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斌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行业商业模式也在技术迭代的驱动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中国移动的“大云”以及阿里巴巴“阿里云”为代表的新型财务产品,推动了财务转型并且在财务业务形式上实现了创新和价值延伸。在这一背景下,广大学者也将研究视角由云计算逐渐转移至财务具体领域,比如会计以及审计等。相对于新型会计信息化模式而言,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具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时效性以及安全性较差,以上缺陷无法给投资者带来信心,甚至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转。因此,在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虚拟性、可扩展性、实时性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其本质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的在线虚拟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事项,以财务报告等形式向投资者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信息技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利用企业存储资源。因此,在信息技术干预下,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能更加充分,特别是对非财务信息的反映上能更加全面。首先,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将分散化、碎片化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全面并具有层次的信息网,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整合的信息数据进行解析,使数据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快速传递,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其次,信息技术在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上已经成为应用创新的亮点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如果出现业务变更或者重大经济行为,如对外担保以及偶发性关联交易,与之相关联的计算机都会将变更进行记录并将信息存入数据库,借助共享网络将相关信息及时对外发布。另外,如果需要查看、变更企业发展规划以及核心商业机密等非财务信息,信息技术系统也会对操作人的权限进行判断,通过信息权限控制模块,触发审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核心机密外泄的风险。
评估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于是否将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进行结合。如果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只采用一种披露形式,则会给财务报告的披露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在资本市场政策以及法规的要求下,企业信息披露通常采用强制性披露方式,但在云计算高度融入企业财务管理的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方式逐渐由强制性披露转移至自愿性信息披露以及分析师预测等方式。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逐渐用自愿性披露方式取代原有的强制性披露方式。一旦资本市场出现强制性披露无明显差异的情形时,部分企业会立即借助云计算工具对外发布有助于提升本企业形象的会计信息,此时企业管理者往往会采取多种途径达到这一目的。此外,由于分析师借助了高效的数据分析工具,所以他们对财务报告的数据把握得更加精准,进而提升了分析质量,这有助于引导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进行决策部署,并且让投资者对其企业发展现状具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由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标准企业财务报告格式将会更加统一和规范,同时会计信息将会得到优化和精简,这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更多投资者理解报告中所涉及的关键信息。
信息质量反映了企业内部系统协作程度,在信息共享平台的支撑下,企业内外部协调难的弊端得到明显改善。由于云计算的使用,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企业与合作厂家的信息共享程度明显提升,显著降低了人为粉饰报表的可能性,对于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云计算已经渗透至企业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开展的业务往来,如赊销交易、网络办税以及财务报告审计等工作,均可实现数据管理和信息集成。因此,企业与其他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如税务所及证监会,都能够与他们及时传递资源信息,加强不同单位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资源共享。此外,云计算平台会将每一个会计信息的变动与更新实时存入数据库,包括合同文件以及发票等关键物料的变化,如果企业擅自变更电子物料信息,此时云计算系统会通过关联设备对参与方发出警告信息,告知接收方数据异常。因此,云计算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财务舞弊的风险。
企业即使与相关云服务商达成了数据安全协议,但一旦出现数据信息外泄事件,企业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超过80%的企业不愿将企业核心数据存储在公共云上。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公共云发生会计经济数据外泄的可能性较大,并且还会导致核心商业数据被恶意利用,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此外部分管理者还对不同云服务商的数据返还方式提出质疑,认为由于不同云计算系统逻辑判断存在差异,如果变更服务商会影响财务数据的返还。因此,作为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会计信息披露通常会涉及诸多模块的协同处理,不同节点如果没有严格执行风险控制机制,则会增加企业数据风险。因此,提高云计算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已经成为当前会计信息披露的关注重点。
由于部分会计要素与确认标准不一致,往往被列为“表外项目”,未予以充分关注,如以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源为代表的会计要素。这些要素虽然缺乏实物形态,但也是信息使用者需要关注的对象,这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因此,网络财务报告应强化对表外信息的展示和披露。在整理财务报告时,应将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作为常规信息予以披露,并建立报告机制,更全面地展示会计信息。另外,还应注重对会计处理方法变动的记录和披露,注重披露有利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信息,如产品市场认可度、新品开发周期以及企业投资回报率等。
非财务信息指的是无法量化的指标,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揭示其与企业业务发展以及日常管理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直接体现公司财务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股东、管理层信息及其交易概况,进行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数据信息也包含在内。②与披露企业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产品架构以及服务类型、行业发展趋势、上下游企业业务状况、企业级战略发展纲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布局等。③战略信息。战略信息包括与公司发展相关的规划及预测,包括管理决策机构的年度经营规划和投资策略、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和风险评估等。④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涵盖了对企业员工的责任划分、对企业周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等。拓展并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现阶段企业的发展概况,并对企业发展前景做出科学预估。
附注是对报表中的项目进行综合描述和补充的说明性文字,比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此外对所有者权益的描述与补充也会纳入附注范畴。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披露其他类型表外融资形式的特点与潜在风险,并且还需要将与之相关的会计政策以及变动情况、依据和原则进行详细说明。在原有财务报表材料的基础上,披露与企业物价变动相关的会计信息以及资产转让信息。
以往网络财务报告的生成机制是借助网页编辑技术将html5转成web版本。由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以XBRD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报告语言开始取代传统的web版本,成为财务报告常用形式。XBRD是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商业报告语言,是专门为财务信息披露推出的计算机标准语言。该语言在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基础上,编制和发布财务报告以及其他财务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财务信息实时调减标签,降低了识别和获取的难度。当财务信息全部生成后,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相应的财务报告直接发布至网络,减少了数据录入的流程,并有效降低了数据录入的风险。借助XBRD语言,还能够实现自由抽取信息,让财务报告能够根据不同标准任意切换,并且按照筛选维度的不同直接导出最终版本,有利于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因此,XBRD语言的广泛应用有助于财务报告的及时生成和发布,还有利于建立多层面报告模式。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信息披露的监督形式和执行策略。第一,信息披露制度应受到政策法律的保护,为企业信息披露提供法律保障;第二,推动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化进程,特别是适用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使信息披露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三,加强信息披露监督与控制,对违规披露以及虚假披露行为予以惩罚;第四,应根据不同利益者的诉求,不断丰富信息披露形式,让信息披露更加全面地维护投资者利益;第五,将信息技术融入信息披露的各个环节,提升信息披露的整体效率。数据库应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类型用户匹配相应的访问权限,其安全由授权、加密、粒度等保证。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明确云计算的重要价值,并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和管理需求,分阶段实施会计信息化。其次,加强对内部各级员工的授权管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其权限大小要与其工作职能要求相匹配,任何人员的权限变动都需要进行实时记录,并及时推送给财务管理者。再次,企业在变更云服务商时,应及时明确财务数据的归还方式和途径,并且要建立信息归还标准以及违规处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