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苇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影视艺术作为视觉文化的主要形式,因其传播速度快、参与成本低的特点,已经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消遣娱乐、精神享受的一种方式,这一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生动逼真的视听语言,深受人们喜爱。影视艺术的实质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它承载创作人员的视角和思考,表达创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是有别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的“第七艺术”[1],每一部经典影片和电视剧,或是各种生活冲突的集中体现、或是创作人员的哲学思考、或是新兴领域的探索与发现,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品评和欣赏,从中汲取营养。而大学生是影视艺术受众中的特殊人群,这一群体精神需求强烈,价值观念可塑,情绪情感丰富,接触信息较多。影视艺术的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启发思考,使大学生从影片中获得有益的启迪,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积极人格形成的目的。各个高校根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2)的精神,以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的实施意见,都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基本上都包括影视类课程。高等院校开设影视鉴赏这门课程一般都是全校性的选修课,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他们欣赏影视的角度、审美能力参差不齐,选课的学习动机也是各各不同。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成了势在必行的教学任务。笔者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展开影视欣赏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引导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影视作品与人的普遍心理现象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还给学生提供了从心理现象出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的契机。
“影视欣赏心理学”相关教材的编写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宋家玲老师的《影视艺术心理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彭玲老师的《影视心理学》最具代表性。《影视艺术心理学》用心理学和影视艺术互证式的发展脉络,为影视艺术寻找心理学的根基,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案例,探究心理学和影视艺术的终极结点——“人类心灵的极点”[2]。《影视心理学》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影视物理再现过程中人的物理-生理-心理反应机制、视听思维特征,以审美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分析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等现代心理学理论,同时融入大众传播学理论来探讨创作者和受众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3]这两种教材展开的教学过程,对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缺乏吸引力,因此笔者开始了“主题式”教学模式设计的改革探索。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某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必须与其教学目标相契合,并考虑其实际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内容[4]。而“主题式”教学模式是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强调互动和教学生成的一种教学方式。依据“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笔者结合学生熟知的类型电影的形式和常见的心理现象设计了以下十四个主题(不包含绪论部分):主题一:“感知”“注意”与“动画片的艺术表达”;主题二:“记忆”与“纪录片中人类共同的历史”;主题三:“联想”“想象”与“科幻片、魔幻片影视中幻想的魅力”;主题四:“思维”“动机”与“警匪片中的‘猫鼠游戏’”;主题五:“情绪”与“喜剧片、恐怖片中的喜怒哀惧”;主题六:“情感”与“爱情片中的移情和共鸣”;主题七:“意志”与灾难片中的人性的力量;主题八:“叙事”与“悬疑片中的惊心动魄”;主题九:影视艺术中的“隐喻”和“象征”;主题十:人物与人格——人本主义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主题十一:梦、情结与电影——精神分析理论对影视艺术的影响;主题十二:“从众”与“电视节目中的娱乐至上”;主题十三:消费时代的“广而告之”——行为主义的影响;主题十四:影视艺术中的“美”从何而来?
每个主题都有鲜明的特色,同时选取主题中涉及的类型电影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影片,例如,主题二选取的影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心理现象“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结合纪录片是关于人类记忆的记录,让学生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能掌握“记忆”这一心理现象,理解“记忆其实是一种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构图”[5],个人的记忆受到集体记忆的影响,记忆的构建极具心理健康的意义。例如,主题四选取影片《阳光下的罪恶》,通过大侦探波罗寻找凶手的案情推理过程,揭示其就是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的再现。例如,主题八选取著名导演希区柯克的作品《后窗》,从悬疑片的电影语言特点出发,讲解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微妙的叙事体系,启发学生领悟“人类思考、知觉、想象以及进行道德抉择都是依据叙事的结构,叙事是人们对事件的基本组织原则。”[6]例如,主题十一选取《灰姑娘》和《英雄》两部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的影片,从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出发探索人类心理积淀的共性平台上存在的共同的情结和原型,揭示影视艺术和梦的相似性。[7]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对分易平台的应用有利于与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互动、交流。课前通过对分易平台将学习的有关资料发布出来,让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对教学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课中通过对分易的抢答、考勤等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后通过对分易推送教学评价、课后小结和交流课程体会等。
1.“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以“主题”形式开展,基于教学对象(非艺术类学生)和课时所限(选修半学期)差异,有机地整合了类型影视剧及电视节目的特点,从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过程出发,解决了传统的影视欣赏课程知识面过窄、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2.“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围绕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教师课堂授课基于学生课下的影视作品欣赏,课程的学习时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这种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模式学生课堂应付听讲和忙于观赏影视作品,课后就忘的弊端。
3.“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尝试建立过程型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就能按照课程的设置选择影视欣赏的内容,做好课程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力;授课中的讨论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课后的学习、生活实践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度。
4.“影视欣赏心理学”主题式教学模式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种美是人性之美、真实之美、生命之美,让学生能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成为一个人格完善、身心和谐的完整的社会人。
综上,“主题式”教学设计应用于“影视欣赏心理学”的实践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主题设计过多而教学时限不够,主题内含的知识点过多不够精简,教学互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探索中应从这些不足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审美特点出发,精炼主题的内容,找准能提升学生认知和审美水平的关键点,进一步提升“影视欣赏心理学”的课程内涵,将艺术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