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军 瑞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企业内控中的财务控制,即企业为达到一定的财务管理效果而实施的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策略及程序。一般来说,财务内部控制包括有对集团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控制内容,另外还有例如内部财务监督、各项指标考核等控制措施。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不断革新,我国各大集团企业已形成了经营与生产商品的一方,企业在进行产品经营的同时,也要作出相应的自我管控,并不断做出对企业内部机制的完善与改进。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各集团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路径,需要加强内部的财务管控,保证集团内部财务状况的健康运转,实现科学可靠的企业管理效率,从而促进集团企业的长效发展。
在很多集团企业内部管控中,对于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有些财务人员并没有完全的掌握,加上不健全的财务审计制度,在通过外部的审计时,容易因为存在的缺陷性因素,和受外界利益诱惑,而将内部管控制度作为摆设,造成集团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脱离于现实的经济市场环境。很多情况下,也会因为集团领导人员个人的财务决策,而带给企业较大的亏损。
由于企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或是因为集团领导人员因素,常造成很多集团企业在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发展后仍没有具备一定的财务管控意识,也就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有些企业建立了财务预算的制度,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落实,将其当作门面工程,在后期也存在随意更改其制度的情况。另外有些集团企业缺乏科学性的财务预算,在年末结算时存在很多不良资产,看似盈利的账面上,实则加剧了企业的运转困难。
在通过收购或是兼并手段后,一些集团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快速的壮大和发展,但同时也将面临各种隐患问题。具体分析来看,不难发现因为快速壮大的企业规模,会因为领导层无暇顾及到旗下的各子公司,或未能及时处理旗下公司的细节问题,从而造成相关问题的蔓延,导致影响到集团整体的发展。另外,之前惯用的内部管理模式也无法适应后期壮大起来的经营情况。
要完善集团企业内部的财务管控制度,首先要构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的考核指标。如资本报酬及利润等指标。在对集团企业的不断扩展过程中,虽会带来各种经济利益,但也将出现各种不利的隐患。例如在各集团企业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尾大不掉”现象。在企业内部如果能保证畅通的信息传达效果,一般可以能做此现象问题的解决。但如果无法实现快速传播信息时,则很难对此问题进行快速的反应。基于此,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的管控,必须建立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制定统一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联合集团企业总公司与各子公司的信息传递,规范各子公司的各项经济运行情况,制定统一化的集团与子公司的财务目标,在核算与资金上保证统一性的预算与考核标准。
分权制、集权制和混合制,是集团企业内控中不同的管理模式类型。这些不同的管理模式,都存在相应的优缺点。例如,其中的集权制可以有效加强管控子公司的效果,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易造成子公司无法适应变动的市场环境,不能作出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从而使得集团整体发展中应变能力的不足;对于与集团企业联系密切的子公司,其控制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可选择混合制的管理模式较为合适;同时,在需积极应对经济市场时,分权制则是较为合理的选择。通过分权制的管理模式,可帮助子公司在对销售产品与模式时,获得更多的自主权。集团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选择财务管理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只有严格落实财务监控的执行力,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企业内部的管理效果。集团企业应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着眼于宏观的国家经济政策,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制度。在集团董事会的共同商议决定后,指派专门的人员对内部财务经营状况作出严格的监督。同时,在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要保证有效的日常管理与定期的财务检查,制定出可达到集团资本的增值用保值的经营策略。例如,结合集团各项实际运营项目情况,给予相应标准的流动资金,并对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的监管;通过构建标准化的财务报告,科学设计出相关的考核项目;完善内部审核明细;根据企业资产主线来完善审计网络;构建集团专门的审核委员会,以此来对企业内部及子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与审核。
结束语:集团企业内部管控,将会与企业的财务、资产的安全与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根据现阶段集团企业的财务内控现状问题,需要作出对其内控制度的完善与改进,通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选择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的监控力度,在企业不断的经营发展进程中,积极寻求出对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合理优化的措施,促进集团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发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