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佳慧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链与行业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如“2+1”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等,高职人才培养进一步面向专业、面向实践、面向企业。校企联动效应下,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双导师制”,倡导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导师联动育人[1]。以搭建就业直通平台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应积极探索“双导师制”,促进高职学生专业性与职业性的融合,优化学校整体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发展潜能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少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处于边缘,重视程度远不及各类专业核心课程,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现状不容乐观[2]。
部分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就业率,忽视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设计,弱化了就业教育的过程性与职业性特征。学校以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开设课程,为各二级学院、各专业统一配置课程,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与组织普遍不够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也是差强人意,课程设计对在校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质量的提升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和对应策略。
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师资能基本满足需求,但师资结构不够合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源专家、职业指导师欠缺,课程教学也基本上是由辅导员来完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的专业指导性与职业对接性[3]。教学团队中不仅没有企业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或一线岗位技术能手等企业导师,而且学校导师也不多。辅导员虽与学生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但其开展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与职业性水平偏低,自身社会经验也不够丰富,对市场人才需求、企业用人规格与职业岗位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充分,容易出现职业指导定位失误问题。
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往往采用同一课程标准、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考核方式,不注重学情分析,忽略专业特性,更无视不同行业从业需求,缺乏个性化教学。就课程内容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面试技巧等内容讲授较多,面向不同专业就业市场的职业特征,如工作心态、职业素养与适应能力等针对性指导与训练远远不够。就业指导课程偏理论性,实践性不足,考核形式也不够灵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仅缺乏专业指向,也缺乏针对性。从大一到大三,使用统一模板,主要围绕三年级学生毕业、择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违背了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人为割裂就业指导课程与各专业、各年级教学诸环节的密切联系,尚未梳理全程就业指导理念,无法构建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一般而言,一年级学生在入学之初,重环境适应与职业生涯常识学习;二年级侧重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三年级主要侧重求职技巧、就业知识学习及创新精神培养。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并未遵循学生的认知习惯与发展规律。
就业指导课程“双导师制”教学是校企“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即课程教学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各自承担理论传授与实践指导的教学任务,发挥所长,良性互动,合力打造学生学习—就业畅通渠道,一般应遵循3项基本原则。
就业指导课程的最终指向是“就业”,“双导师”教学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可通过广泛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考察就业岗位,摸清人才需求,借助成熟的校企合作平台,引导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进行合作,综合运用企业元素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行业对接度,形成鲜明的职业特征。一方面,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与未来就业的关系,尽早接触本行业不同企业的文化特征与用人要求,理性做出职业选择;另一方面,企业提前开展入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提升学生融入速度。学校成为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服务针对性,最终提升学生就业满意度。
精准的职业面向是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实效性体现,来自行业企业的新鲜资讯与市场需求,可最大程度地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校内行政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则使各方资源均可服务于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与有效,使职场初次体验与职业长远规划相一致,课程知识的“高等性”与课程目标的“职业性”相一致,学校导师的“导”与企业师傅的“训”相一致,在校生角色与准员工身份相一致,教师任务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相一致,课堂教学与团学活动相一致。六大“一致性”既体现了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也体现了课程设计的校企共赢理念。
高质量就业是学校育人事业发展的要求,是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特质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真实展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尊重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直接体现。要开展精确的学情分析,明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了解不同校企合作平台上学生关注的焦点,掌握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发展脉络,了解不同个性学生的就业择业倾向等。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契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了解其生涯发展规划,利用职业规划大赛与创业设计大赛等平台,提升其规划与思考能力。
应广泛利用校内与校外两种资源重构组织体系,组建“双导师”团队,联动第一、第二课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服务精准度,打造专业类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互通互融、共同育人的开放循环体系,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合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工作成效[4]。
就业指导课程组织体系内联高职院校就业、教务、人事、学工、团委等多个部门和相关院系,外牵校企合作单位人力资源部及学生就业岗位对接部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必须整体谋划,通盘考量,构建以第一课堂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为主体,专家讲座、企业实训、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为补充的组织体系。打造以就业指导工作专任教师为主,各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与校企合作企业师傅、优秀毕业生为辅的师资队伍。整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及各类选修课程,实现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全员、全面”综合建设目标。
