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 广州市第六中学
消费金融指以消费为目的的小额信用贷款,而互联网消费金融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力量发展起来,以互联网作为载体。银行放贷率低的央行无征信人群基数较大,这些人成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目标客户。
由美国哈佛学派提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模型认为,企业面临的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企业的市场绩效,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产业经济学分析。本文将根据SCP分析模型,对如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进行分析。
根据目前公开数据,2017年,前十位的企业占据了67.3%的放贷额(CR10 =67.3),以贝恩分类法分类,该产业为低集中寡占型行业( 50%≤CR10<75%)。市场集中度越高表明该行业是一个趋于垄断性的产业,因而该产业利润率较高。行业中已经迅速出现了寡头企业,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
根据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获客能力、风险控制、用户体验。
获客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何付出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息、服务费收入。一是依靠用户流量获客,利用百度广告联盟等进行针对性广告投放等。二是依靠消费场景获客,通过与某些特定消费场景如医美医院,电子产品商城等合作推广。
风控能力,是指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对用户进行差异化风险定价的能力。一般来讲,放款的审核通过率与利息、服务费水平成正比,而风控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坏账率,风控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在提高审核通过率、利息、服务费的前提下控制坏账率。[4]
用户体验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分析的一大要点,用户体验提高有利于挖掘客户在同一平台再次借贷的需求,能帮助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省去部分获客的成本。
消费金融牌照壁垒。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意味着可以从银行同业拆解资金,资金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且可以设立资金池。但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无资质的机构将难以低成本地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
资金壁垒,低成本、规模化、稳定的资金端供给十分重要,一般资金来源主要有3种:银行体系、保险公司、自建基金池。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是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但是随着政策的执行,将来这两种资金端将仅会与有实力有牌照的公司进行长期的合作。
此外,风险控制能力,品牌,用户信赖度等,都是不能忽略的行业壁垒。
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主要为to C(针对个人),由于消费金融产品的使用频次低不具备流量变现的可能,因此大部分的消费金融仍然依靠自身产品的运营产生营收来获取利润。基本的盈利模式,其收入构成一般为审核通过的申请信贷新客户支付的利息与服务费+复借客户支付的利息与服务费,其成本构成一般包括固定成本(风控IT系统、运营费用等)+变动成本(获客成本、审核成本、贷款资金成本、催收成本等)。
在2017年底的监管政策出台之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融资情况非常火热,仅2017年融资额度接近600亿,以现金贷业务形式为主。整个2017年就有5个左右的大型海外上市,且融资金额普遍较高。目前受到关注的针对校园市场的趣店金融,在2017年10月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融资达9亿美元。但是,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的出台之后,行业面临着政策收紧、资金面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对行业内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前景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放贷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主要源于两点:资金成本低:2014年以来,我国主要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逐渐走低,多次降息降准:2016-2017年,国家出台政策收紧银行房贷,居民贷款需求转移。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38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904%;2018年,虽然监管趋严,增速下滑,但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仍持续走高,全年达到约9.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9%。而互联网巨头依靠其流量优势,利润也非常丰厚。
对于大部分中小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来说,随着合规化要求的加强和规模效应的显现,野蛮现金贷难以继续,与巨头竞争广泛市场不太现实。借助B端进行突破是他们的一个方向,深耕消费场景将成为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流。现金贷企业可以积极布局场景化的消费渠道,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的分期市场将拥有比现金贷市场更稳定的发展潜力。
未来,产品的自身实力将更直接地影响企业的生存。优化风控模型的技术升级应该成为行业内各企业的发力方向。长期来看,实力次于行业巨头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主攻方向,建设个性化的风控系统,找准目标人群,拥有自身的长期用户,提高复借率,降低坏账率。优化产品设计方案,由一次性的借贷产品过渡为高粘性的循环多次产品提升优质老用户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