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思考

2019-01-28 10:39:26王诗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人工智能

王诗憬

信息时代的变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行业特征和未来方向,也对会计工作存在积极的作用及影响。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发现,42%的财务活动可通过成熟的技术实现全自动化,近19%可实现近全自动化。财务的标准化流程和海量数据的聚集整合,为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的赋能创造了良好的应用场景。

一、人工智能对会计的作用及影响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认知,会计工作流程具有复杂性、连贯性以及数据流动性等特点,其准确性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财务流程中,数据往往通过财务人员的手工输入。由于会计工作繁重,面临数据的繁琐、冗杂与工作心理的疲劳与倦怠,易导致会计信息失误。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随着业务单据的扫描与核验将自动录入,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业务控制的准确性以及相关决策的科学性。

(二)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人员配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以现金支出、营收管理为主的企业基础会计活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会计工作有了实质性的减少,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将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不断细分,从基础核算到适应关键岗位、复杂业务的人员构成,会计人员的庞大基数也将极大的缩减,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的降低了用工成本。

(三)助力风险控制,加强企业竞争实力。在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往往面临着业务的多样化和海量数据的搜集。在信息化时代开始时,我们便已经通过电脑等信息化手段来满足数据的搜集和储存,但是人工智能将着眼于“深入学习”,通过历史数据的不断搜集和整理以形成企业模块化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的规律性研究,不断跟踪数据来源与状态情况,通过构建异常变动预警机制的方式,极大程度的加大了风险把控能力。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要求

(一)培养跨领域、跨专业复合型会计人才。据财政部数据统计,当下约有722万余人通过考试取得了初、中级会计资格或高级会计师评审资格,其中初级约有510万人,中级196万余人,高级约16万余人。会计人员的庞大基数代表着行业资格证书的准入门槛较低,并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基础核算人员的饱和以及高级财务人员的紧缺,成为了我国会计行业的现状。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人将对繁琐、冗杂的数据和流程进行学习加工,利用其标准化的模仿学习,以获得基础数据的录入、流程的延续以及结果的转化,因此财务人员的基础核算职能将被大幅度弱化,聚焦业务实质以及财务流程末端便显得尤为的重要,会计人员角色也将被重塑,跨领域、跨专业的会计人才最终将适应新时代会计发展要求,利用扎实的财务基础为增量业务、投融资、战略决策等充分赋能,强调数据的分析和关联整合,积极应用跨领域和跨专业的创新思维,来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可行程度。

在过去的经验中,会计人员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职能,职责划分的不明确也为组织结构工作效率打了折扣。因此在人工智能会计背景下,会计将被赋予多种职能并立足于管理本身。首先,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中心将会向管理角度所偏移,利用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在业务过程中施加积极影响,把握业务控制方向及能力。其次,会计将立足管理角度,为企业高层管理提供咨询分析,为业务人员提供沟通指导,成为企业信息传递的纽带,为业财融合与企业文化整合贡献自身力量。

(二)人工智能的研发参与与系统优化。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将成为企业主要考量依据,因此系统的开发和后期的维护不仅是研发工程师的职责,更多需要来自底层技术的创新探索和财务人员的积极配合。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财务人员要与开发人员取长补短、相互磨合、相互补充,利用财务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和系统功能的应用需求,获得来自财务人员的专业补充,以提高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和对于企业的适用程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也导致了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由于企业数据本身的敏感性和保密性,信息安全同样成为了财务人员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日常业务活动中需要对于数据异常和敏感波动存在足够警觉,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以实现会计系统监督者这一职能的补充。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传统教学理念。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人员的培养将不断细分化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培养阵地,需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要充分满足会计核心素质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不断适应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配置。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利用自身专业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从数据录入、现金收支等基础核算中解放出来。为实现目标,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明确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职会计人才的数据整合、决策分析等能力。

(二)调整课程体系,优化组成内容。随着培养目标的清晰与明确,课程体系的构造和课程内容的组合将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转变。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应该不断利用慕课、微课等远程教育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交流的深入和再造,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的协同发展也将积极塑造新型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成果的积极转化。同时高职教育需要打通系统研发和企业数据的壁垒,避免造成教学方面的信息孤岛,利用产学研结合所带来的资源红利,打造学生教育教学闭环,各方协同实现集成化,利用真实数据积累,以提升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数据背后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育教学队伍培养,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下,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下,教育队伍的建设需要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利用高职院校这一平台,在教学中善用新型教学模式,提升现代化教学能力,通过以赛代练、以练代学等多样形式来充分适应人工智能与财务系统的发展需要。在假期中,鼓励教学队伍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人工智能研发等讲座培训,以对时代发展趋势专业性判断,产生对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的更新再造,以充分满足社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求。

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将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供硬件保障,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虽未在应用层面实现普遍适用,但仍然为企业未来管理方向和高职教育起到指引作用。综合实训基地首先可以对于前沿技术第一时间进行补充更新,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底层技术变革,充分适应信息化时代技术更新节奏。其次真实场景的再造将为学生塑造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对于职场环境存在基础认知,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真实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和在财务领域的技术赋能。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人工智能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 17:45:22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