依据这一思路,就业指导部门应牵头编制就业指导课程的模块化课程标准,细分为通用模块与特色模块。就业指导部门与相关院系通力合作,针对不同专业就业岗位特征、不同年级学生学习需求与不同校企合作平台学生需求设置特色模块。这一模块学分固定,但具体内容可由各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师傅共同研究,经就业指导部门审核确定。教务处总揽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审核开课申请并提供教学管理制度保障。相关院系则在教务处总体安排下,依据就业指导部门审核确定的课程标准开展“双导师”团队指导工作,开展教学管理,主导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并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实施质量开展监督,及时做好就业指导部门、教务处等校内部门与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反馈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选聘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导师与企业师傅,提供服务并开展考核与管理,确定相应课酬标准,保障待遇。学生工作处与团委主要承担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类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配合开展职业素质养成训练,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企互通共融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作为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依托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搭建理论课堂与实践场地有机联动的高效体系。在高职院校“双导师”育人模式的整体规划下,就业指导课程的校企“双导师”团队组建工作尤为重要。依托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相关院系在就业指导课程标准的特色模块拟定中与校企合作单位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构建校企协同机制;企业与各专业教学团队紧密合作,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本着就业指导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设计原则,科学编制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双导师”团队必须坚持校企双主体办学,深度引入企业资源,深度契合企业需求,努力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
一般而言,就业指导课程的校内导师应涵盖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其中,辅导员主要承担该课程通用模块的教学任务,企业导师由各校企合作单位与高职院校协商配置,通常应为企业负责人、企业内部培训师、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或行业管理、研究人员。相关院系须立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校企合作平台科学配置专任教师与企业导师,配合完成该课程特色模块的教学任务。专任教师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就业市场,重在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与专业素养,把好职业起步第一关;企业师傅熟悉企业文化与行业前沿资讯,为学生带来就业市场与具体岗位的有效信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展示职业发展前景。“双导师”教学团队还应在相关教研室统筹安排下定期开展本院系课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以达成不同授课主体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培养目标的统一性,规范教学行为,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除需兼顾专业差异外,还应兼顾年级差异与校企合作平台差异,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一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重角色融入与职业认知。就角色融入而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配合大一学生新校园环境的适应与新朋友圈的建立,基本完成高中生/中职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这部分课程教学由辅导员承担。职业认知则是通过参观合作企业、开设职业讲座等方式实现,“双导师”引导学生科学认知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自我分析寻求专业契合点,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找准努力方向,掌握有效方法。
二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重择业观念与择业心理。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已相对深入,通过一定程度的工学交替也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体验企业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正积极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与市场就业做好准备。课程教学以学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岗位师傅为主,重专业知识学习及技能训练,提升学生择业的思想认知。这一阶段也可通过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与案例展示,培养在校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三年级学生均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开展顶岗实习,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由“学校场”转入全方位的“企业场”,以企业师傅为主,学校导师为辅,重求职技巧与职业发展教学。求职技巧教学环节应涵盖就业创业政策、劳动保障常识、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法律法规等内容,职业发展教学环节应涵盖人际沟通、职业规划、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内容,引导实习学生尽快从“准员工”转变为职业人。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也应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订单班学生,要重职场角色转换,普通班学生则偏重求职择业引导。无论哪一年级、何种平台,各阶段都应重视企业师傅的教学职能,灵活转换“学校场”与“企业场”,始终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置于具体行业、企业的情境中,具有清晰指向。这其中,需要有效调动校企合作单位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师傅对接明确的受教对象。通过引导企业参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将企业的入职培训延伸至校园,为企业打造人才“蓄水池”的同时,更显著降低了入职培训成本,使校企合作单位直接受益,建立校企“双导师”团队的长效双赢机制。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其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职业性与服务性特征明显,可在校、企、生三方互动中达成育人目标与合作目标。
就业指导课程的多元化教学策略为教学资源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模块化设计的课程标准为教材建设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教材更适用于通用模块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则更适用于特色模块教学。应深入调研,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合作编纂兼具“高等性”与“职业性”的校本就业指导课程教材[5]。同时,应依托在线开放平台,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求,尤其是大三学生全面转入“企业场”,远程学习需求更甚。就业指导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电子教案、情景案例、教学课件、校企合作单位素材、教学辅导资料、评价系统、试题库等作为教材的补充,是该课程特色模块教学环节的有力支撑[6]。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双导师制”改革,实质是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菜单,有计划、有目标地分阶段培养,传授就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实现高效就业。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与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专业化、科学化与人性化,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学生满意度,促进服务体系良性发展。同时,应主动构建学校、企业、学生、导师四方受益的长效联动机制,不仅关注校企导师为学生就业提供的指导与帮助,也关注双导师在其中获得的进步及成长,最终与行业企业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共享优质人才红利,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