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欣
(广东培正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促使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志愿服务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志愿活动、志愿文化、志愿服务的需要,这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新媒体”是在当今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提出的概念,从技术手段而论,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从传播模式而论,是指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2]。从外延上看,“新媒体”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IPTV、网络报刊等)、手机媒体(手机报刊、短信彩信等)和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广播电视等[3]。新媒体具体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大众的生活社交方式,因此也促进了新媒体环境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益事业,各地纷纷借助新媒体建立公益网络社交平台,如广州的“志愿时”、云南的“通海青年之声”等,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实现信息共享,统筹和整合志愿资源。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活跃用户,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校园BBS、志愿服务APP、公众号等随时随地了解志愿服务信息,且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课程时间选择报名校内外的志愿活动,甚至可以线上发布建议或想法,参与志愿活动的策划与管理,这样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凸显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新媒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创新和发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另一方面给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第一,行政色彩浓厚。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渠道,是培育自主意识的载体。而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高校育人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一些高校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过多延用陈旧的行政管理方法,自上而下地单向推动,直接转发上级文件、下发行政命令等,官方色彩较为浓厚,过度挤压了大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空间。单向的决策方式、“象牙塔”式的封闭管理,只能培养大学生简单服从、粗略执行的单一思维,与开放、互动、创新的新媒体志愿文化背道而驰。
第二,指导功能偏弱。新媒体环境下,指导和辅助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快速适应新环境,是高校志愿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高校指导意识淡薄:一是体现在过度赋予学生管理权限。微信、微博等志愿账号多由学校社团、党支部或班级内有一两年志愿经验的高年级学生管理,发布内容也由学生编写或发布,而前期并没有富有志愿工作经验或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教师指导或培训。这导致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单一,如偏重于宣传和管理功能,轻视教育和引导功能,或者是发布的内容偏少。二是体现在教育和指导方式滞后,更多延续过去“传、帮、带”的师带徒方式,培训内容呈碎片化,缺乏时效性、系统性、开放性。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的滞后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多元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代大学生好奇意识较强,追求个性,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容易受新鲜事物吸引。81.9%的学生对于高校内部志愿者组织的活动缺乏兴趣, 参与动机的满意率仅为 35%。相反,对于校外志愿服务活动, 82.3%的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意愿,以“能从社会交往的人与事中学到东西” 为主要动机[4]。而目前高校服务领域较为狭窄,只局限于清洁社区,支教,扶贫、扶老,公益筹款等。缺乏新意的志愿服务活动难以吸引当代好动活跃的大学生群体。新媒体能解决以上矛盾,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团组织志愿平台注册个人信息,报名参加自己喜欢的志愿项目。这难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价值判断力,难以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富有爱心、辨别力弱的特点和网络安全管理的漏洞对大学生进行诈骗,他们打着“志愿”“公益”“助人”等旗号,建立虚假公益网站,发布虚假募捐信息,进行诈骗善款、伪造网站盗窃储户资金、 “网络钓鱼”等不法活动。
再者,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政策下,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但良莠不齐。很多公益组织并不规范,没有正规的办公场地,甚至没有在民政局注册登记,却打着公益组织的旗号开展志愿活动。大学生在网上了解的公益组织的信息不健全,却为了参加志愿服务而踊跃报名,活动开展前这些组织也没有为其购买保险,活动的安全系数没法评估,事故发生后得不到合理赔偿。这些都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媒体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新渠道,以设立吸引眼球的标题、通俗易懂的图片、视频等优势长期占领大学生日常碎片化阅读时间,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新媒体快速成为他们接收信息的主渠道。这导致当前不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性被刺激被强化,如加学分、快速入党、获取荣誉证书等,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作为是否参加志愿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这些都给奉献、友爱等志愿精神的教育和传播带来一定的冲击。
再者,志愿精神传递方式较为单一,很多高校的志愿精神教育还是沿用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相对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效果低下。网站、论坛、QQ、微博、微信,以及国外的MSN、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快速普及,源于其不断更新的使用功能,从文字传播到图片、声乐、视频等,视觉、听觉、触觉上满足了人的接收信息的需求。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志愿精神的传递和教育限于理论说教及文字、图片的宣传,更多的新媒体技术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使用。这些都导致了志愿精神教育功能的不断弱化。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已成为新常态,其双刃剑的特性也不断凸显,唯有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发挥其优点,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让大学生志愿服务大放异彩。
一是当好服务者角色,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需求,以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依据,丰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表达权和参与权。在传达和落实上级政策时,既要深刻领会政策意图,又要结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设立平等的沟通交流平台,如微信推文后设置留言区、设置易班网络论坛、设置学生能及时评价的网络课程等,为学生搭建畅所欲言和高度参与的渠道,辩证接纳学生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管理和志愿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当好教育者角色。大学生是志愿活动的主体,但也处于长知识求发展的阶段,高校应防止打着以“学生为本”的旗号放纵学生过度自由发展的倾向,应以敏锐的觉察力掌握学生发展动态,对于新媒体志愿账号的管理、志愿信息的发布、志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都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加以指导和引导。高校要根据社会志愿事业发展的趋势、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设计系统的开放的志愿服务培训课程,让学生掌握志愿服务的相关技能及新媒体的相关功能,让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
首先,高校应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丰富志愿服务方式,以新颖的活动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志愿活动。鼓励各院系积极开展专业特色鲜明的志愿活动,如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让不同专业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体验专业魅力,提高自豪感。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广泛性、便捷性,通过学校官方线上平台链接校外安全可信的公益组织。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平等合作,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向公益组织输送大学生志愿服务人员。让大学生志愿者能通过安全渠道参加校外的志愿活动,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其次,高校志愿服务部门应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安全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如结合公安部门的官方网络平台共享的实际案例识别和预防网络诈骗,关注工商部门、民政部门的官方公众号,方便随时检测公益组织的规范性等,引导学生树立安全观念,培育安全意识。同时,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南等相关规章制度,提供规范指导,志愿活动前期加强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教育学生掌握自护自救技能,减少事故发生。
首先,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求知欲强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这为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快速掌握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抢先占领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正能量信息[5]。同时利用新媒体开展志愿活动,让大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志愿活动中感受、感知志愿精神。
其次,掌握和积极使用大学生当前喜闻乐道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方式,通过论坛、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创作图片、漫画、视频、声乐、表情包等活泼生动的形式传播志愿精神,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