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之国 徐源启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引发的数字化生存必然会在分散权力的同时赋予权力。[1]网络媒介赋予了“人人都可是通讯社、个个皆可为‘记者’”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书写新闻,但缺乏媒介素养的民众却书写出大量的碎片化新闻。可以说,“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网络传播语境极为形象的描述。从新闻叙事的角度来看,“碎片化”新闻往往表现出内容呈现的零散性、话语表达的简短性、叙述方式的随意性等特征,体现出颠覆宏大叙事的平民化、平面化、非完整性以及消费主义的后现代文化景观倾向。
虽然“碎片化”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追求时效性和微阅读的需要,但也会产生信息不完整、事实真伪难辨等负面影响,以致人们只能在众多碎片化信息的拼图中去猜想信息背后的事实真相。正如陈力丹教授在美国新闻人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所著的《真相》一书的“推荐者序”中所说:“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2]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经指出:“我从来没有说过媒介的变化带来了人们思想结构或者认知能力的变化,我的观点仅仅是,一种重要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结构。”[3]媒介变革改变了话语结构,但并未对人们的思想结构或认知能力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仍然希望借助真实、客观、准确、有效的信息去认知世界。为此,信息碎片化语境下的媒介工作者还应该坚守社会公器职责,坚持“去碎片化”的新闻书写方式,努力让新闻成为记录社会生活、影响人们行为的依据。一般而言,当下主要有以下3种“去碎片化”新闻书写的方式。
“微新闻”是微型新闻的简称,是基于Web2.0技术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而制作的短小精悍式新闻,也可以说是微博微信式新闻。传统的新闻书写要求有 5W(when、where、who、what、why)1H(how),但从微新闻叙事的角度而言,新闻只要具备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发生什么事情(what)就可以了,至于人物(who)、为什么发生(why)以及怎么发生的(how)等新闻要素,在微新闻中可以叙述也可以不叙述,或者说,微新闻只要客观、公正、准确、完整、明晰地交代清楚新闻事实就可以。应该说,具有“短、快、灵”特点的“微新闻”,既能满足人们快速阅读时效性信息的需要,又能明晰地讲清楚事实“真相”,因而成为“去碎片化”新闻书写的首要选择。
系列集成化新闻实际上是将书写事实的碎片化式信息进行有机的排列、整合,或者将一个完整的信息进行化整为零的处理,使之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编排形态。系列集成化新闻往往通过碎片化新闻的集纳化处理,实现着1+1>2的传播效果。系列集成化新闻主要有两种集纳化处理方式:一是根据事件发展过程进行系列集成化新闻书写。过程是事件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的时间性生活流程,是事实存在的基本样态。为了让人们快速了解时效性的信息,记者可以从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轴线出发,进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等方面的新闻书写,从而将原本无序的碎片化事实进行有机排列组合,呈现出新闻事实的“真相”。比如每年举办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各家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往往用系列集成化新闻去结构会前、会中、会后的场域信息,从而让受众紧跟“两会”步伐获得时效性的信息。应该说,从过程角度出发对新闻事实进行系列集成化组合甚或列为一个专栏(板块),成为信息碎片化语境下新闻编辑的常用方式。二是根据新闻报道方式将诸多新闻类型系列集成化。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媒体表述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新闻往往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表现方式整合起来进行报道,不仅如此,超链接则为新闻系列集成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比如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介语言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3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多样化的系列集成化报道,效果大不一样,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央厨房”新闻生产机制下优势尤为明显,并成为融合新闻常用的生产新闻方式。
“深阅读”新闻实际上是对社交媒体引领的“碎片化”信息和“短平快”新闻的反拨,是传统媒体通讯类新闻体裁或者深度报道等给人以“深”阅读体验的新闻的总称。“深阅读”新闻因能够给人全面、深入的事实了解或者能对相关事实进行分析、解释、预测而备受部分受众欢迎。正如美国新闻工作者诺亚·卢森伯格(Noah Rosenberg)所认为的:“大家已经对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轰炸和各个媒体上千篇一律的标题厌倦了,人们需要一些深度性的新闻。”[4]“深阅读”新闻的书写主要通过故事化叙事或通过理性分析来实现。
故事化深阅读新闻往往讲述一个吸引受众的人性化主题的故事,并充分利用人物、事件、场景、细节等叙事要素以及矛盾、冲突、悬念、波折等叙事手法来讲述新闻事实,给新闻以延展性报道。比如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别了,白家庄矿》,就是以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大背景,讲述全国煤炭“去产能”大潮中第一批关闭的白家庄矿中的一对矿工父子的故事,该新闻用以小见大、以人见事、以事见情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有温度、有亮点、有情感、有深度的好故事,引发了诸多人的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理性分析深阅读新闻则通过事件背景、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理性分析和把握,对新闻进行“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的分析、解释、预测,从而给受众以更深入的新闻理解。比如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获奖作品《产粮大省何以出现“买粮难”》,该“深阅读”新闻用事实和数字说话,通过调查、分析和解释报道了河南省一方面是粮食丰收农村出现卖粮难,另一方面却是企业“等粮开工”、小麦市场“卖难又见买难”的尴尬窘境,凸显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理性分析深阅读新闻也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调查,比如第2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获奖作品《三无民企离国家大奖有多远》,讲述的是山东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无技术、无人才、无产品的“三无”民企到通过9年10亿元的研发投入,最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故事。
事实上,“深阅读”新闻因其全面性、深入性、情感化而吸引着受众,成为媒介竞争特别是传统媒体竞争的重要法宝。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周末》、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等一大批“深阅读”新闻报刊或栏目,始终在受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诸多事实都说明“深阅读”新闻在快餐化、碎片化新闻语境中依然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并成为“去碎片化”新闻书写、实现媒体竞争的重要方式。
英国著名文化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意义是被表征的系统建构出来的。意义则规范和组织我们的行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建立起使社会生活秩序化和得以控制的各种规则、标准和惯例。”[5]虽然传播赋权给个人化信息书写带来了“自由”,但碎片化新闻往往使受众解码出不同的信息,甚至表现出多元的意义,而这显然并非是新闻所追求的效果。为此,媒介工作者不应该迷醉在信息碎片化的狂欢之中,而应该通过事实明晰的“微新闻”、系列集成化新闻以及“深阅读”新闻等“去碎片化”的新闻书写方式,让人们获得明晰的事实“真相”,从而用“表征”建构出“意义”,让“意义”成为记录人们生活、影响人们行为、促进社会进步的证明,进而彰显出媒介记者的专业身份和职业价值。
注释: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69
[2][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33
[4]转引自蔡之国.深阅读:媒体发展的新实验[J].网络传播,2014(7)
[5][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周宪,许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