种悲情意识,自觉认同先进知识分子从追求欧美文明转向俄国道路的必然性。二是里面核心史料的运用。美国总统的许诺,张国焘关于李大钊心理变化的回忆资料以及苏俄政府对华宣言等都是重要的核心资料。其实,其中关于陈独秀的反应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都是来源于他们自己著述文章,也都是客观真实可信的资料。这些资料最能说明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转向?三是这个论证过程是根据当事人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演进,学生也可以感同身受,不是强加给学生的一种认识,结论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严谨地遵循了“论从史出”“就事论事”的历史科学态度,使得出的结论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个例子也说明学术性与政治性是能够统一的。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学术语言尽管要讲求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重史料,但并不妨碍老师用贴近学生的兴趣、心理和理解能力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术语言同样可以生动有趣。学术语言是对内容、标准和素养的要求,与讲课人的个性化和不同风格并不冲突,这叫“随心所欲不逾矩”。另外,也不妨碍辅助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手段。这是学术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换言之,将学术语言运用到《纲要》课堂,就需要把核心的史料、准确的叙述、客观的学术观点,以及一套科学解释方法带进课堂,再用贴近学生的兴趣、心理和理解能力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独立的学术知识体系和明白易懂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必须有必要的正义感和激情。一个超凡脱俗,有深厚学养的老师必然被学生尊重,其传授的知识也必然会被学生信服。
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强调,“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学术语言运用到《纲要》课堂就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