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4)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国家现代化发挥率先引领力量。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教育建设提出了宏观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中国教育现代2035》文件2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思考教育现代化问题,国内外长期以来不断深化细化研究。
在教育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生撞击情况较多,问题比较尖锐和突出。比如,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如何对待传统的忠孝、仁爱、信义这些传统思想观念还应不应该提倡,这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未来发展需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一手抓现代,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人文精神,现代化是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优势。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20世纪50年代学界开始反思社会模式转向新的机制中产生的思潮,它关照了农耕社会向机械化社会转换而产生的新观点、新模式以及都市化进程。根据时代发展的不同有着不同阶段,其主要指脱离了传统农业社会后,职业分化复杂、文化多元繁荣以及政治平等民主等主要特征的社会状态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发展是分阶段的,“现代”既是对当时人所处时代的一种时间概念,也主要反映一种由生产力变革所形成的社会发达阶段4。当前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各行各业都提出了现代化的目标,因为知识和文化是现代化发展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教育的。
“教育现代化”是多维多层多面系统,在我国最早提出教育现代化路径的是邓小平,他在1983年提出了“三个面向”,要求教育面向现代化,建构了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5,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深入探讨教育现代化问题。可见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现代化问题的思考,持续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发展。
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在思考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2006年欧洲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现代化高等教育》,强调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路径6。2010年欧盟理事会明确了“平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7,教育向现代化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也是人类面向世界的共同梦想。因各国地理历史文化环境不同而产生了传统文化,从中有些是适应现代化的,有些则是被历史摒弃的内容,从而各国探索各不相同的转化模式。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传统文化的转化选择了多元转换模式,其途径、方式、深度等方面表现出特殊性和偶然性,导致各个国家在奏响现代化的过程中分别选择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和模式。英国选择了内生自发型模式,日本是外援促内型,而美国为集成交融型。英国是较早促进现代化的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来自他们自身内部,其诉求是自发的,没有他国因素的影响。而日本的现代化,西方列国特别是德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日本国内人有着强烈的现代化发展愿望,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他国影响下促进内部改革的形态。美国是移民国家,它的性质决定着这个国家多种文化交集、相互碰撞、交融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了特有继承交融形态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现代化也存在多种模式,主要有内生型与追赶型类型。内生型教育现代化模式为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出教育现代化的因素,其运作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高度自觉,全体社会成员达成了发展教育的共同认识,能够理性的对待教育问题,并通过改革使教育逐步由传统向现代演变。历史上继英国等欧美国家启动现代化进程之后,没有停止过国家之间的追赶,这种模式可称之为是应邀追赶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典型的有德国对西方其他先进国家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追赶,传统教育为现代社会延续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人民选择多方面的教育增加了机会。在选择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认为核心价值观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标准,是符合世界文明普遍发展趋势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命脉,是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与物质文明比翼双飞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以上我们可知,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磐石,从中包括教育现代化需要层面,我们要甄别传统文化中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属性的部分,有利于社会建设体现健康价值观因素的部分,有利于建设文明社会展示人类共同理想的,我们要甄别集成创新性的发展。而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如宣扬登记文化,维护旧社会秩序的传统,我们要果断的摒弃。善于继承的文化是符合当今社会价值观的良好传统,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善于创新有利于新作为的传统。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我国文化氛围十分浓郁的国家,这是极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1.培养保证党领导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学现代化团队。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不可动摇的根本方向保证。打造一支能够在政治信仰、政治追求的方向,提供正确保障的坚定教育领导团队,是加持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面对2035年教育现代化以先进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以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价值标准,以坚定的信念正确引领新时代的受教者。
2.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要在国家总规划内实施推进。我国每一区域的独特文化,形成独有的中国特色。例如上海与新疆,哈尔滨与海南,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其教育环境也是大不相同的。区域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每一地区的伟大使命,随着经济区域多边发展,教育也呈现出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因而区域教育现代化在国家总目标指挥下,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同时结合地域社会和经济发展,人文传统的特色而调整区域内教学活动,从而推动区域教学现代化发展。
3.精准实测统筹推进,改革先行系统推进。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深度挖掘基层丰富创造力,调动广大人民的文化积极性,建设有利于长远持久发展的教育机制。传统经典民歌、器乐、歌舞、戏剧以现代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把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对人生有深刻体验,通过现代化模式与手法展示出来,并运用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特色。举办多种教学模式丰富艺术多样性,同时扩展世界艺术的深度与纬度,提高艺术高度与格局。
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新的理论知识的更新,现代技术的快速革新目不暇接。这给中国教育界带来了超越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的机会,知识膨胀时期谁领先掌握新技术谁就可以获胜。
1.信息化来推进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新时代的中国,随着手机与计算机走进教室与家庭,其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化,学校教育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广泛开发教育系统。通过网络学校与家庭,还有社会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不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更为灵活运用知识,通过信息手段主动获取知识,克服填鸭式被动式教育的智能方案。科学的教育理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互联网,创造智能技术支撑的新型智慧课堂来力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智能化管理为2035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环境。信息化时代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建设智能化教育管理。在科技技术支撑下,逐渐构建校园管理的数据化,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一分钟内完成,不用传统教学式一一点名,且暖心帮助学生人性化请假,有根有据管理更为理性。不仅在教学,在生活中学生吃住行基础生活用一手机均可完成,食堂用手机可以买饭,在图书馆可以刷手机借书还书,智能化管理渗入到学生的具体生活。同时也有利于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状态诊断,根据数据分析拿出最佳解决问题方案。智能化管理也简化了不同部门繁琐的工作,学生输入一次全面信息可以多个部门共享,入学到学习过程再到毕业环节,跟踪管理是有利于学生有效模式。
3.现代技术是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必要条件。为此,教育部促进教育现代化举办了多场示范教学活动,包括智能教学现场观摩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另承办了”教育梦•中国行”主题的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巡展,以优秀案例来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普及。智能技术与智慧空间是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如超星学习通的环境中教师建课之后,上传学习资料共享资源,可以在智慧环境”留”作业,学生而在这空间“交”给老师,老师也随地随时间解答,讨论学习问题谈心。
4.数字资源来完善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机制。精品课程的建构,微课、慕课的创立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高水平的学习资源。大师课不局限于211、985,普通院校的学生也通过网络可以参与其讨论,灵魂与灵魂交流迸发出更多智慧的深层交流。
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突出标志和驱动力量。着眼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过程,在梳理国家教育现代化概念内涵及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教育发展现况,认真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教育现代化做详细的梳理与考辨。面向2035教育现代化创造性发展实施路径,一为打造保证党领导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学现代化团队;二是通过信息智能化的管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信息化教学环境;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支撑有助于中国现代化提升到世界教学一流水平。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教育部新闻.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答记者问[OL].2019-2-22.
3.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4.王静修.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构建与反思[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6.
5.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6.European Commission. Towards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London: Conference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Ministers, 2007.
7.Steven Tigner. Social Dimension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Educes-LLConfernc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