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敏
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完成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当通过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完善的风控体系对那些可能危及集团、子公司或旗下业务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且采用各类防控手段,尽最大可能的消除这些财务风险对公司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潜在风险,集团公司达成财务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是要做好防控措施。
财务风险来源于集团公司在新常态下的经营管理中,由于公司内部财务结构不当、融资出现问题,或集团所处环境产生变动以及诸多不确定性动态因素的影响之下,这时公司可能出现不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情况,从而导致公司的实际收益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不相符合。
1.筹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分为两种表现类型:a.由于集团公司进行举债融资,从而导致不能按照承诺约定的日期偿本付息而产生的偿债风险。b.由于集团公司未对投资收益作出合理预测以及风控措施不到位,致使集团出现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2.投资风险。因为投资的风险性与收益性是同时产生的,任何一笔投资都存在着风险性。所以造成这类风险的原因在于,集团公司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所得不相符。所以集团公司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应当充分考量项目的风险性,做到收益与风险相平衡。
3.营业风险。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无法做到将产品再度转化为可投资的资本。加之公司内应收账款未必可以如期如数收回,造成了资金无法按时回笼的现象,进而导致出现坏账或者资金链中断的现象,影响公司的下一轮投资。
4.收益分配风险。集团公司由于在利润分配与支付方面的不合理决策,导致公司在筹资能力与整体价值方面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集团公司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的获利情况以及融资能力,把握好投资者所得收益以及自身留存收益的比重。
各集团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对于财务风险已有所认识,采取了相应手段防范风险的出现。集团公司通过自身所设立的规章制度,明确了财务公司应付的风险管理职责,由此形成了由集团公司带头的总风险管理模式。在监控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集团间接管控以及公司自律。传递信息方面,集团制定了风险监测报告制度,该制度可以预警和监控财务公司所遭受的财务风险。对于风险效果管理评价,则主要通过公司自评、聘请外界专业机构以及银监会等方式,并且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针对考评结果,制定了责任追究以及考核制度。
许多集团公司以及旗下子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对管理财务风险有着不同的理解。集团公司领导认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是子公司所设立的风险控制规章,各个子公司应当立足自身情况,选择相对应的风险管控方法;相反,子公司却认为应当按照母公司的制度防控风险,这种沟通上的差异导致了集团公司在遭遇财务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易受到负面影响。除此以外,集团公司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很少对投资项目作出合理有效的评估,一味将发展重心放在扩大融资规模之上,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偿债能力,加大了其遇到财务风险的几率。
由于集团公司所辖的分公司及部门众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极易出现混乱的局面,无法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个人。集团公司也并未形成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除此以外,各集团公司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以及健全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系统,集团公司面对财务风险时的管理水平较低,很难应对集团在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类财务风险,制约了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影响了其盈利。
虽然有许多集团公司越来越重视内外部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但是仍然有大量集团缺乏科学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对内投资时,很多集团都没有对所投资的固定资产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未分析项目可行性,使得企业无法选择正确时间长度的贷款,将会对企业的预期收益造成影响;对外投资时,许多集团公司并未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目标有所规划,很容易受到当今流行的国际投资多元化理论影响,盲目的为了投资收益而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如此一来,不仅使企业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对其盈利水平以及偿债能力有所影响,同时也增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几率,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现金流不仅是可以反映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财务指标,对现金流所采取的控制标准也是防控财务风险中最为直接的手段。通常而言,现金流量净额数目大于净利润时,企业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经营状态,以满足各项现金支出。因此,可以用现金流来考察一个集团的运营与发展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并且,应参照本公司的历史平均水平以及行业中佼佼者的指标进行对比,一旦出现较大差异,则可以提前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除此以外,有一些集团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倾向于自我解决,集团公司应当建立以现金流作为首要考察核心的风险控制体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之间的财务流程进行监控,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预警。
母公司可能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集团财务风险管控难度加大的问题。集团公司可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解决子公司向母公司传递信息时的滞后性问题,并且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动,作出相应的财务管理战略,将成本控制贯彻到子公司的各项决策之中,提高集团整体面对风险的及时性与敏感性,从而降低反应周期过长而出现的财务风险概率。除此之外,集团公司还应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对子公司实行绩效考核制度,使其明确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利益目标,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能够做到同集团公司的目标相统一,共同应对财务风险,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集团公司应设立统一财务结算中心,同时设立零余额账户与集中账户,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运转率。在实际操作中,财务结算中心应当依据各部门或者子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拨款,每周对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形成对资金流向的监控,这种较为灵活的资金划拨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闲置资金,提高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因资金流动性较低而产生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