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某医科大学医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02-26 09:18源,龙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医医德医科大学

田 源,龙 艺

(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医德教育是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表现。良好的医德修养、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必备条件,而这些优秀品质大部分是在大学时期养成的。近年来,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的恶化日显突出,部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缺失,导致这些人成为医务人员后职业道德低下是产生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医科大学实施良好的医德教育应引起校领导、理论课教师、实习带教老师、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我们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医德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1],为医科大学的医德教育提供对策。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笔者以贵州省某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涵盖了在校生(大一、大二、大三)、实习生(大四、大五)、规培生,结合该校教学特点自行设计“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表”。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向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检验技术、药学、影像学、法医学等医学相关专业发放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专业、年级),医德教育现状,对医德价值观、医德教育的认知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18份,回收问卷2218份。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医学生共2218名,男性725人,占32.69%;女性1493人,占67.31%;其中临床医学专业 1355人,占 61.09%;护理专业 338人,占15.24%;医技类专业525人,占29.89%。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规培生分别占15.83%、27.38%、20.88%、6.77%、19.80%、9.34%。

2.2 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

2.2.1 医学生价值观导向

医学生的学医动机体现了医学生的医德方向[2]。在医学生选择学医的动机调查中,有32.50%的学生是因为医生就业率高,45.40%的学生认为学医收入高,有13.98%的学生是因为个人理想自愿选择学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医学生医德价值观调查情况

2.2.2 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现状认知

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在执业生涯中医患关系的建立。调查结果:(1)有95.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医德教育课程,88.23%的学生认为社会风气是影响医德品质的重要因素,37.60%的学生认为开设医德教育最佳时机是在其基础教育阶段,而选择全程化、系统化医德教育的学生仅有20.29%;(2)获取医德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56.18%的知识来源于医学伦理课及思政课,其次是临床实习25.92%,通过专业课讲授和社会实践的方式所占比例不高;(3)37.24%的学生认为医德教育结构不合理,33.32%的学生认为知识陈旧,59.15%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宣教时照本宣科、空洞乏味;(4)辅导员在对学生评奖、评优等工作上,有14.29%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并未做到公正无私,有11.77%的辅导员有过接受学生的请客、送礼的现象,见表2。

表2 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认知情况

3 讨论

3.1 重塑部分医学生医德认识观

学医动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医学生的医德方向,尽早端正学医动机,强化医学生的使命感,对形成良好的医德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所助益。[3]总体上讲,医学生对学校开展医德教育是持肯定态度。在医学生选择学医动机调查中,仅有13.98%的学生是因个人理想而选择,近90%的学生选择学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等功利性因素的影响[4],其价值观取向并不是建立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正确理念上,而是因为觉得学医就业形势好、收入颇丰、社会地位高,这与医学生入学时宣读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誓言有所背离。

调查中也发现有近5.00%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完全没有开展医德教育的必要,可能他们的认知仅仅是建立在“只要医术好,即便没有医德,也能成为好医生”的观点上,殊不知“医术与医德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高尚的医德需要高超的医术来衬托,高超的医术需要高尚的医德来升华”。在校期间如不重视这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将来他们怎么可能成为一名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的医务人员呢?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学医的价值取向,采用合适的方式将正确的学医价值观灌输给每一位学生,让入学誓言不仅仅是短短的几十个字,而是其奋斗一生的理想。

人的价值观取向在环境的影响下是可以转变的,如电影《我不是药神》男主角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中国独家代理商,最初他眼里只有巨额利润,对患者的病痛漠不关心,但他与白血病患者长期接触后,了解到他们身体上的痛苦和药费上的压力,而从心底萌发出一种爱心和同情心,想方设法帮助患者,不计成本,甚至高价买药,低价卖出。他是一个商人,在了解患者的疾苦,心灵受到洗涤后,内心发生巨大的转变而弃恶从善。这个事例也给了我们启示,只有让医学生更早地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才能使仁爱之心治病救人的观念深入医学生的心田。

3.2 重视教学改革,丰富校园文化

良好医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调查中仅有20.29%的学生认同全程化、系统化的医德教育培养方式,有59.15%的同学认为医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空洞乏味,教学方式上照本宣科,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良,学生收效甚微。这个调查结果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科大学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教师人人讲育人。我国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老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重要性。因此,专业课老师应开展“课程医德”教学设计,做到每门课程都融入医德知识的内容,在授课形式上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5]。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利用翻转课堂、慕课、PBL、CBL、TBL、微课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特殊教学方法[6,7],讲授一些难于理解的、枯燥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将医德教育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8]。获取医德知识的途径除了课程讲授外,还可以邀请德高望重的临床医生开设讲座,分享医务人员处理医患矛盾的经验,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明白高超的医术应与良好的医德相统一。此外,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塑南丁格尔、希波克拉底、李时珍、孙思邈等中外名医的雕像,营造浓厚的医学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逐步培养良好医德行为[9]。

3.3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医德教育功能

医学院校辅导员是医学生在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10],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也是学生、老师间沟通的桥梁。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更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道德素养,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行为举止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学生[11]。医德教育贯穿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辅导员应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机会对医学生实施医德教育,每学期根据不同年级认知水平,制订主题班会内容计划,分层次精心设计一系列涵盖医德教育方面的知识,将其合理安排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融入当前医患纠纷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到与时俱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分析引发医患矛盾的根源,并引入临床实例,避免内容的空洞乏味[12]。在假期多带领学生开展校外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山区等场所参加义诊活动,让学生与患者直接接触,感悟医德教育。医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病患,从而树立正确的医德观,这样对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3]。

综上所述,在医学生的大学生涯中,医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医学院校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内探索适合当代医学生特殊的教学方法,将医德知识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辅导员在课堂内外应注重医德功能的发挥,制订不同层次的医德培养计划,做到人性化管理,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和体现医德教育[14],为学生搭建早期接触患者的平台,让学生在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中感悟医德教育的真谛,然后在临床实践阶段升华医德教育的内涵,引领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学医医德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儿子学医和父母成校友
许愿
华佗学医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华佗学医
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