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
(本钢集团北营公司炼钢厂,辽宁 本溪117000)
现阶段,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构造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为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但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规范性等[1]。因此,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提升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整体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的应用十分广泛,很多机械设备都在全天运转,为了降低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维修人员严格按照机械保养制度执行,加强对保养工作的重视。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在上级批准后延长使用年限,但不能超过保养时间的一半,还需要按照规定项目完成保养工作,及时上报并记录机械设备中的问题。专业保养人员和维修部门需要做到“三检一交”,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并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抽查,根据抽查情况进行奖惩。
在现代化企业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掌握操作标准,以此为基础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通常情况下,维护保养工作等级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定期保养指的是针对每班组设备在固定时间的使用情况开展的保养工作;多级保养指的是针对大型机械设备开展的保养工作;一、二级保养指的是针对结构简单的中小型机械开展的保养工作。其中,一级保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紧固并调整机械设备,合理地添加润滑油、洗涤滤清器、更换滤芯等;二级保养工作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拆卸、检查机械设备的重点部位,如电器元件、仪表,反映机器的灵敏度。除此之外,还有三级保养和其他保养。三级保养指的是为消除隐患开展的保养工作,主要由单位机修技术人员负责;其他保养又被分成停放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等。
在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过程中,企业需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机械设备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基础保障。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实现企业高效性生产,进而提升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在企业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经济利润流失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和维修制度,确保管理和维修工作的规范性,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应用合理的检测方式检查出其中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为企业生产的高效性提供保障。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有所提升,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合理地购置、维修和更新机械设备,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活动,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除此之外,作业技能培训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是人员培训的关键,相关人员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对操作技术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如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准入标准,还需要合理地编制安全生产知识、操作流程手册等,为企业生产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在建立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还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方式,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融合,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将“三定”制度落实到实际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其主要内容是定机、定人、定岗位,必须全面观察和执行,保证专人保管、维修和操作每台设备。“三定”制度的有效执行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的安全性[2]。因此,在制定“三定”制度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换人员岗位。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