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逸新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深度研究“生态问题”,而研究“生态问题”又离不开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注,或者是认识人如何能够和谐地、生态化地生存。盖光教授的著作《生态境域中人的生存问题》(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正是由此而立论,通过对生态、生命、生存与人有机关联链的梳理,指出关注生态与人的生存的有机关联,是任何人甚至任何学科研究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拓展生态境域中探求人如何实现生态和谐,生态优化生存,这既是理论问题,又不限于一般的理论性探讨,更要立足现实,回到现实;既要观览人如何作为文化的存在,又要直视未来,探究人的未来路途如何能够实现有机协调及可持续性。这是坚持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之必须,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理应回答的基本问题。
人的生存与“生态性优存”。该书通过认识“生生”节律,合理而有效地体认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殊状态,认识且有机地体验人的生命演化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形态,从中把握人的“类”存在特性及生态化生存的意义。该书提出人类要合理地走向未来,要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积极而主动地调整人的和谐的生态性的生存机理,进而不断地有机、和谐且生态性地优化人的生存活动,打造人的生态优存机能。该书环绕“生态性优存”这样一个核心范畴,从如何运用生态方法论,如何明确主客体的生态转换特性及生态价值等问题给予了多角度阐释。
人的活动的多重关联与生态支持的多样形态。该书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多重角度研究系统、有机的人,也是生态意义的人,由此而推演对人生存的生态支持的系统构成,继而深究生态支持如何能够促动人的健康发展机制。生态需要平衡机制:社会生态的平衡机制,必然体现生态公平、正义,尤其不可忽略代际正义;精神生态平衡机能,需要构建人的精神支持系统,并有机调适人的身心结构,明确精神导向性与人的生命机体的有机统一;文化生态支持系统,这是呈现能量互动、自组织、开放性的,其人文性、精神性不可别离文化多样性。多重生态支持形态得以不断完善,必然走向生态文明,必然助推社会运演机制逐步趋于合理、有机,且归复“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与“情理构合”及“大美”呈现。该书认为,生态文明作为迄今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合理及有效的集合,更加从人的多重关联中,从人的生存整体性意义上,从生命的价值本性上关注人类自身,关注人的生态优存问题。该书也极富学理性,从历时性及共时性的多重角度论述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及基本的结构形态,认为生态文明理应呈现多层次、整合性、动态性的人类文明,生态文明必然是有机性的、和谐的,是精神性、生成性、动态性和循环性的,是立足现实而向人类未来说话,因而也是朝向人类未来的文明形态。该书还将人格结构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强调人必须具备基本的反思力及内省力。“情理构合”与“大爱”施放及“大美”品性塑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指向。这表明:生态文明作为有情意的文明形态,其情意的表现是在“情”与“理”的构合中把爱施放于全人类,施放于与人类生存活动朝夕相伴的大自然,施放于地球生命共同体,施放于大地母亲;不仅施放于当代人的生存,更应该施放于人类的未来,要惠济我们的子孙后代,并以融通人类的“大爱”,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