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平台在全媒体时代的催动下有了很多全新的变化,而一些新兴媒体也在现代科技发展之下有了多种竞争优势,传统媒体在新型的自媒体以及其他类型的媒体平台的排挤之下,很难保持原有的生存状态,特别是报纸这种纸媒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极为受限。而党报纸质媒体,在面对全媒体时代提出的发展要求时,也要作出改变,适应时代的发展条件,对公众的阅读需求充分满足。通讯员在党报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剖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通讯员可谓是党报建设的支柱力量,他们为党报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多优质资源。那个时候,各报社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培养,有专门机构负责对通讯员的管理、培训和联络。还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对通讯员的录用、纪律、薪酬、奖励等都有规定。编辑部门和通讯员的联系也相当紧密,编辑有了好的选题,约通讯员写稿;通讯员写了稿件,时常跑到报社送稿,和编辑一起改稿。由此可知,党报通讯员的要求既严格又全面,从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两个方面对通讯员进行限制。工作能力包括基本写作能力与新闻知识相关能力,另外还给通讯员提出了一些工作意识方面的限制要求,除了这两方面的要求之外,对其政治素质也有极为严格的限定。而党报机构在全媒体的整体发展背景之下,又增加了对通讯员的要求,包括应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等,因此也可以看出,通讯员面临的工作挑战也在逐渐增多,不进行自我提升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
近些年来,报社和通讯员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于报纸改版或者版面缩减,通讯员稿件在版面上占的分量少了,通讯员在报纸上失去了阵地,和报社的感情自然就淡了;二是报社对通讯员的主动联系少了,甚至还有一些报社觉得通讯员的作用小了,在机构改革中干脆把通联部门削掉,没有人再管通讯员的事了;三是编辑和通讯员交流的机会少了,现在传递信息的渠道变了,多为网上传稿,通讯员写了稿件往邮箱里一传,编辑看着行就用,不行就拉倒。别说是见面交流感情,连在网上也懒得为一篇稿件交流。通讯员队伍是依靠媒体发展壮大的,媒体不在乎他们,不给他们施展才干的空间,这个队伍也就萎缩了。
党报通讯员存在的业务水平问题也是影响其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大部分来自县区宣传部门的通讯员业务水平较高,但部分乡镇区域的通讯员却不能将新闻稿和宣传稿进行有效区分,甚至将两种稿件混为一谈,两种稿件的发表目的不同,其格式也存在差异,一些通讯员在外出拍摄照片时,受到自身的拍摄水平的影响,传给编辑的照片出现拍摄角度差、构图差、甚至图片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多数照片都无法使用,这也是最大的硬伤。
党报在一定时间段内都会有相对固定的宣传点,而通讯员在自身工作需求的影响下,常常会分散于各地,很难集中在一起探讨宣传党报的相关工作,对于宣传点不了解,通讯员的稿件就很难体现出核心价值观,因此需要给通讯员创建可靠的沟通平台,包括电话、QQ群、微信群沟通交流等,使通讯员的沟通交流活动可以随时随地开展。
面对处于通讯员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构成复杂化这一特点,业务培训工作的传统模式也需要改变,对于并非新闻专业的新任通讯员,可以开展专业培训工作,聘请专业人士来为这部分通讯员讲解工作要点,同时还可以让经验丰富的通讯员将自己的稿件撰写、照片拍摄等经验传授出来。一些单位虽然也开展了宣传业务培训工作,但由于培训工作缺少针对性,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甚至还逐渐出现了形式化的问题。如果想要切实地提升通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就必须要针对他们真正需要的工作内容开展培训工作,将党报建设的关键点与建设问题加以讲解,在培训工作结束后,还要对通讯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以此来明确培训工作的开设效果。
很多报社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通讯员的工作水平,会定期召开通讯员培训会,请资深的新闻记者、编辑对通讯员进行稿件采写、图片拍摄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安排通讯员到报社跟班学习,或者安排到县区、乡镇采访的老记者带领乡镇通讯员一同采访,经过这种很好的实战性操作学习,能够逐步提高党报通讯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采访技巧不够、写稿能力不强、拍照水平不高等问题。
