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槐荫牛嬉》
紫砂艺术自问世以来,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茶因紫砂艺术而添香 , 紫砂艺术因茶而立世 。数百年来 , 文人墨客对于紫砂器的钟情 , 遂成一种文化。紫砂艺术是中华传统陶瓷艺术中一朵奇葩,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不但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灵气与生命活力,还承载了一种集艺术审美和日常实用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和茶文化的相互交融中,紫砂艺术因紫砂泥材质的独特之处,在紫砂艺人的不断创新中,延展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精品。
紫砂艺术追求的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美,还在于一种装饰的独特艺术魅力。紫砂艺术作品,其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感性形象,用以表达人们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美就其本义而言,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创作理念反应真实,经过转化体现为美的形象。紫砂艺术创作者将自己的美学要求,展现在紫砂艺术作品上。用紫砂塑形的特点,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创作者的审美意识,从而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紫砂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使紫砂艺术焕发出崭新光彩。
这款《槐荫牛嬉》紫砂笔筒,造型简单且又别致。虽为笔筒,却又极富艺术感染力。整体观之,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给人以一种典雅之感。在装饰上采用堆泥绘更是将紫砂五色土的自然属性运用到了极致。将大自然赋予紫砂矿泥的独特之处,也发挥到了极致。筒身如卷轴,装饰题材的选择上,更为宽泛,堆泥绘在紫砂艺术作品创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艺术表现维度。将所绘制的艺术画面,从二维的平面感中,延伸出三维空间。这也是堆泥绘相比较其他紫砂彩绘、彩釉装饰更为精妙的艺术表现力。
相比较其他陶瓷艺术装饰的细腻与华丽,紫砂堆泥绘所创造出的艺术效果别有特色。在视觉效果上,紫砂堆绘的泥质感,能带来一种国画写意的质感。在最大程度上,增加了紫砂艺术作品的整体感。紫砂堆泥绘装饰流行于十七世纪晚期,其制作方法是在具有一定湿度的紫砂坯体上,用本色紫砂泥或其他颜色制成细泥浆,堆绘花鸟、山水或是其他图案纹样。堆泥绘技艺发源于旧时漆器堆雕工艺,局部、细部、精细雕琢,质感颇佳。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紫砂堆泥绘的艺术技艺要求极高,局部和细部需要用专业工具精心雕琢。烧制成功后的堆泥绘作品,更具风采。
《槐荫牛嬉》笔筒采用多种泥料堆绘而成,色泽对比鲜明,层次有序。整体布局合理,点线面之间巧妙结合,风格隽永,景色宜人。槐树的树枝、枝条遒劲有力,枝叶茂密,富有生机。更显紫砂艺术创作者的堆绘技艺扎实深厚。国画以立意为本,讲究意在笔先,笔尽意存。创意是一件优秀作品的灵魂所在。紫砂艺术创作者充分吸收国画精髓之处,将国画中运用均衡、协调等绘画艺术规则来处理紫砂堆泥绘的画面主体和局部。设计上讲究视觉上的美观,触觉上的舒适。画面中,一头壮硕的水牛处于画面左下角,回首望向槐树下的小牛,整体画面空间感十足。运用技巧堆绘而成的水牛,神态自然,悠然自得,刻画的细节栩栩如生,使整个画面有一种生机之感,婉转流动。画风典雅质朴,泥绘笔意健劲,线条流畅连贯,能完美表达出水牛和槐树的层次变化及其质感,颇有自然意趣。
紫砂堆泥绘技艺在清末民国初年,近乎失传。在紫砂技艺不断发展的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随之提高,进而促进了紫砂装饰技艺的不断发展创新。堆泥绘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无数紫砂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的继承,并有所发展。紫砂堆泥绘工艺不仅仅是一项紫砂装饰技艺,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紫砂堆泥绘以泥为墨,以刀为笔,依靠紫砂泥的天然色泽和薄厚程度不同,结合中国传统工笔、写意的绘画手法来表达不同的画面,极富艺术感染力。
《槐荫牛嬉》堆绘笔筒, 是紫砂艺术作品中别具一格艺术陶器。在案头写诗作画,日日与笔筒相伴,心灵也会得到一丝慰藉。在浮躁的尘世间,烦乱的心情便会随着紫砂陶器的内敛中沉静下来。紫砂艺术作品在历经千锤百炼的过程中,被紫砂艺术创造这逐渐注入生命力,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感的器物,代代相传,其紫砂文化的积淀也会越来越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