除了加强对通讯员的培养力度之外,报社还可以将具有激励效果的工作策略应用到党报通讯员身上,如果仅仅采取固化的稿酬制度,一些自觉性不高的通讯员很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激励制度来影响通讯员的士气,既可以应用精神激励法,给表现优秀的通讯员颁发“优秀通讯员”荣誉证书,同时也可以给予通讯员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激发通讯员的工作热情。
应用的通讯员考核系统也可以调整,在月度、季度及年终评比工作开展时,可以根据通讯员撰稿的数量与质量等多个角度开展“通讯员月度新闻奖”之类的评比工作,根据评比结果来分配奖金与酬劳,在这种考核制度的影响之下,通讯员不但能够将稿件的数量增加,同时还能提升稿件的质量。单位还可为优秀通讯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且将奖励内容公示在通讯员QQ群、微信群,一方面满足通讯员的精神需求,使其在通讯员工作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够激励其他的通讯员,向优秀通讯员学习。
在进行通讯员队伍建设时,可以根据通讯员的综合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系统,对通讯员进行考评。报社可设立以下三种分类: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及普通通讯员,对三类通讯员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包括其写作稿件的数量、稿件的质量要求等,相对应的每一类通讯员的稿酬水平也不同,普通通讯员的稿酬稍低,特约通讯员的薪酬较高,特约记者的稿酬可与报社记者的稿酬持平,还可根据情况为其配备工作相机、参与报社新闻奖的评选等激励机制,在提高特约记者荣誉感的同时,还能够激励特约通讯员和普通通讯员向特约记者看齐,不断进步。
由于通讯员比较懂政策、又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加之比较关注报纸,因此可以将他们聘为党报的义务监督员。一是可以监督报纸的质量。监督有没有虚假新闻,有没有政治导向、政策法规、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错。他们对报纸有感情,发现差错会很热心地告知报社,这对于报社提高办报质量会大有益处。二是可以监督新闻从业人员的纪律和作风。新闻记者到基层采访,远离单位,领导和同事不在跟前,失去有效的监督。少数记者在基层以“无冕之王”自居,作风漂浮,拿大架子,胡吃海喝,胡吹海侃 ;有的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以稿谋私,以曝光要挟所采访的单位,严重败坏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报社如果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聘请广大的通讯员来做义务监督员,会及时发现从业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及早处理,防止造成更坏的影响。通讯员对报社的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各级党报要不断加强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培养,理顺通讯员联络渠道,经常保持对通讯员的联系与管理,要定期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政策、新闻知识、新闻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要建立编辑记者联系通讯员制度,使编辑和记者与通讯员保持友好的感情,要尽可能地使用通讯员稿件,调动和保护通讯员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党报在不断做大做强纸媒的同时,也拥有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这个时候,大量活跃在基层一线的通讯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与此同时,对通讯员进行新媒体用稿要求的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一些突发新闻、第一现场,以及上不了报纸版面的各种新鲜好玩的资讯,通讯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发送给新媒体编辑;其次,通讯员在外出采访时,可以根据新媒体的用稿要求,多角度、多场景地用手机拍些现场图片及短视频,再配上简短的说明文字,然后第一时间传给新媒体编辑,离开现场之后,再按照报纸的用稿要求对新闻稿件进行再处理,使稿件叙述的内容更为清晰具体之后传送给纸媒编辑。这样一来,新媒体的时效性和党报的权威性都有了,不但满足了党报全媒体化的新闻需求,通讯员也可以通过一次采访活动获得新媒体和纸媒分别计发的两份稿费,这也有利于激发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报通讯员队伍建设并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培育和坚持,本文对党报体系之中的通讯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粗浅的剖析,地市党报要增强对通讯员培养工作的重视,从多个方面来改变通讯员的不良工作状态,紧跟媒体时代的变化来加强党报的建设工作,通讯员也要有自主进步的积极意识,通过自主学习来了解并学会应用新媒体,通过自身力量来助力全媒体时代的党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